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183

分节阅读 1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清刚出门,看见百姓们提着这些简单的礼物,不由得大受感恩。百姓们见徐清来了,也终于敢走上台阶了,之前他们只敢在台阶下面,三步之外跺脚,

徐清随手扶了一下一个老者,又随手抱起一个女娃娃,给她擦了擦冻出来的鼻涕。然后对大家道:“父老乡亲们,我徐清何德何能经大家如此厚爱”

众百姓听了,愈加感动,不知是谁带了头,唰唰都跪了下去,又低声喊到:“草民等,恭迎县伯爷回府”

徐清把女娃娃放下,又把众人虚扶了起来,然后道:“大伙儿进来吧,等了我这么久,喝点热水、姜汤暖暖身子吧”

站在门口的家丁听了徐清的话,也是机灵,一猫头,回去煮姜汤了。百姓们激动地问道:“俺们这些人,也能进去坐”

徐清唉了一声,笑着道:“大伙儿乡里乡亲的,有什么进来得进来不得进来吧,外面冷”不光嘴上这么说,徐清还扯着一个农汉子进府里。

众百姓这才释疑,整了整衣袖,拍了拍裤腿,抖了抖鞋子, 踏入了大门以一种底层百姓特有的自卑和激动的眼神打量着一切。

徐清看了热泪盈眶,他不是可怜百姓苦,而是看到百姓这个神情,想起了后世的父母。他父母也是农民,曾一次去走远方的发达亲戚,就是以这种眼神看周围。

第七十六章 三百坛酒

第七十六章三百坛酒

巳时,天空中出现一轮冰冷的太阳,不过毕竟是阳光,照在大地上,照在人脸上,都有着灿烂洋溢。

众百姓在徐清家里看过一圈,喝了姜汤,徐清又送了许多糖货,众百姓欢欢喜喜离开。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消息灵通的小地主,还有偏远一些的百姓,徐清左右无事,都和他们说话,见了喝面。那些个百姓,也都如临盛宠一般,午时,终于没人来了。习俗有约定,白客不在饭点上门。

此时,前去赶门客离开的下人返回来了,对徐清道:“老爷,其余的都赶走了,可还有一位不肯走,他昨夜没有夜宴,而是在房里。”

“哦把他叫来,”徐清心想,此人不像其他人那般虚浮,莫非是真有实才。被赶出去的那几个,已经受了风寒,如今这年代受了风寒,又被赶出去了。岂不就是九死一生想起这个,徐清倒有些怜悯了,差一点就开口饶恕他们,让下人找回来了。不过一想起他们昨夜的话,心中怒火再次上来了,也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不一会儿,一个壮小伙来了,与那些个书生不同,这个人似乎是武门客。只见他上前一步,抱拳道:“在下杨首领下人物。”

徐清心里一动,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为何只因暗河在外人面前还只是绝密存在。

见徐清面无表情,一脸疑惑,那武门客再抱拳,送上一物。一个黑盒子递到徐清面前,悄然打开,之掉落下一片半黄的叶子土豆叶子

看到这叶子,徐清就信了大半,不过还是问道:“那个,你怎么会在这里”徐清把土豆叶子悄悄捏碎,又挥挥手,让那些个婢女下去了。

武门客轻声道:“主公,我是杨信首领手下的人。杨信首领奉主公之命,把那几缸东西运回来了,此时驻扎在一处山谷。杨信首领让我在红山镇等主公回来,回来之后去通知他。”

徐清心中有好几个疑问,不过他只是道:“杨信在哪儿,不远的话,让他来见我吧”

如果这个武门客一开口就让徐清去哪哪哪儿见杨成,那徐清就要抱一半疑惑了。可现在只是让杨信来见他,主动权在手里,就还无事。

武门客不做迟疑,领命而去,说是两个时辰就能到此。

午间,又有点心送上,徐清茶和点心吃了一通,总算想起了到红山镇的目的:是为了给后面的人安排空房来着。

把倪百老头找来,一一数清楚家里的空房。从外到内,有外客房一百二十床,亲客房五十间,还有下人住的,五六十人的空间。徐清一估摸着,还有些不够啊,于是问倪百家里有多少下人,能不能挪动一下。

倪百老头惊讶了,家里百来号下人,说这是已经挪了人,男丁女婢都是两人睡一床了。

徐清不由眉心起皱问道:“何时家里又添了这么多人”

倪百闻言回道:“老爷,您走之时,家里的谷仓还没有放什么,这几年装得满满的,就每天烧火防潮的人都要五个,您说人多不多主要就是仓库那边了,还有几个算盘,几个锣夫。”

算盘就是书吏、账房,锣夫就是下乡劝课农桑的,乡下农夫也不是个个都勤快,也有懒汉需要提醒干活儿,并以收租加税为威胁。

徐清又让倪百带着去仓库逛了逛。家里的仓库一共有俩,这洛南县伯府内有一个,是五百石容量的,外面还另有一个,是三千石容量的。家里这个,主要是放一些精细的粮食,外面的那个则存放粗加工的粮食。

打开家里这座粮仓一看,徐清就感受到了丰收的季节,如孙猴子进了蟠桃园。倪百指着东边一排排横放在高处的竹竿,竹竿上挂着色泽正好的腊肉,风干肉,然后说:“老爷,这里的腊肉是秋后晒得,去年的已经扔到外面的仓库去了。”

又有到一个有坛子的地方,坛子上面也挂着许多腊鱼:“这下面是腌的稻花鱼,上面,都是自家塘里捞的。”

这些鱼啊,肉啊,在古代就是能体现一家人底蕴。因为金银多,只不过说明你家里富裕,可粮食多,却说明你家里人多。得备这么多粮食在家里,人能不多嘛不过徐清也只是欣慰,可当他看到倪百指着三百坛仙人酿时,却是真的兴奋起来了。

倪百老头说:“这三百坛仙人酿,是两年多前从长安运过来的,一直藏在这里。由于老爷有吩咐在前,我们就没扔了,哦,对了。老爷,为何这酒要放这么久”

徐清白了一眼倪百老头,不过他也知道,倪百老头的疑惑是有原因的。在唐朝,酒是原浆酒,这种酒不能久放,久放则泛酸。而徐清的蒸馏酒则不同了,后世谁都知道,酒当得越久越香。

这一香起来,最关键的一个变化就是它更值钱了

徐清家里有钱,徐清个人却尚在一个饿不死、冻不着的尴尬状态,每月三十文零花钱,都还差点被取消了。就这样,三十文钱还有三天两头检查一下,少了一文也要交代清楚。

于是看着这三百坛酒,徐清就乐了,这得换多少钱

他问倪百,现在这仙人酿,市价几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