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璋道:“我听段爷爷说你昨天进城来了,到了我家怎么不等着我,我们一起去玩耍”

徐平道:“你也不小了,说话不过脑子。今天是什么日子要我在你家等你你也是你家里的长子,你阿爹不拉着你祭祖”

李璋还不到理解这些时候,只不过是磕个头而已,祭祖并不当回事。

聊了两句,徐平问李璋:“吃过了早饭没有”

李璋道:“我一起床就来找你了,还没有吃。我在路上算着时候,到了这里应该刚好赶上饭点。”

徐平笑着摇头,他还真不当自己是外人。

吃过早饭,全家都要出门去游玩。秀秀本想跟着徐平的,但徐平要和李璋去相国寺附近书铺买些科举的参考书,如果在平时也没什么,相国寺与徐家的铺子只隔着一条御街,但今天御街封了,便很不方便,秀秀只好跟着张三娘和豆儿几个在家门口转转。徐正先要去铺子看着,抽空再去看段老院子。

绕了不知多少路,徐平与李璋才来到大相国寺门前。

北宋皇帝大多佛道并重,此时的相国寺匾额即是太宗皇帝所书。经历了周世宗的禁佛,佛家算是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相国寺一扩再扩,占地广大,早已经不能用一座寺来形容,而俨然成了开封城里核心商圈之一。

一到相国寺附近的汴河边大路上,就是人流如织,摊贩林立。尤其是游动零卖的人,由于朝廷明令不收这些人的税,更是比比皆是,诸如各种小吃,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徐平从前世过来,最怕的就是这种节日旅游人挤人的场景,看了密密麻麻的人潮,已是头皮发麻,对李璋道:“我们走快一些,径直去书市吧。”

李璋有些不高兴:“既然来了,何不顺便游览一番今天冬至,满城的百姓都到这里来,就是朝里的贵官,也用这假期来这里吃喝游玩。我们两个又没有拖累,可以尽管放开看个痛快”

徐平苦笑,他前世实在是看人看腻了,就算人流里也有美女,他也没有看的兴致。再好看,还能比过前世大城市里核心商圈里的赏心悦目

最怕的就是人挤人的那股烦劲,也不管李璋的心情,只是拖着他一路找到了卖书的地方。

相国寺这里集中了开封城最多的书铺,论品种版本之全,当是天下之最,不但是大宋国的文人墨客来这里淘,外朝的使节也经常偷偷来从这里弄几本好书回去。离谱的是这里甚至连朝廷的邸报奏章都有得卖在,可谓五花八门。

徐平早向林文思打听过了,看见“梅家书铺”的招牌便就拉着李璋进去。

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厮迎上来,未语先笑:“外面好冷,两位路上辛苦,快到火盆边烤火。”

做生意的,不能人家一进门就来问:“客官您买什么”那是乡下小店的路数,像是京城里这些大铺子,都是让你一进门觉得好像进了家一样,端茶倒水,伺候得惟恐不周到,绝不开口问你买什么。就算真的不买,就是进来喝茶休息一会,他们也还是一路笑着送你出去。

徐平见这小厮面相和善,便问他:“我要买些科举类的书,你们这里都有哪些”

小厮道:“秀才是要买经书还是各家注疏”

徐平想了想才说:“不要那些,就要这几朝各届科考时进士高中的人考时所作的诗赋论,有多少都给我拿来。”

“客官真是走对了,这周围书铺,若说这些就我家铺子最全两位且先到火盆边暖着,我去给您拿来。”

小厮边说着,边把徐平和李璋两人引到火盆边。

两人坐下,小厮便去找徐平要的书籍,又有旁人上了茶来。

徐平安心坐着喝茶,李璋就有些坐不住,在那里东张西望。

要不了多大一会,小厮便捧了好几本集子过来,放在徐平面前道:“这是自先唐到本朝历届科举前三甲的集子,客官看看可还满意”

徐平随手一番,这些东西都要慢慢体会,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他只是翻翻看印刷得还算精美,字迹清楚工整,注意看两段没有错字漏字罢了。

小厮在一边笑道:“客官安心,本店积年信誉,里面绝无错字。而且都是最近印制,按新编玉篇校对过了的。”

徐平把书合上:“这些我全要了。还有没有精品的赋结集的册子都是要科举时做的,而且最好有点评。”

小厮道:“这个自然有,而且有几种名家结集,客官要哪一种”

徐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道:“全都拿来”

小厮又捧了五六本册子来,脸上已经笑开了花:“客官看看可否满意”

见徐平看完,小厮又道:“除了这些,本店里还有名家拟题所作的制赋结集,客官要不要也看看”

拟题的制赋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人专门出题,作为模拟考试,其中也有作得精彩的,或是请名家应题作的。还有一种是文学大家的作品,就是自己出个题自己作,也都很有价值。

徐平犹豫了一会,依他前世考研的比验,最宝贵的练习题是真题,模拟题可做可不做。不过现在备考的是科举,内容其实狭窄,关键是要领会其中的精神,至于文采之类的技巧其实并不重要。

最后还是点头道:“如果有近年的精彩集子,也拿来我看看。”

小厮听了,脸上堆着笑,飞也似转身去了。

李璋在一边看得直叹气,他还以为大清早地来找徐平,会带他到什么好玩的地方痛快呢。没想到是买书,看这架势,还把他当苦力了。今天朝廷放扑,开封城里到处是开赌局的,他还想路上找个机会搏把运气呢,现在背着一捆书上路,这个念头也断了。

徐平最终还是买了两本拟题的集子,算是开阔思路吧。和李璋从书铺里出来,每人都提了厚厚的一大捆书。

走了没多远,李璋道:“哥哥,且歇一歇。到了相国寺,你不带我游玩也就算了,这里的烤猪肉最有名,怎么也得带我去吃一顿。等我们吃完了,再雇一头小驴,把书驮回去。靠我们两个人扛,怕是要累坏”

此时的相国寺,也算是出了名的酒肉不忌了,不但嗜酒成瘾的僧人大有人在,还有僧人专门开店卖烤肉,屠宰烧卖一条龙,甚至招女妓陪酒的都大有人在。尤其这个时候,相国寺里一个“烧朱院”的烤猪肉最为有名,算是开封城里打响了的招牌。“烧朱院”原名“烧猪院”,就是专门烤肉的,真宗朝翰林学士杨亿杨大年最喜欢这道美味,与烧猪肉的僧人混得熟了,觉得寺庙里直接用这名字不雅观,便帮他们改为“烧朱院”。

徐平也早已听说过这道美味,最关键还是和尚卖的烤肉,难免有些猎奇,便对李璋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反正天色还早,不如就去吃一顿。”

李璋一乐:“哥哥最知道我心意”

也不觉得累了,提着那一大捆书带着徐平七转八转来到一间铺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