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537

分节阅读 5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车队会给这古老的王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运来的棉花跟以前的货物不同,不会放进仓库里,也不会卖掉,而是会变成洛河岸边新场务里的原料,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

王尧臣虽然也早接到了营田务的公文,但车队的规模还是让他措手不及,急急忙忙地调集府县公吏,以及自己掌握的厢军维持秩序。

谭虎带人驱散人群,清理出一块空地,让徐平和杨告带着转运使的官吏站到前面。

看着从长夏门进来的车队,蜿蜒如龙,一眼根本望不到头,杨告张大了嘴巴,对徐平说道:“营田务的王君贶这是把所有的棉花一次运来了细水第流,总能这样心急”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怎么可能现在汝、唐、蔡三州的地里棉花还多着呢,因为缺少人手采收,王君贶正从荆湖和淮西路招募人手,同时从附近州军调集厢军。这才只不过是个开头而已,离着棉花大规模上市还有些日子。”

“若这只是开头,那得要多少车来运”

“按公文里说,第一次来的不过是一千辆左右而已,哪里算多。我们今年新制的车子卖出去的,少说也有两三万辆了。好几个州府的车子都被营田务招募了去,要是到了最盛的时候,这样的车队只怕会络绎不绝。现在是第一次,大家看个新鲜,到时候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我们拼了命的修路制车,为的不就是这个时候”

需要用车运棉花的主要是两个地段,一是从汝州到河南府,再一个是经垭口从方城到叶县。其他地段主要还是依赖水运,山南边靠白河、泌水,山北边则是走汝水,这个年代水运便利而且成本低廉。徐平把纺织中心放在洛阳,也是因为这里临洛河,水运方便。

棉花采收之后虽然经过了轧制、打包,依然需要庞大的运力。仅仅是这两段百里左右的陆路,就消耗了今年洛阳新场务制的大部分车子,而且还要一两个月日夜不停。

偌大的棉包,一辆车也就能运一千斤,这第一次运过来的,不过十万斤左右。而按棉花亩产百斤,一百万亩就是一亿斤,这真的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开头而已。这还只是算的皮棉,若是把将来制作棉衣的籽棉算进去,又多出来几千万斤。

这是随着徐平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新棉种,不是这个年代的原始棉花可比,亩产百斤还是可以达到的。如果精耕细作,更高的产量也不是不可能。

营田务今年仅仅靠着棉花,就有过千万贯的收入。若是再加上籽棉和棉籽油这些副产品,王拱辰可是露了大脸。不仅仅是政绩,他实际上还掌握了能够影响半壁江山市场行情的粮和油,京西路周边的各路,后边会知道这些粮油投放到市场上影响会多么巨大。

第117章 意外之喜

连续几个时辰,唐老儿的嘴巴就没有合上,在酒楼外面转来转去,见到人就拉着打招呼。从祖上三代问到儿孙嫁娶,比官员的告身上写得还详细。

唐家的酒楼前,挤满了运棉花进京的赶车人,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位子,手里捧着个大碗,蹲在地上,另一只手不时端起小酒碗来喝一口。

这几个月来唐老儿不断招揽进京运货的赶车人,这时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这次来的大车绝大数的赶车人从来没来过洛阳,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那几个唐老儿的熟客带着,他们还是选择了这里。一是这里的酒肉合适,而对面的酒楼只看门前彩楼下坐着的花枝招展的女妓,就知道不是做穷人生意的。

龙门镇一半的生意人也聚集到这里来,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喝酒吃肉的客人,一边紧紧盯着唐老儿,一刻都不敢让他在自己的眼里消失。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唐家酒楼哪里能够备得下这么多酒菜今天这些赶车人吃的喝的,都是唐老儿满镇去赊来的,客人走了才会清账。数额如此之大,赊肉菜给唐老儿的人家也不放心,主人都亲自过来看着,生怕出一点意外。

唐老儿在人群里转来转去,不住地对吃饭的客人笑着点头:“吃好喝好,以后常来”

最早在唐老儿这里用过酒肉的汉子笑道:“主人家今天好买卖”

“好,好你们也好买卖啊我听说自今以后要连着运一两个月不停歇”

汉子把手里空了的碗交给走过来的小厮,抹了抹嘴道:“是啊,老丈你是不知道,现在汝州的汝河码头那里,棉花堆得跟山一样,这次才运了多少听说营田务那里还在招集人手,要日夜不停歇地向这里运呢我听官家的人说,最少要运到冬天”

“啊呀,怎么会这么多”唐老儿张大了嘴巴,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棉花,得织出多少布来做多少衣裳卖到哪里去啊”

汉子听了就笑:“我大宋三百州军,数不清的人,哪里还愁卖不出去”

杜二站在自家酒楼的窗前,看着对面酒楼门前热热闹闹,面色阴沉。这世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专门做穷鬼的生意还能招揽这么多人自家酒楼再热闹,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就是那些赶车的人吃得少,聚沙成塔,加起来就很可观了啊今天龙门镇的菜和肉几乎都被唐老儿买了去,以前见了杜二点头哈腰的那些小贩,今天都扬起头来,不知道有多神气,让杜二憋了一肚子的火。那些势力小人,等到唐老儿那里没客人了才让他们知道厉害以前这些人可是苦苦求杜二酒楼他们家的菜。

没毛虫不知道躲到了哪里,杜二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人,想来就是心烦。

杜二是惦记着没毛虫手里的那一车铜钱,可是好大一笔钱财。至于没毛虫如果被抓会不会把自己供出来,杜二倒不是特别地在意。说来说去,跟没毛虫商量的时候并没有第三个人在场,单靠他一个人的口供,很难定自己的罪。

这种大案,河南府审了之后肯定还要提刑司来覆勘,京城里的御史台派人下来也有可能,审案的判案的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都会倾向于谨慎。而且杜二是多年在衙门里混过的人,里面的门道比没毛虫清楚多了,人头也熟,到时做成没毛虫乱攀扯就好了。

现在最要紧的,是眼看着棉花这样一桩大生意,自己没有在里面分一杯羹实在不甘心。

正在这时,酒楼里的主管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对杜二道:“员外,外面唱曲的翠云说是有事要找员外,要不要叫她进来”

杜二没好气地道:“她一个唱曲的,有什么要紧事找我干什么”

“听她说是前些日子映鹃跟她借了一根金钗,说是戴两天就还的,结果再没有见到映鹃的影子。今天好像是看到了一眼,想让员外去说一声,找映鹃帮她把金钗要回来。”

听到这话,杜二猛地转过身来,紧紧盯着主管:“她说是看到映鹃了”

主管被杜二看得心慌,低声道:“回员外,她说是看到了,只是没有追上。”

“叫她上来”杜二看着主管走出房门,脸阴沉得好似要滴出水来。盯着门口看了好一会,突然一笑。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想着没毛虫,这就得到他的消息了。

过了不大一会,一个十几岁的年少女子走了进来,对杜二行礼:“见过员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