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大明星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逃走,在蔡瑁去攻去东城门的时候,他便早早的带了私兵去夺取了南城门,然后让私兵换上了黄巾军的衣物,假装成黄巾军,在南城门等待着张曼成的自投罗。然后等张曼成来到城下时,还误以为城上是何仪手下的黄巾军,却哪想到早已变换了人头,所以这也是造成张曼成误以为何仪叛变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此,才导致了张曼成今日的下场。不然还真没准被他逃之夭夭。因此要说起来,蒯良的这连番连消带打当真是精彩绝伦,将张曼成的每一步反应都算计其中,就连郭嘉后来知道也对此是赞不绝口。要说起蔡瑁与蒯良的功劳来,蔡瑁开城是大功一件,可要是比起阻挡张曼成导致他束手就擒蒯良才是功不可没。

蔡瑁、蒯良两人都将方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对张曼成顷刻间便没了性命心中也是有些感慨,同时心中对张平也不免有了些许敬畏,绝不敢因为张平的年轻而对其有所轻视。听到张平的话,蔡瑁喜不自胜,蒯良则是微微一笑。两人皆是谦虚的口称此事乃是应有之意。

张平自是笑笑,他也有心结交这些荆襄大族,作为荆襄本地土著地头蛇,张平想要掌控荆襄之地,想要再这荆襄之地传道,这些本地世家大族是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更何况,这两人还是史书上留名之人,但凡能留名青史的,又有哪个是易于之辈

不说别的,光是张平所知,蔡瑁将来可是在刘表麾下掌荆州军,论职权又是刘表之下他最大。而蒯良与其弟蒯越更是刘表账下第一谋士。

张平与二人相谈甚欢,更是透露出拉拢之意,蔡瑁有些意动,但却没有当场答应,而蒯越则是微笑了的婉拒了张平的拉拢。张平倒也不以为意,名士自是都有些自持的脾气的,又怎是这么一句两句就能拉拢的过来的。但是光看他们举兵相助,就知道不论是蔡瑁还是蒯良都绝非淡泊名利,一心只为心系苍生的人。若当真淡泊名利,心系苍生,张曼成最初攻取襄阳的时候,他们就该奋起反抗。就算有什么原因,那在太平军第一次兵临襄阳城下之时,他们亦可以揭竿而起,助太平军夺取胜利。而他们却只选择了在张曼成兵败返回襄阳,兵微将寡之事,突起发难。一来因为此时张曼成兵力薄弱,对襄阳城的控制里大减而来因为他们此时举事成功的概率最大,收到的伤害最获得的利益最多。所以,此时张平也不着急,他还要在襄阳待一段时间,所以招揽的机会还多的是,可以徐徐图之。

张平与二人聊了半晌,倒也谈的投机。蔡瑁答应回去考虑考虑,而蒯良则婉拒,但话却没有说死,至此二人目的已经达到,便即告辞离去。

张曼成的伏诛宣告了此番荆州战事的终结,张平终于能够松下一口气来。他回到屋中开始独自细细的总结此番荆州战事,这一番战事,耗时日久,从初秋战到了凛冬,乃是太平军所遇到的耗时最久,难度最大的一场仗,这一仗太平军是损失惨重,战损超过了三分之二,来时浩浩荡荡两万多人的大军,如今只剩下六千之数,可以说是伤筋动骨,让太平军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方才能够回复过来。

同时莫名其妙的通玄也就是未来灵宝派祖师葛玄的出现,让张平倍感压力。此人才智皆是不凡,更是精通道术、奇门遁甲、阵法兵法,可以说当真是一个奇才。面对如此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让张平压力陡增。若不是仗着有不为人知的系统提供个各种秘法及便利,张平无法想象自己如何才能战而胜之。

更何况让张平更为担心的是葛玄的师父乌角道人左慈,号称三国第一道术宗师的左慈,就连张角临终前都对他千叮万嘱,能不招惹此人便不招惹此人,言说此人一人便等抵一派之力。拥有如此恐怖的实力,绝对不是张平和现在的太平道所能抵挡的。若是因为打了小的,引出老的,这可就真是要了张平的亲命了。但是这事张平此时也是无法可想办法,若是因此便惹出了左慈,张平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就算不能同归于尽,也要让他掉块肉下来。

当然最大的概率还是与葛玄放对,只是不知此时葛玄何在,他作为他的弟子的周瑜又在何方,这不禁让张平突然有些想念起来。

第二百零八章 荆州杂事

荆州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但还有一大堆的善后需要料理,太平军虽然将领不少,可是善于治理善后的却是不多。郭白太算是其中比较能干的,他虽然武力一般,但胜在处理起后勤诸事颇为妥帖,再加上被张平有意培养为大管家的裴元绍,以及先前降服的龚都,都算是太平军中能够拿的出手的处理善后之人。然而这点人手却远远不足,荆州八郡可谓是占地极广,以太平军这人生地不熟的,便只是襄阳一地,便让裴元绍、郭白太、龚都三人焦头烂额。

