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786

分节阅读 7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徐平在想什么。突然,他发现在那个巨大的墨团旁边,纸润湿了几个斑点,却没有墨色。

抬头看着徐平,谭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第一次,他见到徐平流泪。十几年间,谭虎随在徐平身边,不知经过了多少大风大浪,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都没有见到徐平皱眉头为难过。然而今天,他却见到徐都护抄着出师表哭了。

最近的这些日日夜夜,徐平都不敢一个人面对黑暗,他的身边一定要亮着灯,一定要有人陪伴。如果身边没有人,案上一定要有处理不完的公文,如果没有,他会发疯。

人最感到无助的,是你明知道自己在害怕,却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如今的徐平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一战灭党项全部精锐,现在的元昊在他眼里随手可灭。无论是前方的战事,还是自己未来的仕途,徐平都已经扫除了一切障碍,未来一片光明。

然而最近,他就是感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这种恐惧感来得莫名,却又挥之不去,他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自己在害怕什么。

怕自己手握重兵,位高权重,会引起赵祯猜忌,来个兔死狗烹徐平的历史一般,但也知道历史上的宋仁宗不是这样的人,他再看不顺眼,最多也是扔到外地州军闲置。更不要说两人多年接触下来,徐平对赵祯的为人还是有信心的,不可能有那样的事情。

还是自己升迁太速,引起别人嫉妒,甚至李迪和吕夷简这些老臣打压自己这种可能徐平根本就不屑一顾。别说李迪和吕夷简不会打压自己,就是打压,大不了双方斗法,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就是自己输了又如何当年被贬到邕州,还是过得悠哉游哉。

就是找不到自己心里害怕的理由,才让徐平愈加恐惧。直到今天夜里,他在半梦半想之间,突然灵光一现,前生后世的一些经历和知识聚在一起,才终于想通了。

徐平不是个怕死的人,如果只是一死,不至于让他这样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真正让徐平坐卧不安的,是历史上那个一百多年后,手抄这篇出师表的人的结局。

死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死的时候,还要搭上自己多少年为之奋斗的事业,搭上自己的理想,搭上自己的亲人,或许还要搭上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这就让徐平不寒而栗了。

前世从小到大,关于岳飞的故事徐平浮光掠影看了不少。好像知道得挺多,但要真让他把岳飞之死说个所以然出来,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在前世,徐平知道“莫须有”,知道岳飞是被大汉奸秦桧害死的。但是又有人说,其实秦桧不是主谋,真正的主谋是宋高宗赵构。不管是秦桧还是换个人做宰相,有赵构坚决要岳飞死,他都要死。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因为他是大将,手握重兵,威胁到皇位了啊。这样的大将不弄死,皇帝还能够做得安稳吗好像还有什么牵扯到建储的事。当然也有人说,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时代,文臣不容许武将爬到自己头上,文官把岳飞害死了。

但是今天,徐平自己做到了一方主帅,手握重兵,再把前世那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组织起来,就完全不是一种想法了。为什么这些日子徐平会恐惧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从前世带来的岳飞的故事。一个上溯一千年,下追一千年,无人可比的优秀将领,一心一意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浴血奋战,却落了个悲惨结局的故事。

前些日子徐平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因为他还没有想清楚岳飞是为什么死的。

或许程度不同,但岳飞当年在做的事情,徐平也正在做着。陇右军跟大宋的所有军队都不同,他们对朝廷忠心,跟百姓关系和睦,对敌作战勇敢。敢战,能战,善战,他们自组建以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所到之处,百姓焚香以迎,与其他军队完全不同。

现在的皇帝不是赵构可比,朝中没有秦桧那样的大奸臣,本朝的实力足够强大,面对的敌人远不如那个时候的敌人可怕。但岳飞当年面临的危机,徐平正在一步一步靠近。

徐平不知道,前方有没有一个风波亭在等着自己,自己会不会提前成为另一个岳飞。

第253章 亮剑

历史上的岳飞之冤,在宋朝不明不白。孝宗当政之后立即为岳飞平反,但却没有追究秦桧,也没有追究他的那一大群帮凶。作为战绩最突出的中兴大将,平反之后又过了十几年才追赠岳飞“武穆”,再过几十年才追封鄂王,南宋将亡,才改谥“忠武”。而其他的几位中兴大将,大多可是活着的时候就封王了。

如果说孝宗有一个孝字,子不言父过,只为岳飞平反说得过去,那么后边的皇帝,再这样遮遮掩掩就说不过去了。岳飞之冤,只推给一两个人,只怕是讲不通的。

徐平不知道当时具体是个什么形势,每个人是个什么立场,什么想法,他也没有能力去推测那些人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当他自己处在类似位置,只要把前世那些浮光掠影、零零碎碎的印象拼凑起来就够了。

岳飞被杀之前,先是被解了兵权。这不是针对岳飞一个人,而是针对几位统兵大将一起进行的。诸大将解兵权,入西府为枢密副使,这是沿自宋徽宗时候的做法。但是到岳飞被杀的时候,真正完全解除兵权的大将,却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人。而巧合的是,最先要杀的就是韩世忠,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改成了岳飞。

韩世忠和岳飞有什么共同点手下的部队战力最强,两人战功最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立场。韩世忠和岳飞,是当时统兵大将里最坚定的主战派,反对议和。那么是不是赞成议和的官员就没有事了呢显然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