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都市雷电掌控者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东瀛的位置极为关键。其所在,不但是季风的中转站,而且,对于洋流的影响也非常大。东瀛人偷着制作出来的这三颗核弹头的当量不小。爆炸以后,直接将那一片海域污染殆尽。

这辐射落尘还没到流离群岛,琉璃群岛旁边的海面上,就浮起一堆死鱼。并铺满海面。

而东瀛的旁边,又有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渔场。这渔场之中的海鱼,便难免受到污染。在这三颗核弹头爆炸后,短时间内,太平洋西海岸诸国,是别想吃海鲜了。虽然海洋有纾解污染的能力。但是,这三颗核弹头爆炸后所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不持续个几年,甚至十几年,是根本不可能恢复原状的。

也就是说,至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许多海鲜是不敢吃了。这一次被迫的禁渔,至少也要持续个三五年的时间。

而辐射落尘的影响更大一些,在一定的当量下,不考虑气候,不考虑其它因素,单算铀的半衰期,若是这三颗核弹头在呆碗岛上爆炸,那么所造成的辐射污染,大约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到安全水平。

虽然,这三颗核弹头并不是在呆碗岛的上空直接爆炸,而且,因为季风和洋流等原因,这种污染会比纾解一二。但是,根据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这呆碗岛每个三五年的时间,其受到的辐射污染,是根本无法恢复到一个容许人居住的安全水平的。

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内,呆碗岛上迁移到华夏内陆的这些人,是回不去的。回去了就是找死,受到辐射后,患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而三五年后,就算这些呆碗岛的人回去了。以呆碗岛的气候而言,那些原本就已经老旧的街道,怕是早已草木丛生了。那些三五年都没有人保养的机器,无论是工厂里的,还是居民家里的家用电器。包括汽车等等。怕是也早已生锈受潮,变成了一堆废铁。

而那些木质的家具之类的东西,也会被虫子啃咬殆尽。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宠物,早已从樊笼中逃之夭夭。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宠物,早已饿死。化作一堆白骨。原本存下的纸币,早已霉烂成一团。无法使用。

除非是储藏在那些有专门保养设备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的纸张、书籍等纸质的文献资料,有可能在呆碗岛那潮热的气候之中留存下来。其余的一些纸张资料,在呆碗岛潮热多雨,草木虫类丛生的气候之中,怕是也都保存不下来。

等三五年后,呆碗岛上的人回去,怕也只有那些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才能相对完好的保存下来。成为唯一能够留存下来的财产。这简直就是真实版本的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而这也相当于用自然的伟力,直接将呆碗岛上的经济和社会的运转体系直接抹平摧垮等三五年后,呆碗岛上能住人了,华夏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在这张已经被洗白的纸上,重新建构一切。

顺理成章的将原本孤悬海外的呆碗岛,纳入统筹规划之中。而这三五年之间,这两千四百万呆碗岛人,在与华夏内陆的融合相处之中,原本的偏见和疏远,也会消除不少。

因此,虽然丧失了几年吃新鲜海产的便利。但是,能够将呆碗这个心腹大患抹平。华夏的收获,还是极为丰厚的。

而此时,以藻玉琵琶之身,沉入海底的玉藻井,已经被卷入了深海洋流之中。

海洋之中的水流涌动,完全不同于人类在海洋表面上看见的那般,只是浪花涌来和退去的机械运动。海洋之中的海水流动,复杂非常。

正文 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海洋流

在大洋之中,因为水温、盐度的影响。海水也分为人类无法察觉的几个层面。因而,洋流本身,也分为人类难以察觉的几个层面。

大洋之中,海水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这就是人类所见的最表层的洋流。而大量的鱼类和海洋生物,能够利用的洋流,就是风漂流层的洋流。

而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

这种海水的辐合和辐散,有两个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

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

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这就是海底洋流生成的基础。这样的海底洋流,虽然藏在大洋深处,不为人所见,但却可以影响全球。

深海的洋流,也可以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从而构成地球上,大洋之中的热盐环流。

这种深海洋流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数千米。虽然不算快,但也绝对不算慢了。其水量更是极为浩大。所以,力量也极为浩大。在其裹挟之中的存在,无不随之移动。如今,本体是藻玉琵琶的玉藻井,更不例外。

而在这东瀛以外不远处海域之中,那海底洋流的流动,速度更快。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此处,有一道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地处两个板块辐辏俯冲带,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马里亚纳板块之下。其全长,达到两千五百五十公里整体为弧形。而平均宽度,达到七十公里海工的深度,平均在八公里左右

最深点在斐查兹海渊,此处深达一万一千零三十四米。同时,也是地球的最深点。

不久前,华夏科学家制作的深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南坡发现了活动的泥火山。因为有了这些火山的活动,所以,此处的生物,和浅海之中的并不相同。而此处的洋流循环,因为有了火山活动提供的热量,所以,变得极为活跃和迅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