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42

分节阅读 6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制,这样做勉强还可以,现在徐平对经济进行了极大的变革,唐律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现实了。重修法典是极大的政治动作,而且代表了朝廷的政治态度,徐平现在的地位是不可能做到的。折衷的办法,还是用编敕的形式来确立新法。至于彻底建立新的法律体系,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宋朝初年并没有专门的编敕机构,最早都是由大理寺负责,后来往往临时差官。到了天圣七年,才开始设“详定编敕所”,命宰相吕夷简和枢密副使夏竦提举管勾。那之后,编敕所便就成了专门整理敕令的机构,相当于大宋的立法机关。至于各个衙门和地方州县编敕,除特殊情况都是由本衙门的官员进行,朝廷再专门差官看详删定。

三司的诏敕,自然是由徐平带本衙门的官员整理,不过他这次特意提出来,显然是超出了平常编敕的范围。简单地说,新的各种经济措施需要用成文法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再满足于一诏一敕的解释,而是要形成系统的法令。这样做,就超出了三司的职权,所以徐平才会专门上奏,最好是有如同编敕所一样的专门立法衙门进行。

赵祯自然是知道徐平的意思,也认同有必要这样做。不过自天圣七年颁行天下天圣令,到现在刚好九年,稍微嫌早了一些。编敕有期,一般十年,太密了容易让官民产生混乱。赵祯的意思是,如果不是那么急切,三司可以再等上一两年,跟全国性的编敕合并到一起。那时有提举官,有删定官,有看详官,做起来方便而且从容。

徐平却知道等不得了,变法变法,法不变还怎么改革本来正常的程序,是应该先变法令,再推行改革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便就是如此。徐平因为所进行的改革措施基本与原先的法令没有大的冲突,是用一事一令的方式推行下去,正经说起来算是偷跑。到了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弊端开始显现出来,这样下去不行了。比如上次的从京师银行骗贷事件,如果没有后来的各种违法事件,单单骗贷很难处罚,便就是法律已经不能跟现实相适就了。至于公司之间的各种经济矛盾,更加让现有的法律体系捉襟见肘。很多经济矛盾,地方官都不知道该依据什么法条判案。

这种现实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徐平提了出来,不由议论纷纷。

针对经济事务进行编敕是势在必行,不过法令改到什么程度,要遵循什么原则,很难形成一致意见。除三司之外的官员,多是倾向于对法令不要大动,特别是天圣令编成不易,已经颁行天下,最好是能纳入到那里面去。而三司官员受徐平影响,也更多地接触具体钱粮事务,知道原有的法律框架很难适应,多倾向于抛弃原有体系。把原先所有关于经济的法条单独摘出来,重新编修删并,形成一部专门的经济法规。这样做,就对原有的法律体系形成了冲击,经济法规独立,那其他的法规要不要独立唐律还要不要用

一时争执不下,最后赵祯道:“此事非小,急切间难下决断,当从长计议。”

李迪道:“陛下所言即是。依臣之见,不如仿天圣年间旧例,设详定三司敕令所,差宰执大臣管勾提举,先提出建议。到底该如何定夺,候详定所上章之后再论。”

赵祯点头同意:“便如此,先设详定三司敕令所,可由陈执中和韩亿提举,三司徐平以下官员看详,共同议事。”

第314章 话不投机

兴庆府城中最繁华的一处酒楼内,张元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新官服,对早已坐在桌前的厉中坛、童大郎和病尉迟三人道:“兄弟这身新衣服,可还看得”

童大郎淡淡地道:“沐猴而冠,再好的衣服,看着也是别扭。”

张源在主位上坐下,对其余人道:“哎,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一眨眼几十年一辈子就过去了,多想无益荣华富贵,天下间谁人不想要虽然这只是蛮人的官,但到底是官吗”

童大郎冷笑:“童某生来孤寒,一个人独自长大,也无人教导,什么仁义礼智信,遵纪守法之类全然不知晓。不过,童某还要面皮,我一个汉人,给蛮人做奴做仆,死了也没脸到地底下见列祖列宗世间事皆可做,汉奸却是做不得”

张元皮笑肉不笑地道:“你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到地底下找得到祖宗吗”

“这一世无父无母,就指望着到了地底认祖归宗了。”童大郎拍着自己的脸,“坑蒙拐骗,杀人越祸,童某什么事都做了,就只剩下一张面皮了若是丢了,再无脸见人”

张元转头问病尉迟:“凌兄弟呢说起来当年在洛阳城里,你也是数得着的好汉子,现如今就只跟在童大身后,人前话也不多说一句,怎么对得起你当年的兄弟”

“我这一条命都是童大哥赏来的,水里火里,就只是童大哥一句话。张秀才要去做大事搏富贵,就只管去,我和童大哥江湖上走惯的人,做不来那些。”

几个月的接触,大家都知道病尉迟一切惟童大郎马首是瞻,听了病尉迟的话,张元并不意外。又转头对童大郎说道:“你们都是在宋境内犯下了案子,卷了钱财来党项,我知道你们用度不缺,天天好酒好肉逍遥。任我怎么说,就是不动心。不过,童大,你可听说过一句话破门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张某不才,在党项现在说话总比一个令尹有用”

童大郎面色冷淡,抬起手来晃了晃,淡淡地道:“童某身无长物,就生得一身力气,一副虎胆。这双手也劫过财,也杀过人,也放过火,让我过了这两年快活日子,已经是足够了灭门的令尹洒家没听说过,只听说过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坐在张元一边的吴昊见童大郎软硬不吃,还出言威胁自己两人,再也按捺不住,手掌在桌子上重重一按,厉声喝道:“童大,我们好言相劝,你不要给脸不要脸在兴庆府,只要我们兄弟一声令下,难不成你还能杀得过千军万马”

童大郎看着吴昊冷笑一声:“杀不杀不得过,要打过了才知道。不过,取你们两个的项上人头,那是一定不废吹灰之力”

吴昊大怒,猛地就要站起来,被张元伸手按住。

紧盯着童大郎,过了一会,张元突然展颜一笑:“亲不亲,故乡人,在党项我们终归是外人,想不到一块去没有关系,这三分情面终归是要留下。人各有志,童大既然不愿随我们一起给党项做官,便由他去就是。――童大,今天该说的我们都说了,什么时候你想通了,还可以随时还找我们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异国他乡的日子不好过的。”

童大郎随便拱了拱手:“再是不好过,童某也还是应付得来。”

不再理童大郎,张元转头问一边只顾喝酒的厉中坛:“厉先生,童大在宋境的时候,杀人越货,劫财放火,说一句无恶不作也不为过。但如今到了党项,却要做起好人来了,只可惜,大宋的君臣是不会知道在这里还有一位忠臣孝子的,白费他的心思。你我二人都是读书之人,不敢说学富五车,但比那些尸位素餐的书呆子又差到那里只可恨宋廷有眼无珠,我们这些人物就只能次次落第,只会做两篇俗诗烂文的酸腐就高登皇榜这样的事情公平不公平一无是处的人物就在朝中做官,真正的英雄就流落荒野,这朝廷还有什么意思在宋朝的时候我们被人瞧不起,在党项就能做人上人,厉先生觉得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