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大明星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心。”

张平听了,心中讶然,没想到司马徽居然不但懂相面还有如此之深的造诣,,而且相的还很准,只是若是以实情告知,怕是会被其知道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因此张平想了想说道:“先生当真是道法高深,居然连我近日遇险都能算到。”

司马徽摆了摆手,张平接着说道:“月前我确实遇到一事,先生当知如今天下叛乱四起,四海不静,月前我外出途中,遇一伙盗匪抢劫,身负重伤,幸得我父舍命救我,才能逃得一命,然而我父却却就此命丧盗匪之手。”说着张平面露悲戚,抬手做抹泪状。

司马徽见此,连忙安慰,同时心中疑惑稍解,“公子,勿要悲伤,当知世事难料,福祸相依,若非令尊牺牲,也难保公子今日之身,令尊真乃大丈夫。”

张平假做悲怆,哽咽的言道:“先生,刚才说我是早夭之命,如今却又福泽深厚,可是我父牺牲所故将其将其气运转嫁与我”

司马徽不由讶然,“公子也知气运之事莫非公子亦是吾道中人”顿了一下又道:“公子即是吾道中人,当知生死乃是天道循环,勿要太过悲伤。”

“平对道术一途略有涉猎,然不胜了了,更是于面相风水所知甚少,若是早知如此,趋吉避凶,当也不至于累得家父惨遭毒手。”气运一词对于总看穿越的张平来说很常见,但没想到说漏了嘴,只得找补回来。

司马徽点了点头,“按照公子的面相和手相来说,当是令尊的气运转嫁到了公子身上,因此才会在公子身上出现如此奇特的景象。对公子而言当真可喜可贺,公子也不要辜负令尊一番苦心,还请振作自身,光耀门楣。公子不若留下来在这颍川学宫就学,我可为公子推荐。”

张平心里抹把汗,总算圆了过去,对司马徽让其在学宫就学之事,倒是心想却无法身从,只得拒绝道:“多谢先生,只因此番家中变故,平身不由己,有要事必须往雒阳一行,否则平定要在学宫求学一番。”

司马徽不由为张平感到惋惜,只得安慰张平道:“如此,预祝公子雒阳一行诸事顺遂,待完事后公子可再来学宫就学。如有所需,公子可来颍川寻我。”

张平连连向司马徽道谢,心道司马徽不愧是好好先生,日后定要和司马徽多亲近亲近,还指望着他多推荐人才呢。

接着二人又是好一番谈论,张平见司马徽道学精深,不由的将话题往道学上引。

第七十三章 坐而论道

一来张平本身就是对道学痴迷,二来也想趁此了解一下此时道门的形势,毕竟他现在所知只有张角说与他的一面之词。

张平向司马徽请教了不少道学问题,让司马徽对其刮目相看,没想到张平居然在道学上颇有见解,一面对张平好感大生,更添亲近之感,一面又对张平感到好奇。不由问道:“公子倒是对道学颇有研究,有些地方连我都自叹弗如,不知公子师从何人”

张平一听知道自己难得遇到一个懂道学的,一时热情,说的有点多,怕是让司马徽起了疑,不得不赶紧补救道:“先生谬赞,我只是懂点皮毛,不似先生这般才学渊源,深通大道至理,许多言语与我有如醍醐灌顶。至于我所学不过因为家父有好于此,因此我不过闲暇时看看书有些许涉猎,并无他人传授,也不懂其中规矩,还望先生与我指点一二,先生,不若与我说说这道家的渊源”张平怕再与司马徽讨论下去,会漏了底,赶忙话锋一转,向司马徽打探起道门之事。

司马徽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张平的说法,接过张平的话头说道:“要说这道家渊源,那就得从头慢慢说起,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宣扬天人合一的轩辕黄帝的黄帝四经,应当是最早的道学起源,及至春秋老子李耳被认为是我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所著道德经乃是我道家至高典籍。”

张平听了点了点头,熟读道藏的他对此非常清楚。

“到战国时期,经过文子、列子、庄子、管子等先贤的不断完善,我道家学说一度发扬光大,甚至分化出不同的派别,除了老庄学派外,还有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当时齐国更是以黄老学派为治国思想,一度压倒其余百家学说。”司马徽眼里闪过一丝兴奋,但很快便消失不见。

“直到始皇帝一统六国,任用李斯,让法家占据朝堂,并进行了惨烈的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各家典籍,十不余一,我道家经典亦是几近毁灭殆尽。”

“直到高祖斩白蛇灭秦,建立大汉天下,丞相曹参从稷下黄老学派的发源地,找到了黄老思想的星火,并将其引向全国,让我道家学说再次站上主流舞台,成为了当时整个大汉朝的指导思想。及至文、景二帝,因多年战乱导致民生凋敝,家祖司马谈提出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道学纲要,使得汉廷大力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带来了大汉国立的恢复,也让道家再次确立辉煌。”

这个说话张平到是第一次听说,他并不知道原来道家的发展还有这么曲折的过程,也不知道司马家祖上还有一位道家先辈司马谈。不过如此也能说得通,为何司马徽会对道学如此有研究,一句家学渊源自是说得通。

司马徽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后来一直到武帝,为了巩固君权,任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的发展再一次受到了压制。一直到现在,道家一直都是在民间流传,未能再次登上主流舞台。”司马徽说道这里叹了口气,捧起茶杯慢慢的喝着。

张平能从司马徽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对道家学说的热爱,和想要发展道家学说的心思,以及对于道家目前发展状态的不满。张平问道:“那先生,不知目下我道家情势如何”

司马徽摇了摇头说道:“目下在儒家的统治之下,道家仍是处于压制状态。现在尚存的道家分为三派,分为黄老派,老庄派和杨朱派三派,三派中以黄老派发展最好。”

张平对这些派系虽然大致知道,但对其内中区别要旨却不大了了,于是连忙向司马徽请教。

“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讲究积极入世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讲的是避世逍遥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精要乃是全生保性的思想。”

张平听了终于对目前道家派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便有问道:“先生算是哪派”

“我算是黄老一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