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353

分节阅读 3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实坐油壁车吧。”

众人只是连连摇头,跟在徐平后边,上了两辆停在路边的油壁车。

徐平一直没有说话,任身边的官员指着过去的四轮马车说来说去。他自己的心里面清楚,那车子做起来费工费料,成本不菲,只是多了一个坐在上面舒服,又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只能做为权贵富豪的玩物,民间推广不开来的。

但凡不那么讲究,一辆牛车才多少钱坐着不过是颠簸了一点,只要讲究实惠的人就不会买那种车子。他让三司做出来卖,还是要收京城富人手里的财富。

京城里的有钱人多,财富在手里都是买地放贷,很少投入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事情上面去,不如让三司用各种奢侈品把他们手里的钱收上来,还有更大的用处。

奢侈品对推动工商业发展的作用并不大,但可以有效的把富人们的钱掏出来,徐平把一些新奇货物摆进三司的铺子,本就是存了这个心思。掏出了富人的钱,再投入到需要的地方,慢慢带动起产业来。

第238章 货运马车

太阳还高高地挂在西天上,路上的行人不多,与以前傍晚来的时候人声鼎沸的场面截然不同。这里是工场区,与闲人众多的京城繁华区迥然不同。

众人从油壁车上下来,看看周围,都些觉得意外。

“噫,那里不是宋子京几人他们怎么也到了这里”

曾公亮指着不远处的几个人,转身对众人道。

徐平看了看说:“应该是王君贶请来的,你们不见他也在那里。”

王拱辰在馆阁待的时间比较长,跟这些人的关系很好,这次回京述职,当然要把大家都叫过来聚一聚。大家在京城住着也是无聊,隔三差五聚会一次便是最大消遣。

那边的人也看见了徐平一行,急忙走来,一一向徐平见礼。

叙礼罢,徐平问王拱辰:“现在天气燥热,你们聚在那里干什么”

王拱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边是新场务里出的马车,我们几个在那里看。因为与在城内看到的载客马车不同,纷纷议论呢。”

“那是运货的马车,当然与载客的马车不同。场务慢慢都开始出货,没有车运东西怎么行再说这车制出来再卖给民间,也是一笔收入,又能方便百姓载货。”

王拱辰道:“就是因为知道是运货的车,我们才在那里议论。你看除了我们平常来这里乘坐的油壁车,外面市面上用的太平车,也都是四个轮子的,怎么这新的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跟四个轮子的车比起来,两个轮子不是拉的货少”

徐平听了,没好气地道:“拉货多少只看车斗大小,跟几个轮子有什么关系”

王拱辰连连摇头:“只是我们还是想不明白,为何这运货的马车不跟载客的马车那样,都用四个轮子,少了两个轮子看起来不是有些寒碜”

徐平看看刚才站在那里的几个人,都是一脸的不理解,心中一动,对众人道:“运货的马车从四个轮子改为两个轮子,自然是有道理的。这样吧,你们若是谁能够把这道理说清楚,今日我便有赏,重赏”

王拱辰一愣:“为什么这又不是公事,怎么还要发赏”

“因为我看准了你们这些人,没一个能够说明白其中的道理。读书写文章,你们就能口若悬河,上自三皇五帝,下到隋唐,随随便便就能数万言。但对于这些事情,却又一窍不通。先贤常讲世间学问,无外乎物理性命,这便是物理,也是学问之一种。我们这些人为官做吏,讲求性命学问,正心修身,使自己不坠邪道。也要讲物理学问,明了世间万物的道理,才能在处理政事时游刃有余,不至于懵懵懂懂一味胡来。你们身在馆阁,正是学习世间道理的时候,今日便考一考你们。”

王拱辰嘻嘻笑道:“不知道副使要奖励我们什么,太轻了只怕没人用心。”

徐平微微一笑:“那你觉得要怎么得赏场务新出的那种四轮马车如何”

徐平话音一落,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重赏可就真是太重了。那新出的车子最少也要二两贯以上,装修得豪华一点,超过一千贯也不算什么。

“副使这话,可是当真”曾公亮看着徐平,小心问道。

徐平看着他笑了笑:“你们可见我说过不当真的话”

徐平开出来的赏格实在是太重,众人都在原地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徐平不是在开玩笑。虽然知道徐平敢这样讲,就一定有所倚仗,还是都聚到了那几辆运货马车旁。

这些车是场务里今天制造完成的,拉出来到道路上试车,到了这里试车的人到旁边的茶铺喝茶,车便停在了路边。

四轮马车轻便灵活,行驶起来稳当不颠簸,人乘坐是非常合适的,但这些特点显然与运货的要求不同。而两轮马车哪怕就是走在平坦的路面上,也是上下颠个不停,载客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对于老人妇嬬,他们都宁可乘坐牛车。

不过两轮马车虽然颠,却利于重载,能够充分发挥马力,也适合长途运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能够把这道理分析明白,徐平相信这些人里没一个人能够做到。

实际上不是真正用过这两种车,实实在在地用这两种车运过货,很多人只怕对两轮车比四轮车运货更有效率都有疑问。而要分析明白,就真地要些专业知识了。

徐平正是想借这个机会,让这些文人才子明白,光死读圣贤书是没用的。实际上孔子本人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从来都是不耻下问,他的徒子徒孙倒是拿起了读书人的架子来。

跟在众人后面来到两辆停着的马车旁,徐平默默站在一边。

两辆车一辆已经把马卸了下来,拴在路边的柳树上饮水,另一辆的马还套在车上。

围着车转了一圈,欧阳修最先开口,到徐平面前,拱手道:“待制,在某看来,其实这车用两个轮子并没有什么玄虚,不过是因为先前民间用的驴车马车都是这般,三司制车的工匠只是按着旧时惯例,做成这个样子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