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552

分节阅读 5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剑,多发货币获利,但造成通货膨胀,以前发放出去的贷款也同时贬值了,等于自残。不到经济崩溃,万不得已,银行会自行克制不超发货币。

对银行来说,要想正常地运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是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商品经济中的资本才是优质的贷款对象。通过贷款和存款的利差,银行从商品经济的循环中切下一块蛋糕来,同时对资金进行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配置。

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纸币就只能是权宜之计,随时可能被其他形式所代替。事实上是当历史上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很快就代替了纸币的大额货币功能。

京西路的钱庄要转变成银行,要走到发行纸币的那一条路,就必须与商品化生产的棉花产业链紧密结合,配合公司制的推行,从这条商品经济的链条中吸出利差的血来。只有这血肉的滋养,才能最终发展起来,茁壮成长。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管是纸币,还是银行,都只能是早产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昙花一现。

纸币和银行,最重要的是有商品经济这个根基,至于做为准备金的贵金属,不管是金银还是铜,都不是必需的。只要政权的权威在,官方信用就可以代替贵金属。

大一统的中国有巨大的内部市场,足以完成经济循环,并不需要依赖国外贸易,等价交换物的贵金属也就不是必需。这是统一的中国与小国林立的欧洲最根本的不同,这一不同决定了两者必然不会走同样的道路。

徐平不知道该怎么做是正确的,只能一点一点在实践中摸索。但他知道照着历史上欧洲的路走一定是错误的,两者的先天条件有天壤之别,注定了道路不同。

转了好大一会,王拱辰才又回到徐平身边,不死心地问道:“三司真兑不了河南府的飞票他们可是管着天下钱粮,这么点钱就兑不了陈龙图岂不过太过没用”

徐平道:“怎么能这么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年三司的钱其实都有去处,突然出现这么大一个窟窿,陈昭誉又能从哪里变出钱来”

王拱辰小声嘀咕:“若你在三司,必然是有办法的”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自己在三司肯定会有办法,但也不会轻松就是。

又转了转,王拱辰终究不死心,问徐平:“三司若是兑不出钱来,你就准备用这些纸张当钱发下来纸终究是做不了钱的,我怎么跟属下交待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年初一股劲头去开荒种地,到了收棉花的时候都还在兴头上,结果棉花卖出去了就换纸回来”

“你不要闹,我若是发纸币给你们,就必然是真的钱,能够买出东西来的说到底什么是钱其藏曰泉,其流曰布,能够像金银一样存起来不怕变少,能够流布天下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不管是纸做的还是铜做的,就都是钱”

王拱辰努了努嘴,虽然不说话了,但明显看出来不开心。

其藏曰泉,其流曰布,换成徐平前世的话说,就是既可以做为贮存手段,又可以做为流通手段,再加上一个明显的价值尺度,就是货币的其本职能了,其实古人看得很清楚。

第147章 称提之术

公吏带人把车上的彩棉搬了下来,徐平吩咐道:“你们按照以前的吩咐,每一种都要一样一样地试,不要乌七八糟什么都弄到一起,最后看不出是个什么样子。”

公吏应诺,带着人去准备了。

做试验是项技术活,从一开始要达到什么目的,怎么安排,怎么处理结果,最终得出什么结论,没有进行过相关培训的人是很难做好的。

从决定设立钱庄那时候起,徐平便就设了这处小工场,专门制作京西路需要的各种票据。票据所用的纸,全部都是由这里自己制造,同时进行各种纸张的试验。将来如果发行纸币要用什么纸,徐平希望通过这里的试验有一个答案。

这一年的时间,从这个年代交子之类常用的楮纸,即用楮树皮制的纸,到用桑树皮和麻布麻杆,甚至渔网之类,几乎试了个遍。至于常用的如宣纸竹纸,那就更不用说了。最终徐平发现最好的纸币用纸原料是棉花,特别是附着在棉籽上那些最短的棉纤维,造出来的纸既结实耐用,又利于印刷,而且还适合于处理各种防伪印记。

这就是徐平为什么让王拱辰专门留意彩色棉花的原因,如果能用彩色棉花制出相应的纸张来,将来就可以作为纸币的专用纸。零九小說網仅此一项,就大大提高了制造伪币的成本。

从纸币产生的那一天起,比如益州的交子,便就出现了假币。不过是交子使用范围有限,在一个比较小的区间容易控制,并没有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

纸币基本上不会因为伪币而崩溃,伪币只是加大了纸币系统的成本而已。只要纸币的信用不崩,伪币就只是癣疥之疾。不过对于纸币发行者来说,总是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冲抵掉伪币带来的发行和使用成本,从而得到最大的收益。

这一点对于徐平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推出纸币,结果因为伪币泛滥搞到官方没有什么收益,甚至是负收益,那纸币的前景便就蒙上了一层阴影。正是因为如此,虽然知道防伪并不是纸币发行的关键点,徐平还是倾注了巨大的精力。

看着公吏带人离去,王拱辰好奇地道:“都漕怎么想起用棉花制纸来”

“试出来的呗我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用什么制纸最好只好一样一样试。这一年来,常用的不常用的制纸原料这里都试过了,还是棉花最好。”

王拱辰看看那硕大的棉包,总觉得变成结实的纸张很神奇,又问一句:“只用棉花”

徐平看着王拱辰,笑着摇了摇头:“君贶,这话你可不用问,要担嫌疑的”

王拱辰立即明白过来,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搞不好这整个小工场里就没有几个人知道配方。不过心里不痛快,嘴上不服:“我只是随便问问,谁想知道这些我只问都漕,今年三司如果不拨铜钱下来,营田务的债务怎么办我手下成千上万人,可是要靠着这钱吃饭呢让他们不开心,我还怎么让大家干活”

“钱是一定不会少的,你也不用急在这一时。盐铁副使王博文刚到西京城,说是要去祭拜皇陵,我看多半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到底如何,还是看他回京之后的消息。”

王拱辰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问徐平:“都漕,你说王副使回到京城去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真能够变出那么多铜钱来我觉得还是有些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