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些社会上自己成立的团体,一向采取的是监管兼有意无意打压的态度。但是,朝廷又不能将其打压过甚,一是因为他们在地方有势力,一旦打压过甚容易激起民变。另外一个,朝廷有时候做事,也要仰仗这一帮不怕脏的人。

朝廷主要的打压方式,便是分化和招安了。此次武举的消息,李渊也提醒尚书省特派巡使,告之天下江湖门派,民贡一些有声望的人入长安参加武举,以后也可登堂入室,不做草莽了。有时候宋江选择招安的做法,其实反映了大多数草莽的心理,安顿晚年才是所需。

各方有消息传来,整个长安的军政,都为了这一次武举忙活起来。

五月初,是仲夏,已经有了三伏天的感觉了。日头长,马上进入农忙的季节。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春生长,夏战备,秋守备,冬修缮。总之,在这太阳越来越烈的日子里,武举一事,紧锣密鼓地便要开张了。徐清收到的通知是太监传来的

“徐大人哟,徐大人也,您已经四五次没去上朝了,皇上说你别的事不管可以,但是这武举的事情你还得知道吧”

徐清放下手中的冰水,摇着蒲扇问道:“这么块,四五次没去了,那不是半个多月没去了好吧,武举的事情你具体说说、”

那太监从袖中拿出一奏折递给徐清:“徐大人,别的大臣,哪怕裴相也不敢你这般啊。喏,这时下面人呈递给皇上的奏折,上面写的是武举一事最终的流程。”

“多谢公公”

其实徐清躲在玄武门里,并非就没有管武举的事情,他先发动所有暗河,都到兵营里报道。有的人买下了别的贡士的名额和保票,反正有的贡士犯了规矩,也怕暴露自己身份。有的自称为草莽之士,作为民贡进来的。

首先让徐清惊讶的是,这暗河不知不觉已经有了五百人之数,这要人人都进来了,那还得了。全来了也不行,家里没人保护。故而,徐清让一部分人直接大张旗鼓编入自己这玄武门守兵,作为在自己身边的亲信。而杨成,便带着另外二百人悄悄以各种办法混进武举。

另外,这几天让徐清忙得焦头烂额的,还有选过来的四千高大兵卒。四千人是从各个伙里面选过来的,可以说这四千人基本上在序列上是乱的。徐清认真查看兵籍,要选拔队正伙长。别的不说,本来是伙长的,徐清都酌情留任伙长,甚至升任队正。其次,便看这些人入伍的年份了,入伍久的本事大的首先作为队正伙长。

均衡各方利益,剃掉刺头,还要暗河的人暗中调查营中有哪些人和长孙无忌家里走得近的,徐清要一一提防着。这半个月下来,徐清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特么的太热了,不过也是因为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啊。如果有一天睡着睡着,玄武门忽然打开,这可怎么办故而徐清先没让新来的驻扎守卫,而是让他们先训练了半个多月队列和阵型。

但不得不说,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徐清的三线阵就豪华得多了。

徐清安排进来的暗河,是混在人群中几乎蒙混过关的。但是,徐清暗中规定,玄武门中的守卫,必须有五十人是暗河成员。其他各个伙中,也要有一两个暗河的人。当然,等杨成带的其他人进来之后,这个数目还可以往上加一加。

安排好了伙长队正,最后还空下一个队正和六个伙长徐清没有安排。打算将来武举结束之后,再一一安排人选。还好徐清之前就在李渊面前说清楚了,武举中失利的人,若想投军,先安排在他玄武门中。另外,徐清令杨成要适度用力,一些人要故意失败,编入玄武门中,而有的人则要奋力中举,进入其他军队中成为低级将领。

徐清的想法,是要在整个大唐的军队中,都安排一两个暗雷。将来一旦有乱,也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太监走后,徐清查看起来奏折。

说是奏折,其实厚厚的一摞,比新华词典还要厚实。徐清稍稍一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参加这次武举的花名册,包括户籍,出身,到军营报道时间等等信息。徐清把这些东西交给魏冼,让他挑选出其中的草莽之士,和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另外一个,便是把离长安近但是又来得远的挑选出来。

徐清自己查看起了这次武举总的消息,可看到参加人数时,徐清却吓到了足足八千人参加但是,仅仅只选拔三百个武将。第一名,直接拜诸卫羽林龙武军录事参军事,从七品的官。第二第三名,赐太子勋卫,前三十,送关令或者兵曹,剩下的则封折冲府队正或执戟郎。

队正便是营职,带兵的人,执戟郎是卫职位,负责宫廷守卫。

2 7:34:03514647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举10

第二百四十二章武举10

半个多月不出门,忽然便听见武举开始,徐清也不知道徐世绩已经从北边回来了,还官拜兵部尚书。待到武举之日,徐清带着魏冼,和几个随身护卫,到了禁苑中最大的校场。八千人,只选出三百人,徐世绩决定,要在第一轮,便把人数减至三千人。

既是武举,便考武力,刀枪二科比试的话,比较难以衡量胜负,但射箭是能够比试的。而且,徐清所提出来的综合素质,也是比较容易衡量。故而,徐世绩和徐清等人一商量,决定徐清、徐震带着一帮武士,把第一道关。

第一道关,至少要筛出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人,徐清考负重、负重跑步、负重爬高三科。满足了这些条件的人,才能在军中保住自己的命,其后才能成为其他东西。另外,徐世绩让徐清当一次外貌协会的,要选择“躯干雄伟者为将帅”,长得不好的,不要。

而第二道关,并非筛选,而是分流,将参加武举的人分为文将和武将两个方面。文将,乃是能说会写,特别是要精通孙吴兵法等军事谋略的。武将,便是在文化上比较弱的,统统送到武将一边。这个由裴律师,罗通负责。

第一场考试,要把八千人全部选拔完成。第二次还不知要多少多少人,故而第一场和第二场考完,徐世绩定了三天时间。第一场和第二场是同时进行的,体质合格的,便马上参加初等的笔试,分文武。等全部考完了,再开始第三道关的筛选。

第三道关,武将再分流,先来马步射。马射两个回合,每个回合六根箭,中箭便是合格。步射一共九支箭,射中五支箭的就是合格。这个设置,其实是有深意的。战场上,骑兵一个冲刺的射箭,经验告诉徐世绩这些老将,最多能射出去六箭,但一般能冲刺两回。骑兵的弓箭并不精准,但是威力比较大,一十二箭,射中三箭,便能给敌军较大的打击了。这个条件并不是很高,但是能而步兵在短兵相接之前,也最多射九箭,射中五箭也是比较大的伤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