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67

分节阅读 6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蕃兵的主体同样是步兵,一共约有三万多人,是秦州以前的主要军事力量。

蕃兵能战,那仅是对防守而言,一旦要向外打,什么结果可就难说了。边将帅臣们信誓旦旦地要求朝廷扩大军队中驻泊禁军和蕃兵的比例,并尽量招当地人,像夏竦还列出了一二三四五各种理由,都是基于防守作战,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出去。

徐平要开拓,就不能按照那些人的想法来。特别是要改变周边蕃落的政治制度,对他们移风易俗,蕃兵的震慑力是靠不住的,搞得不好,反戈一击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军事上徐平最迫切要做的,一是扩大禁军的比例,再一个对蕃兵进行整合,实现正规化。只有完成了军事准备,大的政治变革才会开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也同样要为政治动作保驾护航,没有军事威慑,徐平想出再好的政策,在周边蕃落头人的眼里也只是个笑话。

那一天种世衡问得对,培训质子的营地并不是临时性的,不但会延续下去,还会大大地扩大规模。利用这些营地,培训出合格的种子,与帅府对蕃落的政治改革一起撒到周边的蕃羌族账里去。这是徐平一定要做的事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阻挡这一进程的都会被碾碎,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而保障这一切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

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徐平的手按到了小陇山两侧两条河谷的交汇住,那里就是关山草原。秦州的军事力量,即将在那里接受一次检验。

自到秦州,徐平完全按兵不动,对周边蕃落一切都按旧制,没有任何动作。相反其他几路,特别是鄜延路的范雍,却鼓动手下的将校,不断侵犯蚕食周边的蕃落,弄得那里人心惶惶。在徐平眼里,不是不可以开拓,设沿边经略,就是要做这种事的。但是对外开拓必须有明确的政治路线,必须有强大的军事保障,不能跟小孩子打架一样,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没有章法。你这里没有章法,就会被敌人抓住破绽,惹出大祸来。

在这按兵不动的日子里,徐平做了三件事。一是了解了周围蕃落的地理人情,并尽最大可能绘制了详细的地图,找出了所有可能的行军路线,所有可能发生大战的战场。禁军是客军,地理不熟,先把这个劣势弥补了。二是对属下禁军的整训。除了蕃兵不动,所有的禁军,不管是京城来的禁军,还是这里的驻泊禁军,全部都重新整编、集训,并补入相应的僚佐官员,确保帅府对他们的完全掌控。第三就是以秦州的质子为对象进行实验,探寻对蕃落变夷为夏的合适政策,以及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做法。

现在,这三件事都初步有了眉目,徐平就等一个变化的节点。这个节点不难找,便就是刘涣和鲁芳等人从青唐出使归来,带回河湟蕃情的时候。

那时,徐平将在关山草原举行一次禁军的演习,正式启动河湟的经略行动。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徐平要收回的,首先就是这河湟数十州。

第27章 牧草换豆

到了六月,雨水就多了起来。秦州周围山川破碎,东边南边的大山草木葱翠,但西边北边却是漫天黄土,暴雨一来,裹挟泥沙的洪流不知就从什么地方流了出来。这个季节周边对地理不熟的外来人相当危险,就连鲁芳带的桥道厢军也停止了四周的地形勘测,仅在成纪、陇城和清水几个县城周围活动。

手里钱物人力不缺,种世衡提出修筑秦州外城,扩大城池规模,被徐平否决了。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整修周边的道路,在关键的地方架设桥梁,在土地平旷的地方建立引水灌溉设施,把秦州周围建设成为向西开拓的粮草供应基地。建造城池是防守,徐平现在不需要在秦州防守,要建城也要向西建。以现在秦州掌握的军事力量,周围蕃落没有太大威胁。

蕃羌族账聚集起多少万甚至数十万军队是当不得真的,数万人里可能连一千披甲的战兵都没有,行军作战没有纪律,顺风时呼啦啦一拥而上,战事不利便跑得漫山遍野都是。

单纯军事实力,现在秦凤路足够了,更多的兵不是为了对付蕃羌,而是对准党项的。

这一日暴雨倾盆,徐平和王拱辰站在屋檐下看雨,商量着今年的收成。

一切草创,需要的人手也还没有到齐,营田务今年就是圈地,大致整修一下田地的基础设施,粮食种植还谈不上。种在地里的,几乎全是苜蓿和高粱。苜蓿用来养马、驴、骡等役畜,高粱则用来养牛和羊,同时用来酿酒。

秦州牲畜不缺,但以前汉人很少圈养,需要了便就向周边的蕃落购买,还算方便。朝廷从秦州买马,最大的花费不是买马的本钱,而是从秦州赶到京城的花费。到京城每匹马的路费就达数十贯,再加上路途的损耗,比起来买马的钱反而不值一提。

或许是徐平的执念,他认为买马是靠不住的,太过于不稳定,要想获得可靠的战马来源,还是要靠朝廷自己养马。秦州周边适合养马的地方不少,主要在西边小陇山的缓坡和山顶高地,还有南侧的秦岭余脉,天然草场众多。不过那些多是夏季牧场,还缺一处用来繁育马匹的低地牧场,徐平还没有决定设在哪里。

看着飘泼大雨倾泻到地上,徐平对王拱辰道:“今年营田务在秦州周边括地不少,特别是占了不少蕃落的地,有没有引起他们的不安”

王拱辰笑着摇头:“有什么不安的我们大把的钱撒出去,茶绢可是花费不少。蕃羌重财轻土,对土地不甚看重,只要给他们财物,他们欢天喜地就把田土献来了。”

“蕃羌族人也要吃喝拉撒,没了田土,他们以何为生没有节制,终究会惹出祸来。”

王拱辰道:“蕃人多是游牧,逐水草而居,这里的地没了,他们换个地方放牧就是。虽然也有人学着汉人种田,但过于粗放,大多还是靠放牧牛羊。不过,这些蕃人卖地卖得爽利,却不怎么重信守诺,帅府要留意一些。”

徐平奇怪地问道:“怎么个不重信守诺法按照旧的法例,蕃人不许与汉人交易,天圣年间才松驰了一些,也只允许在城里买卖,而且必须有牙人作保。他们就是想反悔,也无处找交易的人,难道还能去找牙人的麻烦当秦州不敢打他们板子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