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168

分节阅读 1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少年是徐平碰到的第一个正经顶着归正人名头来的,难免要谨慎一些。

想了一会,徐平还是决定按照常例的政策办。虽然在异乡两百多年,时间确实久了些,但愿回来也不能拒之门外。

“这样吧,你先在这里住些日子,等有可靠之人回太平县,你随着一起回去。太平县有蔗糖务的学堂,你便先在那里附籍读书,其他一应生活所需,我自会命人难你安排好。”

陈天明听徐平应口,大喜过望,忙道:“官人深恩,学生没齿难忘不过日常所需就不劳官人费心了,学生这里薄有储蓄,足够日常所用。听闻官人是天圣五年的一等进士,能闻教诲,就感恩不尽”

徐平知道自己这个进士水分颇大,虽然这也几年也努力读书,总是心里没底,所以一般不与干人谈学问的事。听了陈天明的话,便道:“我这里事务繁忙,想与你谈谈学问,也没有时间。你还是到太平县去,那里新来了一个教书先生,是江南人,名叫李觏,学问极好。江南诗书之乡,他的见识也非寻常,你还是到他那里求学。”

陈天明心里微有些失望,不过不好表现出来,还是谢了徐平好意。

至于该给的优惠政策还是会给,怎么处理就是陈天明自己的事了。

说过正事,便闲聊几句,徐平问道:“交趾为中原郡县之地,也有千年了,想来那里中原去的人也不少。”

“与土人比起来,我们中原人还是太少,常受他们欺负。不过积年下来,再少也形成了几个聚落,我住的地方便全是中原人后裔,也有几千人。”

徐平吃了一惊:“这么多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岭南,哪怕就是交趾那里有大片平原,几千人的聚落都是不小的势力了,没想到汉人还有这种规模。汉朝开拓边疆,伴随着中原人的大量外迁,徐平这个时候西南还有大量那时留下的汉蛮。唐朝时则与之相反,大多是把边疆人口迁往内地,倒没想到还能在交趾留这么多人。

陈天明道:“几百年累积下来,几千人也不多了。再者中原人与土人通婚的很多,也攒下不少人口。”

徐平点头,心里记住了这事。再聊几句,便让吏人带了陈天明下去。

回到后衙,见桑怿还眼巴巴地在那里等着自己,徐平笑着过去,与他把残棋下完了,便停住不下,推说休息一会。

兵士上了茶,徐平一边喝着,一边对桑怿说起陈天明的事。

最后,徐平摇头感叹道:“却没想到交趾那里有这么多汉人,你说,他们要是像北方汉人一样,几百几千地来归正内附,会怎么样”

“劝你可别动这个记头在邕州这里,朝廷只想着边疆宁静,从真宗年间起,内附的归正归明人往往不留,还是遣送回去,就是怕交趾借口生事。你要是一下招来几千人,怕是朝里一顶擅起边衅的帽子就扣到你头上来”

“也是。”徐平点头,心里却总是有点不甘心。

第126章 不是盗贼的盗贼

天刚晴了两天,又阴了下来,随着阵阵微风,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如浓雾一般在天地间飘洒,带走了让人无处躲藏的湿热。

路边的柳树下,陈天明掏出一锭银子塞给老仆,口中道:“平伯,这一路上真是多亏了你,送我平安到了这里,小小心意,您老收下。”

平伯接过银两,笑嘻嘻地塞到怀里:“三郎客气,老夫贪财了。你与我好歹也是同乡人,路上辛苦点不算什么,我本就是个走南闯北的辛苦命。还好这里官人心善,收留了你,凭你满肚才学,将来必定有出头的日子。等你真有金榜高中的那一天,风风光光回乡里,也代我到祖坟前望上一望,烧化些纸钱。”

陈天明急忙满口答应。他们这些离乡几百年的人,能祖坟拜上一拜是很隆重的事,也是谢平伯这一路上的照料。

平伯挑起担子,与陈天明作别,口中说道:“这一路上却是我赚你便宜,回去的时候到宁明镇那里贩些货物,也是一笔进项。”

汤州离大宋隔州过府,那里数千中原人后裔,随便是什么,只要是来自大宋的都会有人哄抢,送陈天明归宋这一趟,平伯倒是能赚不少。

正在两人依依惜别的时候,街角转出韦大郎和丁小牛来,两人手里一人牵一根绳子,分别拴着一老一少。老的头发花白,背已微驼,少的却只有四五岁,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看着周围的人有些畏缩,又有些好奇。

看见路边站着的陈天明和平伯,韦大郎眼睛一亮:“你们两个脚好快,竟然早来了凭祥相见便是有缘,等一会我领了赏钱,还你们一顿酒肉”

陈天明见这两个不似善人,行个礼道:“哥哥有心了,我们两个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叨扰两位了。”

“可惜,是你们没福,可不是我小气不请你们”

韦大郎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深深叹了口气。

平伯看他们牵着两个人。好奇地问道:“这两位是什么怎么被你们拴着”

韦大郎眼睛一挑:“这两个是天上落到我们两个头上的富贵,都是交趾来的盗贼,巡检司那里悬赏五贯足钱一个”

平伯吃了一惊,指着一老一少:“他们两个,盗贼”

丁小牛得意地举了举手中的布袋:“拿贼拿赃。我们可不是胡说,还有赃物在这里,怎么赖得了不说这个,他们还砍了我们大宋的柴,可惜没背在身上”

平伯见老者神色木然,小的则缩了缩身子,一副害怕的样子,叹了口气。什么,与陈天明道别。顺着路走了。

丁小牛看着平伯的背影,啐了一口:“这老狗也是交趾人,怪不得与盗贼一副同病相怜的样子,再敢乱说,一起拿了”

陈天明见这两人粗陋不堪,摇了摇头,转身回自己的住处去。

丁小牛得意洋洋,随在韦大郎的身后,一路摇摇摆摆走向巡检司衙门。

桑怿的左江道巡检衙门本来也是在太平县,这里本是凭祥峒巡检的办公场所。现在被他占住,平常日子在里面坐衙。

这一天处理完了日常事务,正要回去,就听见外面咚咚咚地鼓响。急忙叫了个随身军士出门去看。

不一会军士回来,报道:“巡检,是两个土人,说是捉了交趾的盗贼,到巡检司来领赏钱”

桑怿听了吃一惊,急忙道:“速带他们进来”

自布告贴出去。这还是第一次真有人来领赏,桑怿不能不重视。对布告土人反应不热烈,一是五贯的赏钱实话说起来并不多,真要是盗贼,那可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抓的。再一个这种事情大家早已经是见怪不怪,而且土人中间识字的人很少,靠着提举司的人去宣讲几次,没形成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