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474

分节阅读 4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初升,月华似水,后衙里亮如白昼。卢革吩咐歌舞上来,几个小娘子在那里调琴弄琵琶,吚吚呀呀唱个不停。

陈尧佐看得直皱眉头,对卢革道:“我一个老人家,你叫一群小娘子上来,唱得什么又听不清楚,有什么意思徐龙图虽然少年,不过新娶一房小妾,近日圣上正因为女色的事情烦恼,正戒着这些呢,快快撤了去”

卢革领诺,让人把那群歌舞的官妓打发走,又叫了一个倡优上来。

一个一身短打精明伶俐的艺人,颔下一缕山羊须,一看就是个戏谑人物,到了席前拱手道:“相公,诸位官人,小的最近学人习了写字,甚得章法。乘今夜月明,便就写个字给官人们看,让人知道我们虽是贱流,也是知书的。”

陈尧佐点头:“若是写得好时,我这里有赏”

那人得了令,就在上铺开一张斗大的纸,手里拿了一枝巨笔,把那纸涂得满满黑漆漆一团。然后站起身来,左看右看,摇头晃脑,极是得意。最后不知从哪里摸了一枝粉笔出来,在那黑漆漆一团上点了四个点。

把粉笔一丢,这人到席前交令:“相公书艺天下闻名,是公认的大家,看小的这字如何”

陈尧佐站起身来,伸着脖子却看不清楚,从袍子里取了个小盒出来,打开取出老花眼镜戴上,对徐平道:“三司里的铺子买的,诸般都好,就是贵了些”

说完,戴着眼镜看地上的纸,还是没看出什么字来,问那老儿:“这是什么字”

那老儿拱手答道:“禀相公,这是个田字,小的新学的堆墨书”

听了这话,众人哄堂大笑。陈侥佐连连摆手:“你费了许多墨,还要什么赏赐快快下去以后记着,堆墨书不是乱用墨,不要出去乱说”

那老儿嘻嘻哈哈,拱手退下去了。

陈尧佐自创堆墨书,书法上算是自成一家。只是因为就他一家,常被拿来取笑。以前在中书的时候,石中立也曾经说学他的堆墨书,结果也是跟他开玩笑,让他好生失望。

闹过一阵,酒到半酣,歌舞杂戏全都退下,阿尧佐吩咐取了新鲜水果来下酒。

指着一篮红石榴,陈尧佐对徐平道:“这是河阴石榴,为一地名产,甚是甜脆。龙图曾在河阴县待过不少日子,可惜当时不是季节,错过了这美味。”

徐平知道要说正事了,拿了一个石榴起来,笑着道:“既是土产,年年都有,什么时候吃不是一样多谢相公有心,了了我这桩心事。”

慢慢剥开石榴,陈尧佐问徐平:“这次龙图任京西路漕宪,不知何事为先”

徐平想了想,答道:“说起了河阴县,那便就知道我几个月前曾经探查过引洛入汴的河道。这次到京西路来,自然只等秋后,便就动工开渠。”

陈尧佐抚着胡须,抬起头道:“若说是治河开渠,京西路何人可用”

“治理河道,相公天下第一,满朝文武哪个比得上不过,相公年事已高,秋后开渠不只劳顿,更加风寒,如何敢劳相公”

陈尧佐摇了摇头:“如果是其他事情也就罢了,但是在我的家门口开渠,我若是不过去看着,只怕深夜难以入睡。龙图虽然少年,但为国家立了不少功勋。老夫听闻,除了破交趾之外,你最擅长的一是钱粮,二是修路,开沟治水”

陈尧佐在地方的政绩不少,最擅长的是两项,一是治水,再是修路。尤其是治水在好几个地方都做出成绩来,其首创的“下薪实土法”已经成了此时最常用的修堤办法。

引洛入汴的水道并不经过郑州的境内,所以上前探查河道的时候徐平与陈尧佐并没有接触。这次到京西路出任转运使,第一件工作就是把这条河渠开出来,不但是消除汴河沙患,也是为了开通洛阳漕路,使到京城的水路运输不再经过黄河,可以四季通航。

依徐平的规划,这次开河并没有郑州的工作,就连人员也是以清河厢军为主,沿途几州的民夫能少用就少用。自己掌一路钱粮,一到地方便就弄得鸡飞狗跳,对以后的工作和名声非常不好。没想到陈侥佐盯上了这件事情,主动提了出来。

朝廷里,陈侥佐的依靠是吕夷简,但陈尧佐的资历比吕夷简更加雄厚,两人更多是合作的关系,而不能算是吕夷简一党。虽然已经七十二岁,但陈尧佐自恃身体强壮,对仅仅做过参知政事心有不甘,还想着宰相的位子。要显示自己老当益壮,自然是最好有具体的事情做,现在摆在眼前的就是引洛入汴水利工程。

徐平说的没错,说起水利工程,现在满朝文武,谁敢跟陈侥佐比较

陈省华三子,长子陈尧叟和三子陈尧咨都是状元,只有二子陈尧佐是进士。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陈抟,告诉他三子皆当将相,惟中子贵且寿。陈抟这人反正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他的话很多人都很在意。陈尧佐也是一样,自己应当是兄弟三人里最贵显的,怎么可能做个参知政事就到头了呢

看着陈尧佐,徐平有些为难。按权限他自然可以奏举陈尧佐去主持修河的事,但这样一个七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人家,做这事合适吗更何况河道经过的地方,还隔着一个孟州的李迪,那是比陈尧佐资历更深的存在,两人能不能调整好可是难说。

第3章 洞房

看着陈尧佐,徐平沉默了一会,展颜笑道:“我初到京西路,与王雍还没交接差事,现在说这些言之过早。等过些日子,我接了京西路漕司,与提刑司和帅司的人都见过,再招河道沿岸的守臣商议,那时再定如何”

陈尧佐道:“如此自然是好,到时老夫必亲到洛阳议事”

按常规,陈尧佐这种知州不参与一般的民政事务,要商议也是卢革去。不过他自己主动站出来,也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徐平心里是真不愿意这些大人物牵扯到自己的施政当中,不管不行,管了其间的分寸又不好拿捏,一不小心就得罪人。郑州的陈尧佐、孟州的李迪、襄州的张耆,徐平只希望这三人在自己任职京西路的时候,好好享受生活就好,政事都交给通判处置。没想到刚刚一进京西路,陈尧佐就跳了出来,真是让人不省心。

最后,陈尧佐向徐平介绍了郑州的僚佐,以及下面各县的知县,再无大事。

此时明月高升,到处都笼罩在一片银辉当中,如梦似幻。

徐平向陈尧佐告辞,由本州刘都监带着,出了郑州城,回到驿馆里休息。此时还没有正式上任,按规矩徐平要住在驿馆里,当然守不守规矩就看个人了。

回到驿馆,秀秀正在灯下拿着一本书看。见到徐平进来,急忙把书放下,上来帮着除了官袍,口中道:“官人身上酒味好大,是有些醉了吗”

徐平脱下官袍,取了桌上的一杯茶一口喝下,对秀秀道:“你是什么鼻子,我与陈相公主要谈公事,酒根本就没喝几杯,哪里就醉了对了,你刚才看什么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