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写道,白丁入城一文钱,牲畜另交一文。徐清此时穿的是平民服饰,也就交了三文钱,反正也不多。下午进城的人不多,兵丁也很清闲。徐清从兜里排出摸出十文钱,给一个兵丁问道:

“这位大哥,县衙不知在哪里”

“你要怎的”兵丁不动声色收了钱:“县衙就在城里,直走就到了,不过现在大人们都不在哩。”

徐清道了谢,径直去了客栈,他知道古代县令集司法行政多种职能,有的县令为了清闲,一个月只在几天固定的时候坐堂,而且只限于上午,下午处理私事玩乐。如果有人不按时辰去诉讼,先打五十棍,因为告状三分罪。

虽然徐清是来领军功赏的,还是一个八品散官,他也不想在私人时间去打扰人家。况且初到洛南,需要打听一下情况,也好决定要不要送礼啊,送多少啊,哪些人得罪不得啊之类的问题。

夕阳欲颓,徐清和客栈掌柜在咕噜咕噜说话,老板姓邹,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店里没多少人,也就和徐清凑了一桌当然饭前还得徐清出。邹掌柜是本地人,几杯酒下来,对洛南如数家珍般对徐清一一道来。

洛南县地处黄河流域,一条洛水从北部穿过,开发时间较早。世居境内的“本地人”约有一半左右,其余则因兵燹灾患,时增、时减。

洛南县因为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战乱多,隋末以来困苦不已。

秦时,洛南属内史地南境。西汉元鼎四年,置上洛县,治所设在商县,属弘农郡。直到开皇三年,废拒阳郡,改拒阳县为洛南县,隶属商州。武德二年,洛南县属上洛郡商州,关内道,说起来还算京郊。

只是徐清从进城到现在却一点也感受不到繁华的气息,丝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穷困,看来战乱的影响颇大啊。

徐清打听了一下县衙的事,邹掌柜眉飞色舞十分骄傲道:

“这洛南县令可是我的本家,论起辈分来我还是他堂叔哩”

“失敬失敬”徐清适时的配合一下,奉承两句。

“只是这邹县令年纪却比我大许多,是开国的时候推举的乡望,当了这一任也就下了”

原来如此,唐朝开国的时候,为了填补官吏空缺,使用汉朝时候的推举法任了一些地方官,后来开科取士才替下去。

徐清知道,这县令年纪大了,不求无功,只求无过,反正当了这一任也就拍屁股走了。幸好县内没什么强豪大族,诉讼也不多,老县令也就不愿意多去操心什么经济建设了。

这徐清就放心了,他心里想到:这种人最好,嘿嘿,送一点点小礼也就打发了,还好说话,自己当个恶霸县令也不 会太过被限制,啧啧啧,皇上还真是体贴啊,给了我这么个好地方。

徐清又与掌柜说了许多话才算完了,以掌柜的话来看,洛南县里没有什么仗势欺人的纨绔,徐清想这不对啊,不符合穿越的套路啊,说好的一个个少爷呢,怎么不送过来打脸

第二天,徐清带了一匹布,穿上官服,骑着驴到了县衙。也许是这身官服的原因,县衙办事效率特别快,门子倒得茶还没凉,县令就迎了出来。虽然徐清只是八品,好歹也是皇帝亲封的,别人不由得会高看一眼。

“徐清老弟,你终于来啦”两鬓满霜的老头子笑眯眯说道,这就是邹县令了。

“下官有礼了”徐清忙起来见了礼,又和主簿,县丞等佐贰官见了礼。

“啧啧,徐老弟真是年少有为啊,看面向不到二十吧”邹县令引这徐清想内堂走去。

“哪敢哪敢,不过时运来了,一个雕虫小技入了圣听”徐清也客客气气。

“徐老弟啊,早些天,上面下了文书,说徐老弟入籍敝县,还赏了田地宅子。”邹县令缓缓说道:“老哥不敢怠慢,忙派了吏员丈量土地,又买了一所宅子,我还自己掏钱修理了一番”说完,邹县令已有所指。

