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228

分节阅读 2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职差不多才行,以自己这个所纪,官职之高确实已经数得着了。

任守忠哈巴狗一样地跟在石全彬身后,前前后后伺候,跟着向徐平道喜。

此一时彼一时,这时的皇宫里已经是石全彬这些原随在皇上身边人的天下。任守忠能够得到被贬出京城的机会还好,要是被留在皇宫里,命运可就全看石全彬的心意了。

驿站里做了早饭,简单得很,不过白粥蒸饼,几样小菜。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计较,心思早都飞到了开封城里。草草吃过早饭填饱肚子,一行人上了马,一路向北方的开封城行去。

徐平是奉旨回京,先要去皇宫里覆旨,便走新封丘门入城,可以一路直到东华门。

城北四门,其中中间的新封丘门直通皇宫的东华门,新酸枣门直通皇宫的西华门,东华门是正门,进皇宫自然是要从那里。

作为开封人,徐平竟然是第一次从城北入城,一路上东看西看,竟然也觉得新奇。城门边就是瑞圣苑,皇田所在地,每年皇上观看割新麦新稻的地方。

进了城门,先是禁军大营,路两边都显得冷清,远显不出京城的热闹。

过了军营,走不多远就是五丈河,路两边才开始热闹起来,越是接近皇城越是繁华。

开封城一向是南边繁华热闹,皇城以北就冷清得多。在城南几厢,人口众多,市场繁荣,土地寸土寸金。相反北边却有大片空地,西北厢甚至有大片的菜地。

靠着五丈河,东边是开宝寺,里面灵感塔供奉有以前吴越国进贡来的阿育王舍利,是京城佛门胜地。徐平一众人入城已经过了午时,善男信众从开宝寺返回,街上的人流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随着人群,不知不觉就入了内城。

徐平一身朱衣官袍,又如此年轻,路上不时有人指指点点,猜着是哪家官人。进了内城之后,终于有人认出了是西城徐家的大郎,天圣五年作为开封本地人东华门唱名,天子亲赞的一等进士。不想几年时间,就成为了朱衣贵人。

京里的人爱热闹,不大一会就有一大群人把徐平几个人围住,高声称贺。

徐平强忍着归心似箭的心情,在人群包围中不得不放慢速度,向周围的人拱手致意。

就这样被人群簇拥着,徐平缓缓前行,终于到了马行街,东华门外,当年自己作为新科进士从皇城里出来的地方。

看着威严壮丽的宫墙,离着闹市不远的东华门,徐平出了口气。六年了,自己终于风风光光地回到了这里。。

tbbook gt

第16章 越次入对

东华门外,徐平下了马,手持马缰很是犹豫了一会。

昨夜的梦里,徐平是穿着朱夜官袍,骑着高头大马,突然出现在父母和林素娘面前的,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但现在,自己要入殿面君,这个惊喜只怕就不能由自己带回家去了。

把马缰交给高大全,徐平对孙七郎和秀秀道:“高大全在这里等我就好,你们两个先回家里去,说我至迟今夜就到家。”

孙七郎和秀秀答应,恭声问徐平还有什么吩咐。

徐平心中千言万语,最后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摆了摆手,让他们尽管先回。

过了东华门就是皇城,别说徐平没有皇城骑马的资格,整个大宋都没有几个人有这个资格。皇城再大,也得老老实实走过去。

石全彬上前与守城的兵士说了几句,徐平是奉旨回京,顺利通行。

进了东华门,就是皇城中最重要的一条路,路南是外殿和一些要害机构的衙门和官署,路北就是大内,路的尽头是西华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遥遥相对,把皇城一分为二,一为外朝,一为内朝。这两个门具有不同的礼仪功用,并不是想走哪个门就走哪个门。正是因为如此,去年李宸妃突然故去,吕夷简坚持要从西华门出,因为那是李宸妃所应该享有的礼仪。而出西华门,就要走这条路,路南官衙相接,根本瞒不过臣僚的眼睛,而这正是刘太后所要避免的。

顺着这皇城中的大路,徐平和石全彬几个人默默前行,来到了垂拱殿外。

入宋以来,外朝的两座大殿越来越成为礼仪性的摆设,除了重大的日子,皇上并不御外朝大殿,早朝改到了内朝的垂拱殿里。

垂拱殿也是进入大内的门户,臣僚面君。基本由此而入。另一门户宣祐门,则直通内东门,到了皇上的寝殿,非极特殊的事情。臣僚是不会到里去的。

到了垂拱殿外,石全彬低声对徐平道:“云行少待,我进去禀过官家,看什么时候召见。你先到閤门处缴过书状,静候就好。”

皇宫里的事情。自然是石全彬明白,徐平连口答应。

看着石全彬带着任守忠和几个小黄门进了殿,徐平整整仪容,自去閤门通名。

皇上不是臣僚想见就能见的,甚至臣僚也不是皇上想见就能见的,必须要过閤门这一关,而閤门这一关则连着中书门下,组织上又归属于枢密院。

徐平一个外任官,只有出任辞行的时候走过这一程序,还是与别人一起。自己迷迷糊糊就过去了。在路上,石全彬细细给徐平讲了,徐平才知道见皇上一次多么麻烦。

除了正常的殿上奏对,一般臣僚要见皇上要写申状,申请经中书和皇上批准过了,才由閤门排班。皇上一个人面对众多臣僚,一天能见的人有限,只好按照班次一天一天排下来,这一排就要十天到一个月。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徐平返京入对。即使他为国家立有大功,也得等上十天以上才能排到自己。

而石全彬传的皇上的话是入京立即面君,享受这一待遇,除了宰执大臣和开封府知府外。就只有皇上极信任的亲贵了。从閤门排班上来说,徐平这就是插队,正式的说法是越次入对,挤了别人的班次,满朝的臣僚可都是看着呢。

本来入对要先经过中书门下同意,徐平的这一步已经省了。皇上的话毕竟比宰执管用,但閤门这里的程序不能省。

先要缴出身文状,详列任职以来的履历,官职升迁,有何功过,等等内容。本来要提前一天送到閤门这里,徐平只须现在缴上就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