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都市雷电掌控者 > 分节阅读 431

分节阅读 4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数量是第一个人的十倍,由于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渐深,这个人的眼中,世界处处艰险。有各种缺陷,昏沉灰暗的有如地狱一般。

但这些人看到的,都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与终点。

在这个有着丰富知识的人的旁边,还有一个学识更胜于其十倍的存在。在这个学识的高度上,世界是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是凶残险恶,既不是朗朗青天,也不是灰暗阴霾。

在这个学识入渊似海的人眼中,这个世界,是按照某个既定的规则流转运行的。阴霾之中有阳光,青天之中有云朵。这样的规则轮转,人间普通的善恶道德,并不能将其束缚。一切于晦暗之中,直指本真。

如今后世之人推崇的大家们,包括鲁、郭、茅、巴、老、曹几个,大多也不过是停留在第二个境界而已。太多愤世嫉俗的人,也只不过是学识不够,心胸格局有限的第二重境界的存在。只有那个寿元最长的存在,才在晚年达至第三层境界。

而辜鸿铭早已经在第三层境界,俯视芸芸众生。

辜鸿铭生于清末,英吉利人以坚船利炮叩开华夏门户。华夏自身难保,自明朝以来,在南洋积累的影响力尽丧的时代。其出身,也是富贵之家,并且是华夏血脉与欧罗巴血脉的混血。

孩童时,便天资卓绝。被南洋的英吉利橡胶园园主相中,尽心培养。并将其带到了英吉利求学。辜鸿铭以其卓绝天资,在欧罗巴求学期间,游学普鲁士。精通了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拉丁、希腊、马来亚语等九种语言。

辜鸿铭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在当年于普鲁士拥有极高地位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百年诞辰会上,用多种语言,做了即兴演讲。

才气横溢,震动欧罗巴诸国。

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堪称那个时代的第一人,后来清末民国的学问大家,远远不及。在辜鸿铭面前,和文盲也差不了太多。

而辜鸿铭也因其纵横才气,与当日欧罗巴上层,交流颇多。一八九八年,东瀛一代名相,图谋华夏至深的伊藤博文,会晤辜鸿铭,被辜鸿铭怼的够呛。

当年,辜鸿铭见华夏时事倾颓,曾多有关于华夏与欧罗巴诸国思想对比探讨的文章,发表在诸如泰晤士报等报刊上。于诸国联军攻入华夏,明京沦落时,结集出版。名为尊王篇,其中有大量关于义和团的文章。

这种贯通华夏与欧罗巴诸国时事与思想的文章,也只有辜鸿铭能写,在当时,无论是从猎奇性,还是从信息价值来说,都极为重要。一时间,风靡欧罗巴诸国。影响甚大。

甚至对后来华夏与八国联军欧罗巴诸国列强的谈判,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清史稿曰:“辜氏以英文撰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和议乃就。”

而根据如今的切实史料,一八九一年,斯拉夫皇储至华夏时,曾面见辜鸿铭,并赠其镂皇冠金表。一九零六年,辜鸿铭曾与托尔斯泰,有过书信往来。一九二零年,辜鸿铭在英吉利作家毛姆来华夏时,曾经怼过毛姆。毛姆著在华夏的屏风上,记录了自己被辜鸿铭怼的整个过程。

一九二一年,见东瀛作家芥川龙之介。一九二四年,四月,泰戈尔来华夏,辜鸿铭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熊希龄、蒋梦麟等前往北京前门车站迎接。

而此时,前清末代皇帝溥仪面见辜鸿铭,希望辜鸿铭出山,帮助其复辟。

只是,溥仪并不了解辜鸿铭的为人,以为这个怪老头,真的只是个一心保皇的遗老遗少。结果,被对了一脸血。

清末华夏,对外闭塞,对欧罗巴诸国有如此深入了解,并且,精通华夏文化,尊崇儒术,讲求孔孟之道的。唯此一人而已。锥脱囊中,自然深受重视和提拔。

一八八五年,张之洞将原本就心怀报国之志的辜鸿铭请出山。做其通译。辜鸿铭自此便与张之洞一同统筹洋务。

正文 第九百四十二章 辜鸿铭

后,辜鸿铭与张之洞一同拟定奏折设立自强学堂片。于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上奏。后世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于是设立。

在张之洞的扶持之下,辜鸿铭也算是官运亨通。

一九零八年,前清宣统帝即位之时,辜鸿铭官至外交部侍郎。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部长一职。

比后世引用辜鸿铭两首诗怼欧罗巴记者们的发言人官阶还要高。

不过,辜鸿铭虽然看起来是根深蒂固的保皇派。但其实却根本就对前清没有什么忠心可言。其忠心所在。是对于华夏富强的执念,而非是前清。

辜鸿铭当日游学海外时,虽然是西装革履。回到华夏却留起了辫子。倒不是因为这辫子重要,只是这辫子,却是辜鸿铭表达自己态度的一种方法。

当日,周作人见辜鸿铭时,对于辜鸿铭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描述“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明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

“尤其妙的是那包车的车夫,不知是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或者是徐州辫子兵的余留亦未可知,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车夫队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而时人讥讽辜鸿铭还留着辫子的时候,辜鸿铭可以理所当然的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当日搞砸了洋务的慈禧过寿辰之时,辜鸿铭题贺诗曰“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而恢复帝制的袁世凯死时,规定华夏举哀三天,辜鸿铭却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开堂会唱戏,热闹了好几天

当日溥仪来请辜鸿铭,只能被冷嘲热讽的怼一脸血。倒是当年蔡元培被逼得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时,辜鸿铭坚定的进行挽留,与蔡元培共进退,甚至说:“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