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句,你别不爱听。你现在身居三品大官,虽是要做纯臣,但这人情来往,奉承应景书信却还是要有的。所以,徐大人还是要请个师爷啊”

徐清疑惑道:“师爷师爷不是县令要给别人看状子的吗,我又不审案子,要了做什么”

陶智杰摇了摇头,心里大呼,你小子怎么站到我身边来的想了想,便为徐清解释这师爷。

原来,这县里的师爷,一般会有两个,一个主刑名一个主钱谷,一般而言,刑名师爷是县令的首席师爷,徐清所认为看状子的,也就是这位刑名师爷。首席师爷权力很大,县令一般都是习惯用首席师爷发号施令,也和首席师爷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县令重钱谷、刑名二事,是因为这两件事情关系到县令的荣辱升迁,如果这二位师爷不得力,那地方官治理就得抓瞎,不仅陷入繁琐的事务中,还要被狡猾的胥吏蒙骗。

但官当得越大,这钱谷和刑名对升迁的影响就越来越小,特别是到了刺史、道台一个级别的话,这些作用几乎为零。而另外两个,就比较重要起来,乃是奏章师爷、书启师爷。

在地方为官,经常需要给天子写奏章,一封奏章写得好,那就是青云直上,写的不好,轻则遭贬,重则丢官。譬如后世,曾国藩将“屡战屡败”改写成“屡败屡战”,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书启师爷,则是负责官员之间的公文往来。写给上司的叫详文,写给同列的叫做关移,写个下属的叫做牌票。

徐清之前有黄诗梅,有小月在,她们二人便帮徐清做了这些事情,徐清这个甩手掌柜便不觉得繁琐,而到了这玄武门的时候,又是清水衙门,故而还是不觉得师爷的重要性。但这玄武门守将当的时日尚浅,才不觉得的,到了以后,因为徐清有尚书省行走的权力,故而会有许多关移送给他看,这书启师爷便有了作用了。至少,是要认得信上的署名不是

吏部侍郎最后道:“我部下有一署令,名叫魏冼,说起来此人头脑学识还不错,但为官还要学习,不如就先让他到徐大夫的幕下为宾”

徐清惊讶道:“魏冼”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者取巧

第一百五十四章工者取巧

徐清在沧州时,李渊下旨让徐清上供教化之物,徐清写了一篇弟子规,便是让魏冼送到长安来的。一直不见回音,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在吏部高就了。其实也不算高就,位比寻常知县吧,魏冼在沧州,也是有了官身,到这里来,不过照功升了一级。

陶讷言补充道:“魏冼去年来长安之后,一直大病缠身,如今才愈。”

徐清哦了一声:“原来是病了,那本官便拜谢侍郎大人了。”

这时,李渊出恭回来,便重新上朝。幸好徐清没有再睡觉,因为李渊接下来要问的事情乃是和徐清有关,正是武举之事了。

当然,李渊是不会自己主张要选拔人才的,因为这回犯了世家大族荫封、察举等的利益,而这得罪人的提案自然就要裴寂来禀告了。裴寂出列,先前一步道:“启禀皇上,古人云,不使遗贤去年文举,天下才子入陛下彀中,今年必以武举,是天下猛将汉高祖曾云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皇上得天下猛将另,如今大唐,百废俱兴,当以官称奖励百业兴盛,故而又应工举,使其造巧物以节省人力,助力农兵。”

在唐朝,文武之高下还不是很明显,至少孔夫子所说的文武之平衡,还在读书人的心中。但由于东晋以来,世族多出文贵,少武勋,故而武将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到了后面,清朝的时候就更了不得了,一方统帅看见地方官还要主动行礼下跪。轻武功如此,也难怪清末的军队不堪一击。

裴寂一提出要武举,在场的众臣也不是很有异议,毕竟现在的中原已经统一,当武将,肝脑涂地和碌碌无为的几率比封侯拜相的几率大得多,故而算不得侵犯了世家利益。再者说,武将一不管官员升降,二无力辖地方钱粮,想要立功,只有杀人而已,故而既是清汤寡水,也是火中取栗。这种鸡肋的职位,众人都不想要自家子弟去了。

但穷文富武却是真的,文穷武富也不是假的。穷文富武说的是穷人家读书,富人家练舞,而文穷武富则说的是读文章越读越穷,练武功则能致富。换句话说,武功乃是寒门子弟最容易学成的技艺,也是卖与帝王家卖得最好的本事。

李渊此举,在于选拔寒门弟子,当然也要笼络一下武将的子弟,还有文官的庶子和次子。这些人,都继续用武勋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动力最大,而又容易控制。

但是,裴寂所说的工举,便有许多人不理解了。士农工商,做士则光宗耀祖,做农也不丢爷娘的面子,但若为工商,那就真的是有辱家门,老爷子的棺材板要压不住呢。自己不做工商,但是,也不能让别人做工商,特别是不能让做工商的和自己站在同一阶层官。

“臣有本要奏”

顺着那声音看过去,乃是一皓首的老臣,他端步出来,拱手道。李渊看了看他,也是恭敬地道:“欧阳先生,请说、”

“咳咳咳,老臣,老臣听闻工者取巧,巧言令色,商者重利,见利忘义。适才裴相所言,举选武将,老臣以为可以,但选举工匠,老臣以为此乃伤风败俗之始啊。”那欧阳老先生说道:“从古至今,当官的无不是读二圣之言,然工匠不读,岂能为官不读圣人之言,那工匠徒取巧偷懒,此风一长,那天下学子岂不纷纷学之”

李渊点了点头道:“欧阳先生所说,朕亦知之,唔,裴寂你有何看法”

裴寂想了一想道:“欧阳先生乃经学博士,吾有一言不知可讲否”

欧阳老先生道:“裴相尽管说,吾必择善从之。”

“黄帝造指南车而败蚩尤,伏羲结绳为网,有巢氏建屋,有燧氏生火,如此先贤造工具机械,我百姓始得文明,后又有铁器,锯,犁等工具出现,我国家从而富强。故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之用,并非取巧钻营,而使一人之力而为十人之事也。”裴寂不愧为李渊的第一嘴炮兼秘书,他缓缓道:“今日,我大唐之士卒,横死于突厥之铁器下,我百姓耕种一年,饥寒不免,故吾皇圣明,欲举忧工,鼓励天下工匠也。”

那欧阳老头闻言一怔:“吾常闻,富庶皆由休养生息而来,当今天下不服,不应安心让百姓务农才是正道而现在,则徒使百姓去钻研技巧,不是更误了农时”

裴寂道:“突厥以修养完整,而大唐想要修养,只能去大国之尊,哀求突厥。吾等岂能让圣上蒙受此等侮欧阳老先生,如今这时候,步步为营以成败局,唯有以巧胜强啊。”

欧阳老先生闻言也是不觉明厉,为何,他哪里知道前方战事吃紧,后方也穷得拿不出粮米来,就连治河也得扣扣索索去找大户借贷

但好歹老先生是正直人,知之为知之,当下他便道:“皇上,老臣不知内里情况,方才之言,乃纸上谈兵,皇上圣明,请自辨也。”

李渊摆摆手道:“无妨,呃,来人,扶欧阳老先生到朕的身旁来。”

满朝文武闻之,不解其意,难道李渊现在这里来一出君臣之义的好戏不行,我得准备点眼泪,等下好好哭一声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