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 分节阅读 64

分节阅读 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马都还在雍丘,都有专门的马夫照料着。虽然数量只有六百,可是每天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着实不小,一匹战马的花销比起我们寻常的士兵还要多个五六倍甚至更多。若不是殿下和甄家合作了女儿香,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我们的财政恐怕会更紧张。就算是这样,等几位将军招兵回来,我们的压力同样不轻松。陈留的产业全都因为大雪而萧条,税收也由于殿下当初下令减免缓解百姓们的负担而大大减少。我们的财政,颇有点入不敷出的状态。”

“不过好在我们对雪灾的准备充分,这些天已经陆续吸收了不少流民造册定居分地,只要等到开春,他们很快就能帮助我们开荒拓野,恢复经济,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压力就能得到极大地缓解了。”

刘协点点头,陈留现在正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不管是人口,军队还是财政都在逐渐地朝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现在只要先稳定下来,慢慢发展,就能在开春耕种以后,支持他全力对外扩张了。

“嗯,全靠宋公调度资源,物尽其用。那几百匹战马,一定要命人好好照顾,绝不能让他们染上病症伤寒,在这北方,没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这仗可不好打。”刘协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这些战马,想一想他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骑兵无数,看不惯谁就高呼一声“骑兵出击”,看上谁家姑娘跑都跑不掉围上去就抢,光是想想就很威风啊。

“除此之外,雍丘英魂碑的修建,许家堡村民的迁移,这些都必须要提上日程。现在因为大雪封路,真正要实施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但选址,材料的置办,人员的调动什么,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张邈这老贼,还有赵宠这个助纣为虐的狗东西,现在都还关在大牢里跟个除了没有自由跟个没事人一样,我可不想让他们这样活得太久,等英魂碑修建好,我立刻就拿他俩的人头作祭,告慰战死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喏。”宋濂知道刘协说的事情都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对刘协的基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敢忽视,一一记在心中。

“碑文的编写篆刻由蔡师负责,这方面你可以和他交流一下意见,这件事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不能让将士们寒心。”刘协临了又想到当初蔡邕毛遂自荐揽下此事,自己还把阵亡将士的名册也给他送过去了。这么多天过去,想来他那边一定完成得差不多了。

说完这几件大事,刘协又向宋濂请教了一些理政治政的问题,宋濂也没有一点保留,全都倾囊相授。在两人愉快的聊天中,时间很快就过去,宋老夫人也做好了一桌菜端上来,请他们先搁下话题,吃完饭再说也不迟,毕竟现在其实也已经过了正常吃午饭的时候。

客随主便,刘协带着典韦许褚一块入席,看着这一桌子简单甚至有点寒酸的饭菜,刘协不由得为之动容,他一直都在纳闷为什么宋濂的家里会如此清贫,就算是典韦拖家带崽的也过得衣食无忧,宋濂只有他们夫妻两人,万万不可能在自己上门的时候还只用这几碟素菜和咸菜招待自己,唯一的荤菜恐怕还是宋老夫人刚才出去向邻居借的。

刘协实在是忍不住了,夹起一撮咸菜放入碗中,不解地问道:“宋公,为什么你们过得如此之清贫,不论是这饭菜还是这房屋,甚至比起一般百姓们也有所不如,刚才我进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走错门了,难不成你一直都不曾领自己的俸禄不成”

宋濂和宋老夫人相视一眼,脸上既有几分自豪的神色,也有一些淡淡地无奈,最后还是宋老夫人出言说道:“老爷之前就一直有资助家境贫困的学子们学习的习惯,后来这些孩子们成才了,有的进入颍川书院继续进修,老爷看重他们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加上他们又确实是有几分天赋,因此决定即便是缩减我们的开支食用,也要支持他们完成学业。若不是殿下给的俸禄,我们说不定也没有余力继续帮助这些孩子了,说起来,倒也有殿下的几分恩德在里面。”

宋濂也是说道:“那几个孩子虽然都是寒门子弟,可是学识谋略在同辈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甚至有时候连我都说不过他们,我见他们确实是可造之材,心生怜爱,不想浪费他们的天赋,也就省吃俭用一点,倒是勉强能够帮他们一些。”

正文 第127章 资助寒门

颍川书院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

刘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严格意义上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没有书院这种地方的教育组织,真正的教学机构只有官学与私学两种。书院虽然正式创建于唐朝,但是汉末私学盛行。世家大族或名士多开设私学教书育人,这颍川书院,其实就是当地世家名仕开办的私学。最重要的是,颍川书院可是和襄阳书院并称为汉末两大人才基地的。如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等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知名人士,都是从颍川书院走出来的。

而其中,郭嘉和戏志才都是寒门学士的代表,刘协禁不住异想天开,在宋濂资助的人中,是否就有这两位后来曹操的绝世谋主存在。只是他转念一想,宋濂毕竟是自己召唤出来的,又怎么可能会跟这个世界这么厉害有名的人物扯上关系呢不过,这些寒门学子既然能被宋濂看上,那就说明他们里面绝对有自己可以重用的人才。虽然现在这些人都还在颍川郡接受学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材为自己所用,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这东西,总是要越早投资越好,更何况是这些寒门子弟,无牵无挂,还不被世家所见容。不然他们学有所成后,心高气傲,凭什么第一时间就选择投靠你的麾下为你效力。

“宋公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坚持传道受业、提携后辈的行为实在是让我感触良多,佩服不已。宋公是我的肱骨良臣,而这些学子却是我大汉的未来,孤愿意削减开支,从府库中抽出一笔钱财来,帮助宋公支持这些寒门学子完成他们的学业。这样一举两得,既能改善宋公的生活环境,养好身体为孤效力,又能帮助这些贫苦的学子不为钱财所忧,将来学有所成,也能回报朝廷,造福百姓。”

“殿下果真愿意资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濂,替他们感谢殿下的大恩大德”宋濂闻言立刻就放下碗筷,恭恭敬敬地向刘协行了一礼。

刘协摆了摆手,道:“只是这笔钱财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使用,必须家世清白,品格优良,乐善好学,心术正直之辈方才有资格享用。至于这其中的甄选辨别,相信宋公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件事也只好劳烦宋公继续费心了。宋公切记不要告诉他们是我暗中资助的,仍旧以宋公的名义帮助他们,我不想让他们知道了我的存在而影响到他们的求学的态度和心境。”

宋濂知道刘协这句话并不是无稽之谈。需知儒家最重修身养性之道,心境尤为其中关键。如果让这些还在书院里接受学习的学子知道了陈留王在帮助他们,肯定会让他们想入非非,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出师为陈留王效力了呢名利侵入,心境一乱,自然也就沉不下心寒窗苦读。好好的一块美玉,不经雕琢磨砺终究也会变为顽石。

不光是宋濂夫妇很激动,刘协也为自己的做法沾沾自喜。前世他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也曾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获得各种补助资助。他领取这些补助自助的时候,不光是对这些重视教育的社会好心人士的浓浓感激,更多的还是有一种想要取而代之,将来也要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去资助别的贫苦学子的野心。现在,倒也得偿所愿,算是弥补了前世的一个遗憾吧。

宾主尽欢,几人又开始吃起饭菜来。经过了刚才的事情的滋润,几个人都吃得很愉快,仿佛这青菜咸菜是世间最好的美味,一个个吃得其乐融融。当然,这也和宋老夫人不俗的厨艺有很大的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