徐清心里呸了一声,老狐狸,那公家的钱做自己的人情,更可恨的是这句话明显示意徐清要拿点东西出来了徐清也不能装傻,只能拿出一块金子,还是他抄寨所得,随身放着,满身肉痛而又一脸感激的递给邹县令。

邹县令眼睛由小变大,这可金子啊,银子虽然能兑换到金子,可一般人兑换了那些干什么普通百姓终生见不到银子的有,稍微富裕一些的终生见不到金子的也有,邹县令倒不是这么没见识,只是好歹一块金子,还是没人送给他过。先是大义凌然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继而又是一副就算折煞老夫也不能驳了徐清面子的样子,满是不愿的收下了金块。徐清虽然心里恶心,但是脸上不露声色,配合这邹县令的演出。

一番互捧互吹之后,邹县令心满意足的让户房主簿带他去清点土地。比起土地,徐清倒是比较关心他的两个没见面的仆从,像后世撕快递之前的心情。

徐清接了在客栈徐琪,又把板车套上,倒是客栈掌柜吓了一跳,他不想徐清居然是个官,没敢要徐清的房钱,还提了几尾干鱼送了徐清。徐清摇摇头,却没拒绝,心里感慨官与民隔着一层天啊。

户房主簿把一个类似户口本东西给了徐清,上面写着徐清的田亩住宅。又是示意了好久,徐清才看出来他眼里那邀功请赏的意思,又给了一两多银子。

人情世故,对于还是大学生的徐清来说,经验不多,他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多学多看。户房主簿收了钱,借口公务繁忙,没和徐清出城,叫了一个脚夫领着徐清二人出城。

又是一阵翻山越岭,害的徐琪大骂徐清是骗子,因为昨天徐清对她说了以后再也不用赶路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对,徐清刚想剽诗来着,感觉到景色不对啊,黄突突的山,没有一点绿意,虽是晚秋也不该如此啊。

正当徐清满是疑惑的时候,脚夫转过一个土包山,一条小路出现在徐清眼里,顺着脚夫所指看过去,都是荒凉不已的田地,远处几幢破草屋聚集在一起,甚至七倒八歪的,有的连门都没有,只有一块乌黑破布遮着。徐清傻眼了,这是让我来当逍遥地主的,还是支援山区扶贫扶困的啊

第十四章 我的房,我的婢女

第十四章我的房,我的婢女求收藏,求评论,打赏也可以啦

徐庄,和一片盐碱地隔了一座小山,现在有七户人,四十五口人,其中有十几个孩子,都是隋末躲避兵乱从外面迁过来的,十多年下来不饥不饱就在这里扎根下来了,周围种了一百多亩耕地。

前些天一纸令下来,他们的地就被朝廷送给了一个叫徐清的官人,以后的租子不交给朝廷,都算徐清的。

徐清从小路走近庄子,从脚夫的话里听出来这么一些信息,打了赏,

又问道:“我的宅子在哪里不会是那些茅草屋吧,啧啧啧,那可得冤死我了。”

“嘿嘿嘿,大官人说笑了,您是贵人呢,怎么能和我们泥腿子一样住。”脚夫笑的朴实无华,他接着绕过庄子,又走了一里多路,一所古朴的宅院映入眼帘,大门上还有徐府两个端庄的大字,不知谁人所提,一条人高的土砖围墙,里面露出来的,青砖灰瓦整整洁洁。

“以前有个富人得了好运,于是听过风水,在这里捐了一座小庙,前几年还有个老和尚,没什么香火,老和尚也没能传下衣钵,于是就荒废了。”

“县太爷叫人把这里的佛像恭奉出去了,又休整了几天,就成了一座新宅子”徐清又赏了几个钱给脚夫,脚夫恭恭敬敬告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