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后,性子太软,对谁也狠不起来,结果就是宫里没有人怕她。而郭皇后虽然性子硬,却没有太后的权威,也没有手段,说话也没有人理她。

听见门响,石全彬转头看见小黄门时来,问道:“今天怎么时间比平时久”

小黄门道:“阁长,说起来也是巧,今天在店里刚好碰见盐铁徐判官也在那里,行个礼问候几句,便就耽搁了。”

“徐判官”石全彬一下反应过来,“你说的是徐平”

“可不是。他今天带吏人到牛马市公干,刚好在那里用晚饭。还有啊,我看徐判官刚那开店的段小娘子貌似熟识,两人说了好一会话呢”

“哪个段小娘子”石全彬沉吟一会,猛然想起自己到邕州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太平县知县段方,偶尔听说他女儿也在提举司做些杂事,才学出众。当时只想着邕州那里边远蛮地,不似中原一般,女子不忌讳抛头露面,莫不是她也到了京城

想到这里,石全彬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一会步子,转身对小黄门道:“明天你去店里问清楚了,那位段小娘子是不是从邕州来的因何流落京城”

小黄门应诺:“却是刚好,今天的钱还没算,明天一起问了。”

石全彬点点头,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

自皇上亲政,朝里朝外都在清算太后当政时的人脉。虽然自范仲淹进谏,不许内外大臣言太后当政时的得失,但说是不让说了,清算还是在进行。

石全彬跟刘太后无涉,按说应该是得利的人,坏就坏在郭皇后身上。郭皇后本就是太后指定的,借着太后的势力也在宫里得意了几年,但现在形势变了,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该收敛,最近更是新得宠的美人争起宠来。

这样早晚连累到自己,石全彬觉得冤枉得很。

当今宫里的第一大红人是阎文应,倒不是皇上多喜欢他,赵祯的性子一向是真跟他亲近的人也不一定能赚到多大的便宜。阎文应真正的后台是杨太后,杨太后念旧。

皇宫里石全彬有点无力的感觉,他现在就指望外朝的徐平能帮他打击一下阎文应。

皇城司下辖禁军两指挥,主要职责是守卫宫门,掌管锁匙。皇宫的保卫并不真地指望他们,靠的是殿前司的诸班直,那才是精锐中的精锐,全天下的禁军中精选出来的。而皇城司的禁军天天跟亲从官、亲事官和入内院子混在一起,不是打杂的就是皇家探子,想精锐也精锐不起来。不过依着大宋皇室机构叠床架屋,人人都受牵制的原则,皇城司的禁军也起着牵制诸班直的作用,在皇宫中与诸班直分道守卫,混合巡逻。

离皇宫不远的皇城司禁军军营里,吴二一大清早就带着几个平时混在一起的散漫禁军,也不参加晨训,站在军营里的路边大骂周垂安。

这是禁军里的风景,悍卒难制。因为直接统兵官没有制他们的权力,而上司则用这些悍卒牵制统兵官,也是从五代禁军遗传下来的陋习之一。

太阳初升,晨训完了的禁军纷纷回营做饭,吴二带着人依然骂个不休。

周垂安气得牙痒痒的,好几次都握住了腰刀的刀柄,被亲信死死按住。军营里面,有背景有军官自然可以为所欲为,像他这种没什么后台的还是要老实做人。

吴二看见周垂安的反应,欲发得意:“还要拔刀爷爷在这里伸着脖子等你,你要是带种的话就上来砍一刀看看直娘贼,爷爷告诉你,这军营里面也不是你说了算,但只要出了军营,那是爷爷说了算这次再敢把我们调离出去,你就不要出军营了”

正在这时,营门处突然传来喧闹声,远处官兵纷纷叉手行礼:“见过太尉”

没等吴二一干人反应过来,眨眼之间,几十匹马就卷到了面前。

前面一个壮实的中年人上下打量着站在路中间的吴二等人,沉声道:“因何喧闹”

周垂安快步走上前,向中年人叉手:“报太尉,几个小卒因点琐事,一时想不开,在这里吵闹不休,惊扰太尉了”

说完,转身对吴二等人道:“还不快上来谢罪”

吴二愣了一会,待看清了来的是干办皇城司公事的杨景忠,对周垂安一摆手:“你欺上瞒下,胡说什么明明是你处事不公,我等在这里向你讨个公道太尉来了,正好与我们做主,让你知道我大宋禁军还有军法在”

杨景宗冷着脸看着吴二,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吴二叉手高声道:“小的吴二,本城人氏”

杨景宗点点头,又看着吴二身边的郑大海。

郑大海急忙叉手:“小的郑大海,一样是本城人氏。”

杨景宗阴着脸,嘴角翘了翘,好像是笑了一下。

吴二和郑大海心中大喜,满眼都是热切的目光看着杨景宗。

杨景宗是杨太后的堂弟,年轻的时候就是京城里的地痞无赖,一向都是吴二这些人的偶像。想当年杨景宗落魄的时候,曾经在丁谓修建宅院的时候过去打零工,帮着向宅院里背土。后来杨太后进宫,地位慢慢上升,杨景宗才发迹。到了丁谓倒台的时候,杨太后一手养大的赵祯已经接了帝位,丁谓那处宅院便又赐给了杨景宗。

这个年代的社会地位变动剧烈,这种传说一样的故事层出不穷。

赵祯是被两位太后抚养长大,刘太后严厉,杨太后宠溺,这种一刚一柔的小时候经历才塑造了赵祯奇特的性格。后来得知生母是李太后,赵祯对刘太后或多或少有怨气,但对杨太后一直都视为自己最亲近的人,这种亲情也影响到了对杨景宗的态度。

如果不是杨景宗的无赖习气难改,太过不争气,他的地位不会下于李用和。

杨景宗看着吴二和郑大海满脸热切的表情,转过脸去,对身后的亲兵厉声喝道:“军营之中,无事喧哗,置军法何在来呀,这两位领头闹事的禁卒,吴二和郑大海,每人各打一百军棍,以儆效尤”

说着,对亲兵使了个眼色。

亲兵心领神会,带人跳下马来,直扑过来把还没反应过来的吴二和郑大海两人踹倒在地,拖到一边,扒去上衣,露出脊背,就取了随身所带的军棍来。

按制,刑杖上部是偏平的,有弹性,脊杖并不会取人性命。但今天杨景宗就是来要这两人命的,军杖上已经做了手脚,再加上行刑的都是老手,手法老道。

刚开始听到两人杀猪般的叫,周围的人还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老手,会跟行刑的人配合唱戏一般的嚎。到边后边叫声越来越低,就觉出来不对,到了五六十杖,就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围观的军卒才觉得心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