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264

分节阅读 2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是为了趁机扩大一次。粮价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商会也趁机扩大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目的都达到了啊。他们又不是徐清,日日夜夜想要击破世族这种诟病颇深的东西。

而外面,却为加入哪个商会吵翻了天。有些人认为,两个都是办商会,加入哪个都一样,但是清河的条件低,收入高。而有的人认为,虽然清河条件低收入高,但还是新建的,没经验,风险比较大。争吵的结果,便是一半人转而投向清河,一半人继续追随沧州。

长安

武举已经进行到了第五个日头了,外场三科已经基本考完。徐清刷下去一百多人,基本没用,但最后一个马步射就狠了,直接刷下去三千不会骑马的,让徐清好好选了一些高大的兵丁。长得高的,能立长盾,能卡住刺马的长枪。臂膀长的,能拉更大的弓,操纵更强的弩机。

除了这些大高个,这不会骑马的三千人,他们的户籍大多属于南方。南方少马,不会骑也正常,但徐清知道,南方的弓箭是十分厉害的。徐清的阵法中,有了远程距离的弩手,其实还需要一种近距离快速射击,近距离反攻的人。这三千人里面,徐清组织一场考试,凡是十支箭步射中九矢的就收入部下,中八矢的再来一次,若是还不中,便推荐入其他部队的步兵。徐清则是不要。

又选了几个身怀绝技的人,都赐了个小官。徐清手中的官额挺多,但也不是见谁都送的,宁缺毋滥。当时候比武排名的时候,徐清可以直接在三百名后一一选用。

不过,徐清手中有官额的消息,不知何人何时走漏了消息。

一日,徐清在考场上巡视一番,证明自己还是个考官,还在这里做事之后,正准备回屋睡大觉。一个贡士把他请到了一边,徐清自然还是带着护卫的。

“晚生在下拜见宣平侯爷”

徐清疑惑地打量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那人眼神阴晴明灭,挣扎了一下还是跟徐清道:“晚生自觉与高中无缘,家中又是商贾之家,出身下等,若是此次不能做个小官光宗耀祖,家中父母必定失望之极。”说着他递给徐清一包银子道:“晚生这里有百十两银子,还请徐大人成全”

徐清没有伸手接银子,以他现在的财力,百十两金子都看不上,他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一一道来,不然本官帮不了你啊。”

那人看着徐清道:“侯爷先答应了,不然晚生不敢说。”

你倒会保护自己,徐清冷哼一声道:“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也不用说了,来人,将此人拿下,竟敢行贿本官,胆大妄为,不可轻饶军棍二十,赶出考场”

如今朝里朝外,多少双眼睛紧盯着徐清的一举一动徐清刚才问他户籍,并非真的想帮个什么忙,只是看他是故意下陷阱害徐清,还是说一时糊涂想走后门。那人一听徐清的话,顿时脑袋似千斤重,站都站不稳了。一双清泪从两颊流下,跪在地上痛哭起来,徐清见此,稍稍排除了他勾连反徐势力的可能。不过徐清也还没有放松警惕,只是对他道:“你先去考,若过了内场三项,都是合格了,本官便许你一个执戟,不辱没你这份孝心。”

那人猛然抬头,看了一眼徐清,赶紧磕头谢恩。徐清告诫他道:“但是,你不可因此而荒废了武技,当尽心用尽全力拼搏,争取高中,让陛下封你官爵。”

“谢侯爷提点”

待徐清出了考场,正准备去哪家茶楼喝茶,然后安静的打一下午瞌睡的,赵拱悄悄到徐清面前道:“徐大人,有人托下面人,告诉小的,有洛南的贡士想要拜会徐大人。”

“洛南的他们怎么会联系得到你”

“这话说来太长,我玄武门中有许多兵丁,家中老父老母在长安城住,其中就有一个是洛南的远亲。从那里,他们知道了徐大人是考官之一,还知道徐大人手中有官额,故而一层层托关系问到了上面。咳咳,这才到了我,然后就到了现在这样。”

徐清紧盯着赵拱道:“你老实交代,收没收钱”

赵拱见徐清如此严肃,吓得吞了吞口水道:“没,没有”

“真的没有”

“真没有,徐大人,你还不信我嘛”

“连东西都没有收”

“也没有”赵拱信誓旦旦地道:“小的受您的恩情已经够多了,岂会再去收那些腌攒的东西”

徐清点点头,叹了一口气道:“玄武门三千人,眼看就要有一万人了,我的身份是瞒不住的。也堵不住下面人想在我这里捞点东西的想法,但是任他们怎么想,怎么向上拱,你和魏冼,还有诸葛燕,只要你们三人不动弹,他们就会知道没用了。记住了,你们再怎么想要富贵,都问我徐清要,只要我徐清给得了的,不会抠门,万不可朝下面人要,那可是挖我徐清的根啊。”

赵拱忙点头称是,徐清想了想问道:“那些洛南的人,可是红山镇的”

“不,并不是,没一个是红山镇的。他们只是想来攀一攀同乡的关系,并无他意。”赵拱回到。

“若是他们身怀本事,还要攀我这关系做什么要是攀我这关系,而身上没本事,攀了也没用。”徐清摇摇头正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还是对赵拱道:“你就去把他们找来吧,见个面,也算我给了洛南人面子。”

赵拱应了一声,便低头去了。

如今的徐清,已经木秀于林了,想要不被风摧之,那就得培养自己的势力,独木成林。徐清在这里当考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和所有考生,所有将来可能升官加爵的人攀一层关系,名曰师生。徐清有了这么个关系,在朝野发表看法和观点才有人附和,他说的话才有分量,他的理念才有人实践和传导。

另外一个,同乡之情,同年之谊,早就被世家大族说成了可以明面上拉关系的东西了。你不给面子,反而会被人看不起,不会做人情嘛

既然同乡的在这,徐清何必舍近求远,去找师生之情给自己培土呢

看评论,咪咕上面似乎有人催更,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