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297

分节阅读 2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隶。但是,这些奴隶也必须登记,免得他们将良民变为自家的奴隶。

而李建成,也在草原之上大破西突厥。李建成军中已经有了十万人,装备了徐清那个阵法所必须的装备,也精通那个阵法之中的妙处。十万部队一开出去,数十万骑兵便飞了过来,只可惜

尸山血海

一次大败,让突厥人知道了大唐之强盛,于是西域诸国纷纷撤退,并且遣使,祈求大唐原谅。李建成当然不可原谅他们了,于是对那些西域小国王道:“你们当国王,一年挣多少钱,我们大唐给你两倍。但是,你不能再自称国王了,要自称某某刺史,接受都护府的监督。那些太小的国家,之内被灭,国王携家带口到长安居住。”

显盛五年,西突厥再次大败,西迁走了,顾及祸害欧洲老百姓去了。草原上一时再没有强敌,西域也已经回归成了大唐的土地,整个中原王朝,空前强盛。

不久之后,吐蕃也遣使来道:“那个那个,大唐皇帝陛下啊,我们南边有阿三总是欺负我们,我们想并入大唐,受大唐皇帝的庇佑。”

李建成握住吐蕃使者道:“好啊,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阿三算那根葱,你不要急,朕嘱咐徐清干他娘的。”

“谢皇上隆恩。”

于是徐清出兵阿三,大胜而归。

沧州

如今的沧州商会,已经成为了大唐帝国东部影响力最大的东西。洛阳以东,不见世族的身影,而洛阳以西,则还是世族的天下。当然,沧州商会明里暗里不知道给朝廷交了多少钱,李建成能有那个实力大练兵,也多亏沧州商会的钱。李建成代表的是谁是陇西世族啊,陇西世族也就和沧州商会处得和谐得很。

李建成自然也会出资一部分,控制沧州商会的发展,因为他实在影响力太大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不会将这么一个大的东西放在边上不管的。

现任沧州商会的会长,乃是徐清的小舅子,黄诗梅的弟弟,黄鹤,副会长也是徐清的小舅子,荀夜羽和荀小二,而执行总裁则是开辟了很多商路的马尼德。

这一天,五艘大船到了黄骅港,沧州刺史赵璐亲自带兵前来迎接。说来也怪,赵璐有了好几次晋升的机会,可就是不升官。

前面几趟船出去,都带回来了大量的钱财,听说他们已经再东瀛建立起了一个州五个县,迁去了五万多人,还有一万兵丁及家属。这一次回来,是让东瀛人开采了一年的银矿,整整五大船。

银子的重量比较大,别看船没有装满,但实际上已经吃水吃到了极限。五大船安心到港,这些银子,比得上沧州商会捣鼓一整年。

这个东瀛,去得值啊

30 8:31:4253320714

第二十三章 大唐荣耀全书完

第二十三章大唐荣耀全书完

显盛八年,徐清三十岁,而立之年,被召还回京。到了长安,徐清吓了一跳,原来他被召还京师的原因,竟然是李建成不行了。

等徐清,也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李建成指着李承道道:“徐清啊,他以后就是皇帝了,朕,请你好好辅佐他。来人,封徐清宣平王,加护国大将军,领尚书令。”

“徐清啊,朕知道你懒,但是你现在责任大了,懒不得啊。如今,朕,就去和他们团圆了。朕,只愿下辈子不在帝王家。”

徐清早已泣不成声。

三天之后,李建成崩了,谥号文,称为唐太宗,李承道登基称帝。徐清作为护国大将军,李元吉作为辅国大将军,李承道这时也将近二十岁了,可以亲政。两个大将军心有灵犀,一个只是做了一个摆设,镇压那些不安分的臣子。

改元宣德。

宣德元年,徐文八岁 ,徐玉六岁半,另外还有黄诗梅生了一子,徐坤四岁,珞秀秀生了一子,徐螺三岁,另外小月又生了一子,徐鹏周岁,荀雪儿生了一女,徐香五岁。

牛吃草和小如也有了孩子,牛吃叶,牛喝水两个,一个八岁一个六岁。

宣德二年,杨信将一百车土豆送到长安,随后杨信也因为送上这些天作之物,封侯拜相。长安召集每个州的长史来了,说是推广这种新的作物,并且让他们告诉民众,这个发芽了不能吃。

这一年,北方的大贺氏改成辽,可汗改成为王,一切官职除了没有城池之外,都按照大唐一样的布局。西域变成了一个道,那些老国王的后代,基本已经被大唐委派的人替代了。吐蕃和吐谷浑变成两个道。徐世绩逝世。

宣德三年,南边的阿三遣使入朝,请求大唐皇帝,给予通商,李承道允许了。南越等地,也相机归属大唐,其他东南亚国家,俯首称臣。这时候,南海东海两支舰队成立,这是官军。

土豆的种植和食用的到了迅速的推广,时有旱涝蝗灾,但从此再没有饥馑可言。

这时候,百姓们有了更多时间学习,于是百姓的智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大海之外,有了更强的探索欲望。

宣德四年,断红尘逝世,宝琪兰公主带着一岁多点的徐岳,继承渤海国国王。徐清舍不下,打定主意研制起了火车。

西域之外,传来波斯帝国称霸的消息。李承道此时也已经大权独揽,用不着徐清和李元吉帮衬着,也能将朝政牢牢把握。于是他下令,利用大唐广袤的草原牧场,培育马种,组建十万铁骑。

宣德五年,第一条铁路从善田庄铺设起来了,总长三千米。一个冒着黑烟和白雾的锅炉,被抬到了火车道上,接着,一个大箱子也被抬到了火车道上。这一条三千米的火车道,徐清的火车花了十分钟才走到,还不如一匹马跑得快。但是,这个火车道相比马来说,稳妥得多,也不用歇息,不用换马,故而更加经济实惠。

李承道也看到了这个的好处,为了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系,说白了,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李承道下决心铺设火车。这一年,颉利可汗在长安去世,程咬金等老将也相继去世。

宣德八年,一条从长安通往洛阳的火车道建成,这还是两条相反线路一起建设的。从长安到洛阳的路程由五天,变为一天。

民得其利,官得其惠,反响很好,马上,李承道又开始铺设洛阳到沧州得铁路。

这时,十万铁骑在西域的边界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前线指挥的将军十分清楚,离自己的中心那么远的地方打仗,得不到支持,肯定不能打持久仗,故而撤了。

李承道表示十分赞成,铁路没有修建成功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供给十万大军的消耗。

宣德十年,徐清四十岁,到了不惑之年。当然了,在别人眼里,徐清早已经成了不惑的圣人。

而此时,举国昌盛,兵强马壮,社会安宁。整个大唐,差不多已经实现了大同世界,火车能带动车厢,自然也能带动其他东西。焦炭的冶炼,成就了韧性好的钢,大唐百姓终于听得懂什么叫做恨铁不成钢了。有了钢,有了动力机器,大唐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就在这个盛世的时候,徐清飘然而去,官位还给了李承道,教育了他几句,便带着自家的人,坐着火车去了洛南。洛南住了一阵子,又坐火车,直奔沧州而去。又在辽东住了很久,最后,把渤海国国外选成了自己的远亲,让杨成杨信带着暗河把持渤海国。

后来,又将渤海国直接改了名字,成了暗河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