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366

分节阅读 3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然要把账算清楚。

进了驿站的院子,王沿伸了个懒腰,不好意思地对徐平道:“徐副使一路辛劳。”

这一路上在马车里坐着舒舒服服,王沿都不想改为骑马了,倒是为首的徐平一路骑着马过来,让王沿还有些过意不去。

徐平看看王沿道:“算不上辛苦,今天只走了三十里路,明天中午到中牟县,晚上歇宿白沙镇,路程比今天晚上多一倍呢,今夜早点休息吧。”

说完,带了刘小乙和几个随从,由驿丞带着去看安排给自己的小院。

王沿看着徐平的背影,心里微微有些不安。今天跟刘沆闹了别扭,等到晚上徐平派回去的人回来,必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郑主管带着喜庆从车厢里钻了出来,迎着吹过来的凉风,深吸了一口气。在车厢里憋了大半天,神经又一直紧绷着,这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路上招呼的陈主管从远处走来,对郑主管道:“驿站里单独的小院都被徐副使带来的人占住了,我们不要歇在里面了,还是去镇上找家干净的店铺住。”

听见这话,郑主管的心腾地就提了起来,一把拉住陈主管拖到一边,小声道:“你这是说什么话我怀里揣着十万贯钱,你让我到镇里去住店”

陈主管仿佛听见郑主管的心正腾腾地撞着胸膛,笑着拍拍郑主管的肩膀:“你这是怕个什么十万贯钱,你怀里揣着的是十万纸券而已这券只能在三司铺子里买东西,临行前把上面的编号都记了起来,别人得手了也花不掉,谁会惦记这样一堆废纸而且,你这纸券上还缺印呢,拿出去都没人要你这样紧张兮兮,那我管着那么多值钱的货物,按你想的还不能活了安心吧,我们这么多人,又是两京驿路上,出了不了事”

“怎么能这样说今年开封府里不太平。”

听了郑主管的话,陈主管连连摇头:“我们这么多人,又有官军押送,什么贼人敢打我们的主意来抢我们,那就如同造反了”

一边说着,陈主管拉着郑主管只管向镇里去。

小厮喜庆在后面看着,急忙抱紧怀里的包袱,快步跟了上去。

徐平进了驿站安排给自己的小院,洗漱罢了,喝了杯茶,信步走到了院子里。

引洛入汴,并不仅仅是用清水代替黄河里的浊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利用这样一条运河,把东西两京用水路直接连通起来。

黄河泥沙太多,河道不定,年年向北翻滚,虽然也通漕,但一年中有小半时间是行不得船的。而且洛阳城也不在黄河岸边,水运相当不便。一旦洛水与汴水连通,漕船就可以由东京汴梁直达西京洛阳,两京彻底连接起来。

陆路虽然方便,运量与成本却远不能与水路相比。徐平想把京东路和京西路与中间的开封府一起形成一个大市场,便就需要这样一条运河。由洛水入汴河,进入开封,再从开封入五丈河,一路进入梁山泊,整个东西水道就彻底贯通了。

正是有这个想法,郭谘一提出导洛入汴,徐平便全力支持。汴河通南北,然后再有一条东西向贯通的运河,便就以开封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水运网络。这样的交通网络对商业的繁荣有重要意义,更是市场扩大的助推器。

刘小乙取了把交椅放在小院里的树下,对徐平道:“郡侯,一路上劳累,便就在树下歇一歇,我去安排晚饭。”

见徐平点头坐下,刘小乙便出了小院,去找驿丞安排饭菜去了。

徐平坐在院里的大梧桐树下,看着天边的太阳,眯着眼睛想心事。挖运河这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只要规划得当,人力不缺,几十里水道一两个月也就挖通了。此去查探河道,一是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再一个也是看沿线的经济情况,地方能够承担多少人力,需要三司补助多少钱粮。现在三司的现钱不缺,这倒不是难事。最棘手的是这一线人户稀少,欠缺人力,这是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的。

黄河沿线自不必说,河水泛滥,再加上修筑河堤劳役繁重,沿线的几个县都是人户极少。按郭谘查看,引水口应该在巩县境内,那里就更加糟糕了,是整个京西路人口最少的一个县,全县只有六七百户,只相当于徐平前世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子。只因为那里靠近皇陵,劳役更重,哪怕就是免税也都阻止不了人户逃亡。

正在徐平想心事的时候,一个随从进来禀报:“副使,刘判官派了两个军将来,并带了骐骥院里借来的马,正在门外求见”

徐平回过神来,直起腰道:“好,让他进来吧。”

不一刻,两个三司军将进了院子,向徐平叉手行礼:“属下见过副使”

徐平的脸色不怎么好,问他们:“今天为何没给王副使及时配齐人手他的职事虽然任命得匆忙,兵案也不至于如此手足无措”

左边的军将犹豫了一下,才道:“禀副使,刘判官一大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马匹,人手也安排了,都是按照常规。不过王副使看了之后不中意,要刘判官重新换人和马匹,这就耽搁了。人手还好说,骐骥院那里却不好说话。”

说完,小心地看着徐平,心中忐忑不安。王沿怎么说也是副使,官职在那里,也不知道徐平会不会听刘沆吩咐的说辞。

第22章 两个小孩

徐平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道:“我知道了,你们过去见王副使,这一个月跟在他的身边。记得要仔细听吩咐,不要误了事情。”

见徐平并没有说什么,两位军将都是松了口气,一起叉手应诺。

看着两位军将走出小院,徐平叹了口气。刘沆做事不会失了分寸,两位军将一说,他就基本信了。再想起今天王沿的神态,那就可以笃定,事情的起因必然是在他身上。

一进三司,就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与其他官员起冲突,而且是在有公务在身急赶着要出城的时候,这让徐平对王沿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当然他与王沿一样都是三司的副使,虽然排名在前,但也不是他的上司,只能是心里警醒,避免误了事情。

出巡不是好差使,为了所谓的不骚扰地方,往往有各种严格限制。最严厉的时候,转运使巡查治下各州,只允许带两名随从,其他全部由地方安排,更不要说他和王沿这种临时差使。除了带出来做事的桥道厢军,实际两人的随从都是两人,徐平把刘小乙带在身边,认真说起来是他自己管吃管住的。

按王沿这个心态,到了地方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这一路过去,虽然说是在中原腹地,可实际上地广人稀,民生凋敝,哪里能有什么好的享受。

陈主管拉着郑主管进了客栈,一路进了一处小院,松了口气道:“好了,这就是我们今晚过夜的地方,外面有厢军把守,周围住的也都是我们的人,你总安心了吧。”

郑主管看看左右,小声问道:“四周院子都是我们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