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玩票人生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明白了,王文远的脑子急速转了起来,人家给咱生产是为了功名,不是为了利,而咱是为了利,既然咱得到了利,那就必须把人家往高里台。

一瞬间王文远心里有了主意,影帝模式开启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王文远呼的一下站了起来,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一把拿起来旁边的酒瓶子,咚咚咚,给盛水的杯子里倒满了酒,呼一下子把杯子举了起来。

然后再众人吃惊的目光中,大义凛然的道:“张厂长说的太好了,说的我是热血沸腾,咱们为什么能够打败鬼子的侵略,咱们为什么能让老美败走高丽,凭的就是咱们心中的满腔热血,凭的就是咱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凭的就是咱们不惧困难,有困难咱们要,没有困难,咱们制造困难也要”

在座的人,脸并没有如王文远所期待的那样激动,反而略微都有些不自在。

为么,因为王文远最后说的那话太操蛋了,啥叫有困难要,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你特么的这不是揭咱老底吗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文远略微有些疑惑,不过他好歹也是个有急智的人,略微一琢磨就明白了这些人为么尴尬了,这是被揭老底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现在不是揭短,现在是直接揭老底了,怎么能叫他们高兴起来

于是王文远又开口了:“张厂长,几位叔叔伯伯,对于你们的帮助,文远心里感动不已,你们是我们全国劳动人民的榜样,你们是最有担当的人”

“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解决困难越多的人,越善于解决困难,胜任力往往是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为了更快的提升胜任力,有时候还要主动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困难,越是困难时期,越是个人进步或企业成长的时期”

“为了橡胶厂的成长,为了橡胶厂人的胜任力,你们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齐州县机械厂全体职工学习的,在这里,我谨代表齐州县机械厂全职职工,向张厂长以及诸位叔叔伯伯,表示真挚的感谢,是你们让我们认清了自己,是你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呼啦一下子,包间里的人都站了起来,纷纷对着王文远举起了酒杯,哎呀,你看人家小王,说的多好啊,对,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是为了橡胶厂的成长,为了橡胶厂人的胜任力,我们才去创造困难的

张连顺这还没开始喝酒的,这脸已经红了,心也醉了,说的太好了,太好了,有困难要,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下午就让人拉横幅,把这横幅挂满全厂。

“王老弟,啥也不说了,全在酒里,看老哥我的表现”

张连顺对着王文远一举杯,咚咚咚,三两口就把满满的一杯白酒喝进了肚子里。

其他人一看张连顺干了,也都纷纷跟着咚咚咚干了,王文远心里那叫一个乐啊,这事儿成了,八成到最后,这价格还能再降不少,发财了。

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晚,一直到所有的人都喝趴下了,王文远才带着陈正平和蔡静离开了橡胶厂。

这一天发生的事儿,对蔡静有很大的冲击力,这一路,蔡静基本没说过话,全程都在发呆,而陈正平则是隐隐有些心痛,起初他没看出什么,可在酒桌看了一下午,事情的真相就被他看出来了。

对于陈正平这种性格正直的老一辈技术人才来说,他们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弄虚作假。

对王文远和那个什么张副厂长的这番做派,他心里是非常的厌恶的,但是为了机械厂能够活过来,为了机械厂那数百职工,不在为了生活而苦恼,他忍了下来,所以陈正平这一路也没有说话。

陈正平的这番样子,是一丝不落被王文远看到了眼里,王文远明白这位老爷子心中所想,明白他为什么不痛快,不过王文远没有急着开口解释什么,因为这会儿不适合去解释。

回到旅馆的时候,赵德柱还没回来,王文远也没问,回到房间洗漱了一番后,便把陆保国叫到了自己房间里,安排陆保国去买写吃的回来,虽然陈正平和蔡静都没喝酒,可也没吃多少,再说了,那房间里酒气熏天的,想吃也吃不下。

晚十点多的时候,赵德柱等人回来了,一回来赵德柱就钻进了王文远的房间里。

虽然赵德柱喝了不少酒,可这会儿他脑子还是很清醒的,王文远并没有着急着问他什么,而是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水,让他先喝一杯茶,缓一缓再说。

赵德柱没有王文远那种沉稳,这会儿他心里正兴奋的很,稍微喝了几口茶水,便急急的开口了。

“老板,事儿成了,白天我们先去了办事处,不过还是跟昨天一样,被人轰出来了,这结果我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也没在意,转头我就叫着李哥和周德宁去了附近的供销社,买了两条好烟,留了一条整的,拆了一条,然后就又去了办事处,一进门我就四处散烟,一包一包的散,这次就没轰我们了,很顺利的见着那位沈领导了,我把烟送去后,我也没多说,就说想晚请他吃个饭,他也没多说啥,就同意了”

说到这里,赵德柱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道:“晚喝酒的时候,我就按照老板你教我的那一套说了,加到12个点的时候,他就同意了,说可以给咱们提供铝合金,不过他说为了防止面查,不走他们公司,走别的公司”

听到这里王文远点了点头,那位沈领导这么办很正常,后世里为了规避一些规则,他王文远也经常这么干,这么干是没毛病,但是合同必须得签好了。

想到这里,王文远便问道:“那你说签合同的事儿了没”

赵德柱一边喝茶水一边道:“说了,当初老板您给我们培训的时候,就跟我们说过合同最重要,我怎么可能不说,我说了后,这位沈领导就同意了,不过他说甲方不能写他们公司,也不能写他个人,要写供货方的那个公司”

听完赵德柱的话,王文远这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赵德柱见王文远眉头紧皱,以为自己哪里出了错,便小心翼翼的问道:“老板有问题”

拧眉思考了好久,王文远才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可能是我想多了,行了,这事儿就这么着吧,你就先留下来,务必把事儿办好了,签合同的时候认真看看,别被人坑了,若是你觉得处理不好,我就安排个律师过来帮你”

第250章 机械厂的翻身仗为了功劳,拼了

转过天来,王文远又带人去了橡胶厂,这次见到了党委书记兼厂长的孙潮生,一番交谈之后,确定了合同,山地自行车的车胎是8元每套,这个每套的含义是单轮的内外两个胎,一辆自行车王文远所需要付出的就是16元外加运费。

仿赛车的自行车车胎,说是技术上更加困难,其价格却比山地自行车的车胎便宜,6元每套。

公主自行车的车胎就更便宜了,4元每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和白送没区别了

为了功劳,为了升官,这帮人也是真的拼了,签合同的时候,不仅签署了供货和购买合同,还另外签署了一份日期标注为86年1月份的协议研究合同。

这份合同的日期之所以是86年,是因为这帮家伙要向上级领导表达,他们是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攻克了无数的难关,才能够生产这达到国际水平的自行车特种胎的。

王文远看完这份补充的协议合同的时候,差点哭了都,你说你们都特么的都能造特大型工程机械所是用的轮胎了,一个破自行车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