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703

分节阅读 7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从关中到党项,大家只是约略知道有那么几条道路,但这几条道路能过多少大军,补给运送困不困难,枢密院并不是非常清楚。

现在对照着徐平送来的地图,便就一目了然。

要从东线进攻党项,出发基地实际上不是关中,而是河东路。关中与党项隔着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山川破碎,道路极为难行。即使有黄河的支流洛水、清水能够利用,也只到横山地区,而翻过横山,接上的水道是无定河。如此便就不如直接从无定河下游逆流而上,利用河东路的水道,比从关中出发近便得多。更重要的是,沿无定河进攻党项,只能够经略夏州一带,与党项腹地兴庆府还隔着大漠,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党项南下,可以利用河套和横山蕃部,大宋却没有这样的便利。从山川地理上看,把对党项的军事重心放在鄜延和麟府两路,就是采取守势。

真正以关中作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道路,只能是泾原路的葫芦川谷道。由葫芦川入黄河,直逼党项的腹心之地,战略重心转到这里,就意味道宋军由守转攻。

为了防备宋军从葫芦川谷道进攻,党项在谷道两侧设了两个监军司。西侧是柔狼山北天都山附近的西寿监军司,东侧是韦州的静塞监军司。这两个监军司都有便道进入葫芦川谷道中,宋军从这里进攻,就有可能被这两个监军司截断后路。其中又以西寿监军司威胁最大,从天都寨出发可以直接插到镇戎军附近,甚至可以绕过镇戎军,直下秦州和渭州。

消灭了禹藏花麻,秦凤路的兵锋直指兰州和会州,便就绕到了西寿监军司的侧后。如果打掉了西寿监军司,则宋军以关中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路线便就打通,双方攻守易势。

同时,兰州北边一二百里便就是卓罗和南监军司,这是守住河西之地的门户,同时控制河湟地区的蕃部。打掉了这里,便就断掉了党项一臂。

吕夷简指着地图道:“徐平上奏,秦凤路现在兵力不足,无力进占兰州和会州。三都川一战之后,桑怿所部宣威军已经进占秦汉榆中城,打开兰州门户。刘兼济所部进占了会川城,以后可以沿祖励川南下,进攻会州。兰州一下,威胁河西之地,会州一下,可以直逼党项西寿监军司。兰、会两州俱处黄河岸边,连成一体,我们与党项就攻守易势了。”

千言万语都不如一幅地图简单明了,赵祯和几位宰执虽然不晓军事,从地图上看也一目了然。转过年来,宋朝和党项必然把军事重心转到西线,全力争夺和兰州和葫芦川谷道的控制权。谁能够控制住这两地,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第92章 可以招兵

赵祯沉吟一会,道:“秦凤路兵力不足,但若是从其他几路抽调,又怕出意外”

李迪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地图,听了赵祯的话摇了摇头:“其他路调不得徐平的奏章也一再说,今年党项必然向东边鄜延和麟府两路大举用兵,也正是要向那两路用兵,才造成党项西部空虚,被秦凤路抓住了空档。战事集中于泾原和秦凤两路,再怎么说是来年的事情,今年防党项进犯,还是在鄜延和麟府两路。”

从兴庆府到横山地区,中间要过大漠,对党项来说这样的调动也不是易事。此时党项的主力实际上已经集中到东线,只是还没有大举进犯而已。元昊急需速战速决,在东线打一场胜仗,对宋朝造成压力,然后来看挥兵向西,全力争夺葫芦川谷道周边要地。

赵祯点头,想了想又道:“不错,鄜延和麟府路的兵调不得,难道要再调京城禁军”

吕夷简道:“京城禁军已经抽调大半,不好再调了。再者说,沿边除了秦凤路外,其他几种都说京城禁军不能战,花费又大,让地方驻泊禁军不满。补充秦凤路的兵力,还是另行招募吧,现在朝廷钱粮充足,再招一二十万人,还支持得住。”

听到招兵,赵祯就觉得有些肝颤。党项一乱,这一年间军队规模快速膨胀,真宗天禧年间天下禁军不足四十五万,其中三衙直属禁军三十八万。而到了现在,天下禁军加起来已经过了六十万,三衙直属的禁军则不足三十万了,大量的兵力调到了西北。再招上一二十万,就直奔着百万禁军的规模去了,这个数字实在有些吓人。

李迪道:“陕西沿边四路兵马,计二十二万人。鄜延、泾原两路各七万,环庆五万,秦凤路原有员额不足三万,徐平整训部伍,直隶禁军的也只有三万五千余人。如果下年战事转到秦凤和泾原两路,则秦凤路必须增加兵力,最少也要比照泾原路,到七八万人。重新招募也好,现在三司钱粮足以支撑,用两三年的时间打败党项,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与党项开战,契丹虎视眈眈,也必须向河北和河东两路增兵。现在禁军的大部分,其实还是在防备契丹,偏偏那里是不能动的。京城禁军已经调出大半,确实无法再调。

形势摆在这里,赵祯也没有办法,道:“最近一两年招兵不少,再行招募,只怕北方几路也没有那么多闲散人员。而且沿边几路的青壮,即使不隶军籍,也为乡兵弓箭手”

吕夷简明白赵祯的意思,传统的几处兵源地都位于边地,从那里招人,实际上就是变相削弱了当地的防守能力。现在这种时候,应当非常谨慎才可以。

见李迪不说话,吕夷简道:“陛下,徐平提出来从川蜀招军。那里人口密集,地方又富足,招上一二十万人当不致于引起地方人力稀缺。”

一直不说话的晏殊摇了摇头:“蜀地的人孱弱不堪战,如何能招入军中”

“人都是一般的人,怎么就有哪个地方的人不堪战之说只要按着兵样招人,身材中式的才招入军中,又有河北和陕西的兵有什么不同”

李迪道:“枢相,话不是这么说。本朝招兵向来是用河北、河东和陕西沿边三路,少一些的是京东和京西路,川峡四路和江南各路都极少禁军。那里的人不但身材瘦弱,而且不习兵戈,入军中只怕也是凑数而已,徒费钱粮。”

吕夷简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曹克明带蜀兵入陇,徐平验过尚可。从川蜀招兵,也是秦凤路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自己打仗,应不是信口开河。”

北宋的地盘虽然不小,实际上兵源非常狭窄,主要是沿边三路。禁军世兵世将,也跟这招兵政策有关。沿边三路本来人口就不多,又有大量的人力招入军中,直接就造成这几路人口增长缓慢。徐平要从川蜀招兵,不但是那里离陇右近,招兵方便,也有意借此打破传统的招兵格局。只从沿边三路招兵,军中关系盘根错节,想改革阻力太大。

各地人口的身材差异自然是有,但以此来限制兵源地,就不过是借口而已。从五代时起,中原政权的军队主力就是从后唐的沙陀政权脱胎出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文化。其他地区兵源不适合入禁军,与其说是身体原因,不如说是与这种独特的军队文化有隔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