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395

分节阅读 3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行为不检,插手地方事务。这下好了,他不管地方事务,却惹人命官司到身上来。”

宋绶看了看吕夷简,见他坐在一边闭目不语,便也闭嘴不言。

章得象在政事堂里一向存在感不高,大多又是附和吕夷简,这个时候更加不说话。

王曾想了一会,问吕夷简:“吕相公,此事该如何处置”

吕夷简睁开眼睛,淡淡地道:“人命官司,不可轻忽,自当按国法处置。我们只要安心坐等地方上审理结束,看看情形如何再说吧。”

王曾道:“这案子简单明白,如何审理也不用去管它,但是王沿牵连进去,不能没有个说法。如今徐平和汜水知县上章自劾,总要给个答复。”

“这事情跟他们两人没有关系,哪个能够想到王沿多年为官的人,能够捅出这种篓子只要好言抚慰就是了,不要让他们放在心上。”

王曾听了,再看吕夷简的样子,心里就有了不好的感觉,沉声道:“吕相公,先前王沿上章说引洛入汴绝不可行,水量不足,劳民伤财完全无济于事。而且又说徐平刚愎自用,听不进他的话,一心要把水渠修起来作为自己的政绩。我们已经商量过多次,认为王沿所说为是。徐平太过年轻,锐意进取是好事,但不顾民情,一心想做大事也非国家之福。如今圣上亲政不久,雄心广大,一心要做出几件大事来,我们做臣子的,不能一味附和,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天下动荡。所以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一两年动工,哪怕真地可行,也要再等一等。”

吕夷简还是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道:“王相公说的也有道理。”

“本来有王沿的奏章,回来不管徐平说什么,这事情也就压下去了。但现在出了这件案子,王沿的话就要打折扣,政事堂该如何面对引洛入汴这件事”

“王相公,现在我们在这里凭空说什么都作不得数,还是等徐平和王沿回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再下定论如何”

王曾见吕夷简一直一幅死人脸的表情,心中愈发觉得不安,先前商量好的事,他不会变卦吧以吕夷简的操守,这可真说不好。

现在王沿如何王曾也不关心了,他所担心的由此让徐平占了上风,真地就要开工修渠。自赵祯亲政以来,宰执除了吕夷简全部换过,政事也大规模更张,尤其是徐平管下的那部分三司,着实做出了几件大事。

自太宗后期,特别是到了真宗朝,天下就以修养生息为主。前宰相吕端曾有一句名言:“利不百,不变法。”正是说明了当时朝野上下的想法。

哪怕徐平做的事情全部都是对朝廷有利的,王曾也还是隐隐地担心,他不反对变革,但反对剧烈的变革。三司现在做的事情,如果再加上一件引洛入汴的工程,对天下的影响就太大了。赵祯与徐平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如果真让他们一件一件大事做下去,再事事成功的话,这车到了后面可能就刹不住了。

为政最重要是平稳,执政者更是不能无端生事,这是前几任宰相一直坚持的,把王曾提拔起来的王旦便是榜样。丁谓当政,怂恿真宗皇帝东封西祀,给天下惹出了多少大乱子还是不全靠着王旦老成,把那段时期渡了过去。

王曾入政事堂,一是看不顺眼吕夷简大权独揽,而且私心过重。虽然两人曾经关系亲密无间,都是王旦一手提拔起来应对丁谓的人才,但现在却经常争吵。再一个就是怕赵祯年轻气盛,为了摆脱天圣年间刘太后当政的影响,朝政改变过于剧烈。

这次好不容易与吕夷简达成一致,把徐平的势头暂时压下去,可不能因为这样一件偶然的事情出现反复。而现在看吕夷简的态度,事情真是不好说了。

王曾想不明白,吕夷简怎么态度就忽然变了呢

然而在吕夷简看来,这道理简单明白,理所当然。官场上是因人成事,前边他站在王沿一边,是因为王沿最近突然冒出来,势头正盛,可以借势打压徐平。

徐平在三司借助寇瑊大权独揽,吕夷简哪怕把自己的长子吕公绰派过去主管三司开拆司,还是无法动摇徐平的地位,已经让他不满。最近三司的场务和铺子经营得红红火火,入钱无数,朝中权贵却不能染指,不但是吕夷简自己,很多有钱有势的人都巴不得立即把徐平赶走,吕夷简当然要借王沿来做事。

但现在王沿自己陷入了麻烦当中,先前的那股势头已经没有了。按照以前徐平做事的习惯,王沿说的那些没半点用处,再加上赵祯支持徐平,吕夷简脑抽了才会继续支持王沿。至于朝政要稳定,吕夷简看得可没有王曾眼里那么重。

第75章 僵局

五月底,终于下起雨来。天空中灰蒙蒙的一片,雨丝到处飘洒,放眼望去,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好像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水汽中。

徐平撑着伞,一脚高一脚低地走进了汜水县城,直往县衙走去。

鲁芳带人紧紧跟在后面,到了县衙门口,才出了一口气道:“中原百般都好,就是旱起来几个月不下雨,实在让人难受。这雨一下,感觉舒服多了”

徐平摇摇头,也难为了这帮桥道厢军,基本都是福建路和广南人,自小到大就像是在雨水里泡着一样。到了中原,几个月不下雨是平常事,初来自然百般难受。

张大有得了消息早早迎了出来,把徐平接到后衙,急忙吩咐上热茶。

喝过了茶,身上暖乎乎地舒服了很多,徐平才回自己住处换了衣服。

花厅里,徐平与张大有两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谈着最近的事情。

张大有道:“待制,河道可是已经巡查完毕了”

“不错,该看的都已经看过了,等这场雨停了,便就该回京去交差了。对了,王副使那里现在如何他不是回到县城已经有几天了吗。”

“那天出了事情,王副使当天便就回了县城。第二天知道真出了人命,他也是懊丧无比,天天窝在房里,也不见客。我日常过去拜会,都是过去见了面就走,没什么话说。也不知道他到底怎样想,我也不好多问。”

徐平点点头:“正常,谁摊上这种事情也不会好受。对了,案子已经审结清楚没有这过了也有些日子了,不能一直拖在那里。”

张大有面露苦色:“这案子牵扯到王副使,我一个小小知县如何敢贸然就审他那里又不说话,让我无法措置,只好拖了下来。”

听了这话,徐平便就有些不高兴:“怎么能一直拖在这里王沿怎么说也是有巡查河道的职责在身上,即使他撒手不管,我这里查探清楚了也要一起回京交差。你一直不审,难道他不该来催你不会是想糊里糊涂地拖下去,等到我这里把事情都做完了,与我一起回京城,就这么稀里糊涂蒙混过去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