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863

分节阅读 8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平两世为人,除了类宗教的文明,还没有见过哪个世俗政权能够不查治乱和不得民心建立合法性。政权不查治乱,社会会自己查,最终治世越来越少,小乱变成大乱。

不同的文明,会出现不同的一些合法性的假象。比如他前世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碎片中拣出来的平等、民主、自由、法制等等,便被一些人奉为圭臬,以为有了这些,政权的合法性就坚不可摧。实际上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大潮一来,便消失无踪。至于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和君主立宪制,是更下一个层次的,合法更加脆弱。共和制和联邦制就再下一个层次,基本不会为政权提供合法性来源。这些制度,只是从文明碎片中捡出来的内容,结合各国实际,生发出来的政治结构而已。

把手段当作天然真理,最终是不会从国家发展成文明的。要么最后发展成宗教,要么就是面临不断地兴亡更替,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

社会主义曾经以民主为为核心建立自己的合法性来源,资本主义以自由为核心建立合法性来源,最终的结果是苏联崩溃,民主的大旗自然而然地交到了敌对阵营中去。

中国的文明,合法性的核心则是天下为公。公平、公正、公道、公开、公示、公信等等,这些跟公有关的词汇,便是文明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但最根本的,政权合法性是来自于治乱循环,来自于政权能不能得民心。天下为公,只是约束治乱,得民心采取的手段。

徐平不厌其烦地向郭谘解释着得民心的重要性,让他到地方一定要站稳立场,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认真监督方田均税政策的执行。还告诉他,不管是兼并之家,还是自耕小农或者为人雇佣者,一样都是天下之民。对他们要从制度上示之以公,不可以有偏向。

政权没有道德倾向,既不会偏向势力人家,也不会偏向贫苦百姓。正是没有偏向,才能够向天下示之以公,建立起天下整体的道德。政权今天偏向穷人,得利的觉得这个政权拿自己当自己人,明天他变富了,又会怎么想最终还是让天下离心离德。所以政权只要保证凭着个人努力,能够改变社会地位就可以了,不要在政策执行中偏穷人或者富人。

势力人家掌握着社会大部分资源,处于优势地位。为了小乱不至变成大乱,治乱循环平稳过渡,要对平苦百姓有偏。这个偏是在制度的制定上,而不是在制度的执行上。

郭谘很固执,他的思想里就是做事要认真,道德上当官要知民间疾苦,要为社会上的贫苦百姓说话。这当然是正确的,徐平也同样有这种想法。但是,政权不是个人展示自己道德的地方,更加不是修行的地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个人的事,修行是自己修行。穿上了公服,个人的想法要先放到一边,按照政治的道理来行事。

徐平说得口干舌燥,郭谘听得满头大汗。一直讲了半个多时辰,徐平才算把他给说服了。到了地方要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监督,百姓里面不要再分势力人家和平苦人家,要一碗水端平,这才是朝廷示给天下的公。

郭谘心里默念这几句话,强行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边,按照政治的道理来做事。

徐平出了一口气,看了看身边,其余宰执早已经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

喝了一口水,徐平对郭谘道:“你到京东的程限可还宽裕能否留京一日”

郭谘拱手:“计算程限,一日两日还能留得。不知相公有何吩咐”

徐平笑着小声道:“明日是小女盼盼纳吉之期,你与我相识十数年,盼盼也是看着长大的。她这一个大日子,若是有时间,希望还是过来看一看。”

明天盼盼就正式跟苏颂定亲了,六礼中最关键的步聚,纳吉、纳成、请期,全部都在一天完成。收了聘礼,具了文书,盼盼就是苏颂的妻子,只剩下到时候亲迎。用徐平前世的话说,明天两人就扯证了,法律上结成夫妻,定下那个亲迎的日子就是婚礼的时间。

郭谘回京匆忙,徐平没来得及向他发帖子,只好在这个时候邀请。从在中牟田庄,徐平便跟郭谘相识,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最老的朋友之一,这种大事怎么可能少了他。

不知不觉间,徐平也要嫁女儿了。从当初的懵懂少年,到今天为人父,做宰相,他走过了自怀的人生路。以后的日子,他也要为儿女操心,看着他们成长。

今天只有一更,见谅。

第44章 嫁女瞻前顾后

六礼始于周,成于秦汉,记于礼记。自汉后天下动荡,实际六礼不存。到唐朝再次确定男女合婚要六礼,并作为法律在唐律中规定下来。

宋朝没有自己的律,名义上用的还是唐律,只是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司法解释。有的律条废掉了,有的改变了,就是宋刑统。唐律中规定的六礼,在宋朝除了皇室严格遵循,民间大多简化,就连徐平这个宰相也不按六礼一步一步来。

这是徐平一直的主张,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礼,要引导民间形成合适的。而不要泥古不化,强把古礼推行于当世。强推古礼不但不会教化风俗,还会引起民间反感。

开封城里,古时候传下来的六礼,实际早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四个步骤。先说媒,再换帖。男方帖中写明年龄生辰、三代官品、详列家中产业,女方回帖则列明嫁妆。这不但是经济上双方求门当户对,也是如果后来关系破裂,官府据以分割财产的凭证。这个年代离婚是合法的,甚至感情破裂也可以作为和离的理由,改嫁稀松平常。夫妻离婚,就有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的问题,官府分割财产的依据,就是换的帖子。男方的资产归男方,女方的嫁妆归女方,离婚各自拿着自己的一份,再去找自己的良配。

正是因为如此,嫁妆对女方在以后家庭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盼盼是长女,小时候徐平亏欠了她,嫁妆格外丰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自不必说,还有银行存款,还有徐家在京城和乡下的产业,甚至徐平特意在洛阳城里又买了一处宅子,作为盼盼嫁妆的一部分。

林素娘心疼这个女儿,准备的嫁妆已经相当丰厚,有些吓人了。列帖子时还怕徐平不同意,没想到徐平又在上面加了一长串,连分给盼盼多少匹马都详细列明。

盼盼带到夫家的嫁妆,已经远超过了苏家的所有家产,苏颂以后在家中的地位,只怕要被盼盼压一辈子。男主外,女主内,徐平当然要给女儿主内的底气。

帖子中还要列明主婚的人。现在徐平权势声望正盛,苏绅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请了八大王赵元俨的幼子赵允初主婚。允初是徐正的知己,两人都是一样的不匣务官,但却风雨无阻上朝,永不迟到,永不早退。徐正偶尔还请假,赵允初是连假都不请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