张平见了也只得叹了口气,人才不足,尤其是内政人才不足,实在是太平军的一大短板,张平虽然有心拉拢一些名士,然而却不知怎的,却少有成效,张平一时也是无法可想。只得将手下弟子先派出去跟着学习,若是能从中培养出几个善于内政之人倒也是收获。

另一方面,张平却又不得不求助于当地大族,譬如蔡家和蒯家,终于在张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况下,蔡瑁和蒯良才在多番推辞之后,欣然的迈上了帮助太平军梳理荆州政务,安抚百姓的工作岗位,蒯良更是大公无私的将自己的弟弟蒯越举荐了过来,让张平开心不已。如此,有了蔡瑁、蒯良、蒯越三人的相助,襄阳城至少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已安定下来。至于荆州域内其他各郡就只好慢慢来了。

按道理说这治理荆州之事根本轮不到张平插手,他的工作只是剿灭黄巾军,有军权无政权。若是让他军政同掌,那便是汉帝刘宏也要夜不能寐,担心不已。可是谁让他是刘辩的便宜师傅呢刘辩向刘宏上书一封,言说要留在荆州寻找被贼人劫走周瑜师兄,还说周瑜是带他受过,于他有救命之恩。宝贝儿子如此说,刘宏又如何能不答应。朝廷即便派出荆州刺史也还需要些时日,而刘辩非要待在荆州,若是没人保护,刘宏哪里放心,因此一事不烦二主,刘宏斟酌良久,当先下旨让张平先暂管荆州一应事务,待新任刺史到后,再行交接。至于这新任荆州刺史人选,朝廷还在讨论之中。荆州可不比其他州郡,荆州作为鱼米之乡,向来富庶,可算是一块肥地,京中各方势力都想拿下这荆州刺史的位置,因此在朝堂上当真是争的不可开交,一时竟是难以定夺。

张平得了旨意,心里乐得如此,一方面如今隆冬已至,太平军刚刚经历大战,损伤惨重,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荆州富庶,气候较北方温暖,正是合适,若是再奔回钜鹿,却又不知要遭多少罪。二来荆州之地多出才俊,张平为太平军日后计,更想在荆州招揽些才俊之士,比如蔡瑁、蒯良、蒯越等人。三来张平在荆州还有些事要耽搁些时日。因此张平对让他留在荆州的旨意自然是欣然接受。

善后之事颇为繁杂,除了清点人口,钱粮外,还要做好防疫工作,在张平的教导之下,弟子们对这一套也算是熟悉,按照早已操演过的多遍的步骤一一实施,倒也是井然有序。当然祭天招魂定然是少不了的项目,一来聚拢太平军的军心,而来能堂而皇之的借此向襄阳百姓宣扬太平道的好机会,没准还能收拢不少的信徒,如此机会张平又怎肯放过。

祭天招魂这一天,不但又襄阳百姓,帮助处理政务的蔡瑁、蒯良、蒯越几人也都前往一观。看了张平的表演,襄阳百姓的震撼自不必说,蔡瑁、蒯良、蒯越几人的表现又各有不同。蔡瑁有些震惊和羡慕,蒯良蒯越惊讶之后则是皱起了眉头,两人窃窃私语,不知在嘀咕什么。

直到终于将诸多杂事处理完毕,张平将政事丢给了裴元绍、蔡瑁几人,军事丢给张燕、张牛角之后,张平便喊上郭嘉,再往岘山庞德公处一行。这一次,没了张曼成的黄巾军阻挠,张平带着郭嘉以游山玩水的心态一边走一边看,这才发现襄水边的岘山风景秀丽,雄伟多奇,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只是经过襄水时,张平想起为他们牺牲的老周,也是好生祭奠了一番。

“你怎么有来了”丑小孩庞统一脸不耐的看着张平。

“庞公可在”张平不想和小孩子一般计较,还是保持着微笑向庞统问道。

“不在,不在。你快些回去吧。”庞统极不耐烦的想要赶张平走。

张平有些奇怪这小孩的反应,但对方毕竟是个小孩子,他也不好生气,只得好言接着问道:“还没请教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

“我叫庞统,行了,你也别跟我套近乎了,家叔不再,你快走吧。”庞统继续急着要赶张平走。

“庞统,”张平看着这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外表丑陋的小孩,不由抽了抽嘴角。要说三国演义里可是将庞统捧的很高,“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是张平心里,却是有些看不上庞统的,根据三国演义里所描写,庞统属于有智商没情商的,就算智商爆表,才能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可是就是低情商这一项,就让他的聪明才智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若说是因为长得丑得所以不到重用,也许又一定的原因,但绝不是最大的原因。情商低才是他最大的硬伤。不然以能与诸葛亮齐名的他的才智,他的成就又何至于此。情商低,刚愎自用是张平通过三国演义对庞统得出的评价。如今见到这还是孩子的庞统如此无礼的样子,至少让张平更加加深了对其情商低的判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