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888

分节阅读 8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了防止人心浮动,规定巡河军的待遇与禁军相同,依上等禁军发俸。

八月二十六,以六宅使、恩州刺史赵珣为行营都部署司参赞军事,以王学斋为主管都部署司公事。徐平正式以行营都部署视事,召见众将。

都部署司在皇城内东安门附近,是官府收买来的民房,晏殊时曾略作收拾,格局显得比较杂乱。这是临时性的衙门,与徐平以前的陇右都护府类似。皇帝回京时,行营都部署司自然取消。严格讲,赵祯不是亲征,这个衙门就不负责对外作战。

在官厅见过了从河东路和河北路前线赶过来的诸将,因为官厅地方逼仄,徐平请他们到院子里落座。饮一杯茶,聊几句话,一会进皇宫去面君。行营都部署名义上是为皇帝服务的,真正的主帅是皇帝本人,礼仪上所有将领都要进宫领命。

新任擒戎军副都指挥使,与高大搭档的杜杞,喝了一碗茶,见徐平走过来,道:“相公,军中拣汰士卒,俱到磁州和洺州会齐。河东路到此,不下数百里路,极是麻烦,兼且虚耗粮食。这些拣汰下来的人,多是老弱不堪,或是奸滑之辈,不如发配州县,就近安置得好,省无数力气。这几个月军中事务繁多,哪里有暇安排他们。”

徐平道:“军中只要列出名籍,进行编伍,自有沿路地方安排护送。自交到地方之日起,这些人便与军中无关,不耗你们的精力。”

见杜杞的表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徐平道:“伟长,你初入军中,对很多事务看不习惯,此人之常情。我说与你听,此次改的是军制,万不要把制度推到人的身上,对拣汰下来的将校士卒另眼相看。不然,就是给以后反对改制的人立靶子,会有反复。”

制度是制度,人是人,旧制度下的人,同样是旧制度下的受害者。哪怕这些被淘汰的人实际上是从旧制度中得利的,如各级统兵官,也同样是受害者。他们受环境影响,只能适应旧的制度,新制度下无立足之地,失去了生计,这是他们的不幸。朝廷改军制改的是制度,对于这些淘汰下来的人,应该一视同仁,进行教育改造,让他们适应新生活。

把制度和人区分开来,这个弯非常不容易转过来,这是事实。在改军制的过程中,新上任的军官,对被淘汰的军官往往瞧不起,有的甚至处处刁难。

徐平一直强调,包括下公文立制度,尽最大努力杜绝这些现象。杜杞刚转武职,初到军中,思想没转变过来,对这种做法看不顺眼很正常。那些被淘汰的军官,很多都犯有贪赃、渎职等罪行,在改军制时全部既往不咎,被宽大处理了。从枢密院的角并来讲,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有人被淘汰,就有人被留用。贪赃、渎职等职务犯罪,是旧的制度下的普遍现象,如果追究淘汰的人,那些被留用的人要不要追究此事就无法收场。

把制度改革庸俗化为对人的斗争,确实可以雷厉风行,取得高效率,但也会产生无数错误,埋下无数隐患。终有一天,这些错误和隐患会爆发出来,造成新的伤害,甚至让改革逆转,让大业功败垂成。权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便就是这个道理,得到了后处,也就埋下了隐患。隐患不去除,随时会爆发,去除则要花上大得多的精力。

徐平前世阶级斗争是典型的例子,土地革命本来是制度革命,农民被解放,同时伴随着的应该是地主的教育改造。对地主的镇压,是地主这个阶级中罪人的镇压,而不是镇压这个阶级中的人。所以土改审判地主,审判的是地主的罪行,而不是他们通过收租雇佣剥削农民。把制度改革庸俗化为对人的打倒,简单粗暴,必然会犯错误,一定会有本来无罪却被错误镇压的地主。如果不是工业化的到来,这种改革是一定会出现反复的。

改革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精心安排,要有耐心。简单化、庸俗化,把制度变革搞成人对人的斗争,改革必然不能彻底,必然会有反复。甚至一个不甚,就会由于自己的失误,让旧制度卷土重来,最终让事业功亏一篑。

徐平对禁军的改制如此郑重,谨小慎微,便是由于这个原因。宁可现在付出的精力多一点,把困难估计得足一点,

第89章 借口还不好找

社会性的人,总是有两重身份。一是作为个体的人,一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这两种属性不总是重合在一起的,有时候是相矛盾的。换句话,人性一方面是个体的生物特性,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对这两种属性的认识,几乎贯穿一切政治问题。这上面一个不慎,就会犯政治错误。当政治中再没有神,没有天命,人性认识就是政治的根本。

今天时间紧迫,徐平没有时间跟杜杞详细讲解,只好暂时先提一句。等到过几天有了时间,徐平要召集众将,向他们把禁军改制的事情讲清楚。

千万不要把淘汰出禁军的将校士卒当作罪人,更不要把他们当作废物,他们只是不适应新的制度而已。不改制,这其中说不定还有不少优秀的军官。这些离开禁军的人,中书必须配合枢密院妥善进行安置,这是禁军改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喝过了茶,徐平带众将入宫,面见赵祯。

到靖方殿行礼如仪,赞礼官带着外地来的将领上前,一一拜见。直过了近一个时辰才完毕,赵祯吩咐中下级将领出宫,各自回营。派中使带了御酒,前去慰劳。

等中下低将领离去,才由徐平与几位高级将领一起,正式奏报接下来的作战安排。

提举忠佐司的王凯和李璋与赵珣一起,挂起了最近绘制的河北路地图,站在一边。王凯和李璋是赵祯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赵珣则是徐平都部署司的人,两个部门通过王学斋联系起来。战事是由徐平的都部署司指挥,赵祯作为名义主帅密切参与,而不再跟真宗皇帝一样,到了前线关起门来,对战事不闻不问。

有了忠佐司这个实际上的司令衙门,赵祯才真正有了对战事指挥参与的能力,以前的枢密院实际上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在此之前皇帝指挥战争,是临时征召能臣宿将,进行咨询,而后通过枢密院发布命令。那种指挥体系既能力有限,也不顺畅,有太大不稳定性。

赵珣叉手行礼,上前对着地图,道:“今冬对契丹战事,都部署司如此布置。西北丰胜路,以云内州为中心,从阴山脚下到振武县,现驻有平塞、横塞、宁朔、清朔四军。其中刘兼济之清朔军,原定移驻兰州,现决定候战事结束来年再走。这四军严守驻地,不要有任何异动,以免引起契丹疑虑,以为本朝要沿边境全线开战。”

王凯转身向赵祯叉手,补充道:“陛下,丰胜路此四军,是用以威胁契丹西京大同兵力,使其不敢投入河北路战事。山后契丹兵不动,则河东路禁军可以东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