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财源滚滚 > 分节阅读 670

分节阅读 6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另外沈氏那边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才让沈雪华和沈氏断了联系。

现在沈茜的老妈也不开公司了,而是转而玩起了天使投资。

这东西倒是比开公司限制小,起码和杜安民在哪任职关系不大。

别看天使基金刚成立,短短时间内沈雪华的天使投资就打响了名声。

没别的,人家有钱任性。

从沈氏那边,沈雪华起码拿到了20亿左右的现金,一拿到钱,沈雪华就大肆投资。

投资的都是一些互联网产业,在业内很快就名声斐然。

不到几个月的工夫,沈雪华掌控的天使投资,起码投了10个亿出去。

沈茜刚开始说的时候,李东还寻思着沈雪华倒是挺有眼光的,等沈茜说到沈雪华投资了京东,李东忍不住撇嘴道:“你妈这是要跟咱们打擂台”

沈茜有些无奈道:“我劝过一次,不过我妈说京东潜力不错,加上徐欣看好”

“等等,你妈怎么和今日资本搅合上了”

沈茜皱眉道:“说话就好好说,什么叫搅合上了。她们都在京城商界发展,认识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徐欣在投资领域名声不小,这次我妈也做这个,两家资本在风投领域都不算多,达成联盟很正常。”

“那你妈给京东投了多少”

“一个亿。”

“人民币”

“废话,要不然你以为呢。”

李东笑呵呵道:“我这是为你老妈庆幸,要不然投资多了,最后血本无归怎么办。

要是没咱们,京东能起来我不奇怪,柳强东能力挺强的。

不过有了咱们珠玉在前,他想继续走咱们的路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看看吧,说不定你妈也亏不了。”

沈茜倒是没反驳,的确,现在京东好像和远方走一样的路

这心思幸亏柳强东不知道,要不然得怄死。

明明他早就这么打算的,只不过李东提前实施了而已,现在他反而成了抄袭者了。

当然,就算知道了沈茜的心思,柳强东也没办法。

毕竟从目前看来,远方的确比他先行一步,而且这一步距离还很大,按照京东目前的规模,想要追上远方起码五六年。

这还是远方不发展的情况,要不然能不能追上都是个问题。

李东和沈茜聊了一会闲话,最后见天色不早了,两人才结伴回了省委大院。

时间转眼进入11月下旬。

11月下旬,金融危机对国内渐渐产生些许影响。

最直观的大概就是股市了,从10月份涨到最高点,11月份股市大盘就开始下跌。

这是继530之后,再一次大盘下跌。

之前的530还可以说是国内政策影响,而这一次,精明一点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已经不单单是政策问题了。

整个股市环境都在变化,持续时间将近两年的大牛市渐渐远去。

股市大盘下跌,房市也渐渐有些变化。

别看股市和房市联系不大,实际上双方是紧密相连的。

大盘一跌,之前疯狂的房市也渐渐萎靡了下来。

07年这一年,说一声疯狂不为过。

各地楼王、地王频出不穷,大家都不花钱似的疯狂拿地盖楼,昨天一亿能拿下的地块,隔天可能卖到两亿。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更是疯狂,三四线城市还稍微好一点。

不过等影响出来的时候,偏偏又是三四线城市遭殃。

一二线城市毕竟有市场,像京城、沪上这些地方,价格贵是贵了点,可很多人都觉得值。

然而三四线城市就不同了,之前房价狂涨,消费者也陷入了疯狂之中。

等现在清醒了,这些人才发现,不过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城市罢了,房子哪值这个价,完全没有升值空间嘛。

除了疯狂的买家退出之外,国家也在不断调控。

9月15号,央行进行了今年第五次加息。

9月27号,人行和银监会提高了房贷首付比例。

9月30号,出台了土地供应调控措施,规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得低于住宅房用地总量的70。

10月31号,发改委出台了限制外商投资的政策。

进入11月份,中央接连三次出台关于廉租房建设的政策保障方案。

对房地产商而言,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那是得不偿失的。

可偏偏这时候银行对贷款限制很严格,银根紧缩,国外金融危机又大有席卷全球的架势,这时候不少中小地产商都害怕了。

不但中小地产商害怕,一些大地产商心里也担忧。

在这种氛围中,市面上的房源越来越多,买家却是越来越少。

供大于求,很多时候都是崩盘的前兆。

地产公司的房子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银行贷款还不了。

还不了贷款,银行进一步缩紧银根,地产商压力更大,房价也就更便宜,偏偏买家还是不愿意买

这样一来,恶性循环产生了。

别的地方李东没关注,平川的房市他却是一直留意。

11月下旬,房市价格出现了全年来第一次下跌,成交量也大幅度下降。

之前国家调控,虽然房价涨的慢,可实际上还是在增长。

然而随着股市大盘下跌,疯狂的房市终于出现了崩盘迹象。

此刻虽然还不明显,甚至很多人都没察觉到,可李东这些人却都是注意到了。

不单单是房市,通货膨胀今年也很厉害。

要说平川这边谁最清楚这点,李东肯定算是知道的比较快的那批人之一。

远方旗下生活超市很多,柴米油盐这些都是超市必备品,也是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从下半年开始,物价就开始涨了。

之前大米的批发价只有14一斤左右,以前全年下来涨幅在15之间。

然而今年下半年开始,涨幅就上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