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仅仅是要的卖曲的利润,还有另一部分超额利润算酒税的一种在里面。让酒户自己造曲,虽是没办法,但这超额利润作为税是不能少的,认为他是空手套白狼也好,都要老实交上来。

想通了徐平也只能是摇头。宋朝的酒法极严,除非兵荒马乱的年月,造私酒卖都是挑战官府权威的严重事件,倒退几十年,动不动是要杀头的。

看了看酒缸,徐平问老爹:“这酒卖得不错啊,只用酒糟怕是造不出来这么多酒吧”

徐正道:“酒糟哪里够还不是听了你的话,都用酿坏的酒蒸出来现在败酒已经没有了,我正发愁,难道以后用好酒来蒸这就有些划不来。”

徐平凑到徐正面前,低声道:“阿爹,我有一个法子,不用糯米,也能造出这种酒来,你要不要听”

徐正看着儿子,微微笑道:“我早说过,你是天生的酒户人家说说,不用糯米用什么能省多少钱”

徐平道:“我们庄里的田地,荒的地方长有不少芦粟,阿爹知道吗”

一听这个,徐正没了兴趣:“那个能当什么用产的高粱米只能送给乞丐,连个买的人都没有我听说你在庄里种了不少,都说用来喂牛羊,也不知道牛羊爱不爱吃”

徐平神秘地一笑:“我能用芦粟酿酒,法子阿爹想不想听”

徐正道:“这不说笑吗莫说用那种人都不吃的东西,就是能用平常的米麦酿出酒,也省好多本钱那种东西怎么能用”

这种事情徐平一时也说不清,见老爹不信,只好道:“阿爹不信,那就一会给我几块曲饼带回去,我酿给你看。”

徐正只是摇头。

正在这时,棚外一东一西来了两伙客人。

东边来的是个儒生,穿着长衫,骑一头黑驴,腰间别了一把长剑。特别的地方是他背上背了一个包袱,包袱旁边插着一根铁锏。

这人中等身材,毫不起眼,就连面相也是那种让人过目就忘的。

西边来的是几个军士,骑着快马,虽是便装,都带了腰刀。

为首的一个似是军官,高大魁伟,一看就是浑身力气,神情倨傲。

两边同时到棚边,碰了个头。

军官喝道:“这个汉子,没长眼睛吗见了我们官军,还不避让”

儒生笑笑,什么也没说。下了驴,把僵绳交给小厮,进了棚子。

徐正在柜台后面低声道:“这几个赤佬,每次来都要惹事”

宋尚火德,军装盔甲都是红色,京城百姓便戏称当兵的为赤佬。

外面那个军官见儒生神色有些轻蔑,心头火起,下了马,带着手下径直来到儒生坐的桌子前,先把腰刀撩起来。

徐平也看出事情有些不对,敢公然骑马出军营,必是骄兵。此时的禁军管理还是很严格的,带着军器出营这种事情还是少见。看那个儒生,实在太平常了,没一点出色的地方,惟有一根铁锏,才会让人多看一眼。

那军官对儒生道:“我与你说话,没听见吗”

儒生慢腾腾地道:“提辖,我们都是来吃酒的客人,不要生事,坏了主人的生意,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军官见儒生老神在在的样子,心里有些警醒,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这周围,哪一个不知道我赵滋的名字,敢如此傲慢”

儒生道:“在下是本府进士桑怿,却没听说过你。如果要来闹事,小心我手里铁锏不饶人”

此时说的某州某府进士,指的是乡贡进士,即过了发解试,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并不是说已经登科,实际上是举子。

徐平已经好几次听人说此时的开封府落第举子游荡,小心他们惹事的话,此时终于见到一个了。在徐平的印象里,书生作为文人,虽说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也都是比较柔弱的,没想到这个书生如此硬朗。

更让徐平意外的是,听见桑怿的名字,那几个军士,包括军官,脸上都变了颜色,一起后退几步。

军官赵滋按着腰刀道:“某家也听过你的名字,都说凡是你到的地方,盗贼不是一逃而空,就是蛰伏不起,不敢撄你锋头今日见了,也不过如此,没见什么出色的地方,令人好生失望你敢与我比试吗”

桑怿道:“我手里铁锏,出去就要伤人的提辖还是罢了,争风斗气都是街头闲汉做的,我们何必自降身份坐下喝酒岂不是好我听人说这里酒家卖的酒真是好力气,若是有心,不妨坐下喝两碗。”

赵滋看着桑怿,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展颜一笑:“闻名不如见面,就是桑壮士这份气度,某家已经输给你了罢了,酒家拿酒来”

便带着手下,与桑怿坐了一张桌子。

徐平在柜台边看得目瞪口呆,本来以为要打架见血的,就这么算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侠客之风

阅读。

第24章 赌斗

徐平见几人没一会就喝到了一起,不变乐乎。不由问老爹:“那个乡贡进士桑怿,很出名吗”

徐正道:“咱们店里经常有跑船的来,我倒是听他们说起过这个名字。在京西的几个州县里,这人捉捕过几次盗贼,还是有些名气的。他原本是开封府界雍丘今杞县人,因遭大水,不知怎么流落到汝州去,在汝州龙兴今宝丰耕有几十亩地,是那里的耆长,把四周的盗贼捉得干净。但要说这名头有多响亮,也不过是他们捉刀拿剑的人互相吹捧罢了。”

徐平听了,不由多看了桑怿一会。想起前世看的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一通姓名动不动就是“多听得哥哥好名字”,没想到在现实里还真有这种人物。其实也是凑巧,桑怿这种人在当时也是不多的,后来欧阳修还专门写有一篇桑怿传,记他生平事迹。

见他们喝得热闹,徐平不由想起自己庄子周围的盗贼。

自那一天听李威说起,徐平也用心打听了下,听说了这些人的事迹之后,不敢怠慢。把庄里的庄客都组织起来,不仅仅是按照民兵编组,而且开始训练,防备一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道那就冤枉透了。

这里是开封府界,事情一闹起来就是大事,但地方上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出了事情都是能瞒就瞒,能压就压,还是得自己小心。

可惜徐平看熟的那本民兵训练手册只有拼刺内容,只能依据改改让庄客练几下长枪,其他的刀弓一窍不通。

现在这里有个明白人,却不知他心性如何,能不能帮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