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386

分节阅读 3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已经在三皇庙里谈好,今天一起过来,只是显得郑重其事。再者这窑口虽然以后归于孟州,但只是代管,真正的主人还是三司,不管合作社还是怎么管理都要三司的同意。徐平刚好在这里,便就当面定下来。

过不了多久,公吏带了五个人过来,两个已经须发斑白,三个中年汉子。

到了屋内,五人向徐平和李参行礼:“小民见过官人。”

徐平看看五人,又看看旁边的李参,沉声问道:“怎么就来了五个人不是说好让所有的窑工一起过来吗”

中间一个须发皆的老人道:“这位公人是让我们的人全都来的,不过大家心里不知道官人招人来干什么,便让小老儿几人过来听候吩咐。”

徐平看了看身边的李参,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什么事情都要推几个人出头,是赏是罚,总之不会全部的人一起涌过来的。除非跟这几个人谈得妥当了,再由他们把大家劝过来。偏偏今天的事情需要向所有的人讲清楚,参不参与全凭自愿,不能再跟以前一样只是下道命令了事。只向这几个人说,那还搞什么合作社

今天的主角是李参,徐平代表的三司,只是确保管下资产不会损失而已。

李参偷偷看了看徐平,清了清嗓子,高声对站在面前的五人道:“原先的窑主童七郎,不但在这里赌博无度,而且藏匿货物,偷逃税算,已经下狱。至于他会受到怎样的刑罚,官府自会禀公直断。这两日清算税款,因为不知道童七郎把这几年赚到的财货转移到了什么地方,但收这几处窑口为官有,充抵他逃掉的税款。”

中间的老者问道:“官家的事,我们这些小民不懂。偷逃税算,也只是窑主童七郎一人所为,跟我们这些小民无关。众兄弟推老朽几人来,就是问官人一句,这窑口收归官有,那我们这些窑工怎么办以后到哪里安身立命”

李参道:“今天叫们过来,就是商量善后的事。坐在这里的是永宁郡侯,如今盐铁司的徐副使。产业没官,向来都是在三司管下,徐副使在这里做个证见,孟州把这几处窑口收了,今后如何,今天与你们商量着定下来。”

“官人说笑,这些事情与我们这些做苦力的小民何干窑口没了入官,只须派个主管来看着,我们以前是怎么做,以后还是怎么做就是。”

这本来就是李参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而且做事的原则也新奇,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自在,听了老者的话,更是有些尴尬。按平常的做法,确实该是如此,把窑场收归官有,就派个家境殷实的主管来,亏了本就由他的家产抵偿。直接交给在这里做工的窑工们自己管,李参的心里实在觉得没有底。

又清了清嗓子,李参沉声道:“这一次,州里不准备向这里派主管了,而是交给你们自己管。如果窑口卖瓷有了利钱,官府与管的人分润,所以才要叫所有人来问。”

李参的话说完,站在那里的五个人面面相觑,不由一起笑了起来。

“官人说的话,小的活了这么大的年岁,实在是闻所未闻。窑场不是主家的,就是官府的,当然是由主管在管,小的们只是出苦力,哪里懂得这些再者说了,有了利钱千好万好,分多分少总是入自己口袋。要是没有利钱,官府那里如何交待莫不成小的们还要去借贷把这钱还上官人,小的们讨生活艰难,不要害我们”

补前天欠更

第59章 分歧

徐平心中暗暗觉得好笑,在钱字上,老百姓多少年来被官府坑得惨了,以至于现在一提起来,第一反应就是要坑自己。皇粮国税,多少年来的规矩,官府最大的恩德无非就是免粮免赋,什么时候还真有好处给小百姓

李参面色不变,对五人道:“你们中有没有识文断字的”

站在边上的一个中年汉子道:“小的年幼时也读过几年书,准备应举赶考的,后来家道是落,只好流落到这里做窑工讨生活。不知官人有什么吩咐”

李参示意随行的公吏拿了一张榜文过来,递给那个中年人:“这上面是官府拟定的这处窑场的条规,你念出来给大家听听,说说你们有什么想法。”

中年人告罪,接了榜文过来,展开一一念了出来。

这条文是徐平和李参商量过的,基本按照合作社的原则来,官府作为窑场的拥有者,李参一再坚持,取利钱的五成,其他分给入社的人户。

不过依徐平估计,刚开始不会有多人入社,在没有明确的利益之前,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观望。这实际上是跟合作社的原则不符的,不能有好处就凑上来,没好处的时候躲得远远的,失去了合作互助的意义。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要做一些妥协,要么就要把这些人逼到活不下去,只有这一条路好走的时候自然就会参与进来。徐平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让心里打着小算盘的人赚点小便宜,不然地话,就会走到另一条路上。

中年人把榜文念完,五个人听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中间的老者才道:“榜文里说的是个什么意思官人要我们自己管窑场那要烧什么瓷,到哪里去卖,哪个知道这怎么管得来吗官人,还是派个主管来才是正经”

徐平插口道:“你们要明白一件事,有人来管着,你们就只是在这里做工,每个月拿点工钱。而如果按榜文上的规矩,除了税款之外,赚到的钱你们跟官府分利,额外多得一些钱。大家都是有家的人,这个账应该算得清楚。”

老者连连摇头:“有利钱自然可以分,那要是赔了钱,官人,又该如何说我们这些人只有一身力气,身无分文,可没有余财赔给官府。”

“赔了钱自然就不分,榜文里说的清楚,官府也不要你们倒找钱。明白没有”

“小老儿虽然年纪大了,还没有耳聋眼花,刚才听得明白,如果窑场里要钱开窑的时候,入社的人可要兑钱进去,这可不是向官府交钱官人,你说是不是”

徐平淡淡地道:“那是说得没钱窑场开不起来的时候,入社的人要向窑场里面投本钱,等到窑场卖瓷有了利钱,优先把这钱就还了。如果窑场开不起来了,不管是什么身份,还凭什么靠着窑场吃饭窑场赚了钱,入社的人要分钱,怎么投钱的时候就一分不向外掏,天下间哪里有这种好事”

老者连连摇头:“话是如此说,到了那个时节,只怕只有大家向窑场里掏钱,而没有向自己家拿钱的事。小老儿活了这么多年,这些关节都是明白的。”

徐平看看李参,对他道:“这个合作社,本来就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官督民办。你们只有五个人,说来说去有什么用李通判,你派人把榜文贴到窑场那里,有愿意进来的只管到这里问我们。三天的时间,过时不候,再想加进来只能等半年后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