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弃少之君临天下 > 分节阅读 248

分节阅读 2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多年了,相信诸位也明白朕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朕之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大明有利的诸位爱卿,朕已经为大明操劳了一辈子,临老了,你们就不能让朕享几年清福”

众位大臣闻言,脸上都现出笑意,一起躬身答道:“微臣谨遵圣上旨意”

“好,太子会是一个好皇上,但毕竟初登大位,诸般事务还不是很老练,希望诸位爱卿如同待朕一般,辅佐太子,让大明的千秋大业,一代更比一代强”

“微臣遵旨”

“诸位爱卿下去就筹备禅位大典吧”韩非环视一遍诸位大臣,又道:“余爱卿稍留一步”

待众人走后,内阁首辅余世英恭立道:“圣上有何事吩咐”

韩非从御案后面走出来,含笑道:“余师兄,陪朕去御花园坐坐”

两人走进御花园,在一个亭子里面坐下来,宫人送上茶点。

韩非一面招呼余世英用茶,一面感慨地说道:“回想前事,朕与余师兄相交匆匆数十载了,这份情谊难能可贵呀”

说到此事,余世英也非常感慨,他做梦也未想到当年金陵城中的一个普通学子,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大明开国皇帝。其实,说起来,韩非的一生本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堪称千古奇才,或许这就是真命天子的境遇吧。

“微臣一生得圣上恩惠天高地厚,如今垂垂老矣,可叹今生是无法报答圣上的隆恩了,但愿有来生,微臣再为圣上牵马执鞭,竭诚效命”

“余师兄,咱们的情谊,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如果有来生,咱们再续君臣之缘吧”韩非望望余世英,又道:“余师兄再三请求告老还乡,朕本当应允,但当此之时,金儿初登大位,还需师兄这等重臣镇朝堂,朕希望师兄再留两年如何”

“这”余世英看到韩非语出至诚,忙躬身道:“微臣谨遵圣上旨意”

“好,有师兄此言,朕对禅位给太子更安心了”韩非哈哈一笑,道:“不过,师兄也别太劳累了,琐碎的事务就交给别人去做吧,务必保重自己的身体,朕打算等朝局稳定了,就离京去看看那些浑小子们有没有给朕这个当爹的丢脸,到时师兄陪朕一起去吧”

余世英的女儿嫁给了韩非的儿子韩铖,跟随韩铖镇守在扶桑,多年没有见到了,他明白韩非此言是邀他去看自己的女儿女婿等人,顿时感激地说道:“微臣多谢圣上恩典”

“那些孩子们年纪轻轻就出去闯荡了,朕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有亏欠呀,朕这次去看看他们,也算稍稍弥补一点缺憾吧”

“诸位王爷都明白圣上的苦心,不会有怨言的,更何况王爷们在各自领地里能充分发挥才干,于国于民都是大大有利的事”

“师兄此言不错,大明能有今天的强盛,离不开朕那些孩子的开拓,他们把大明的威信带到了世界各地”

“圣上圣明”

韩非作出了禅位太子的决定,立即下诏钦天监择定禅位吉日礼部筹划禅位大典,朝中大臣们虽有上书反对,但韩非之意坚决,最终大臣们接受了这一决定。毕竟韩非确实老了,提前传位给太子也很正常,怎么说也是皇上的家事,也不影响大明的政局。

钦天监的吉日一到,禅位大典在庄重的气氛中进行,韩非端坐奉天殿龙椅,新君韩金步行进入大殿,向韩非跪拜行礼,“儿臣叩见父皇”

韩非含笑望着儿子,步下御阶,从司礼监太监手中接过传国玉玺,亲自交给新君韩金,“皇儿,朕把大明江山社稷交给你了,望你开拓进取,让大明更加辉煌”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一定不负父皇期望”

韩金接过玉玺,再次叩拜韩非,然后起身走上御阶,端坐龙椅,接受群臣朝拜。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九章 后记

韩非传位与太子韩金,新皇韩金继位后,即尊韩非为太上皇。韩非交卸皇位后,并不是就退居后宫安心养老,而是秉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遇到新皇韩金难以决断之事,就在幕后帮助新皇处置。

经过三年的过渡期,新皇韩金完全掌控了朝政,大明也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新老交接,太上皇韩非也就不再过问朝政,进入养心阶段。同年四月,太上皇韩非率领部分太妃,以及山娃子夫妇,赶赴西域看望儿子虎儿,并巡视虎儿创下的基业。

虎儿不愧为军事天才,当年率领十万兵马出阳关,兵锋所至,所向披靡,很快就占据了西域至欧洲之间的大片地域,为大明打通了西向陆上通商道路,大大促进了大明与欧洲诸国的贸易往来。也正因为西北商业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大明北部地区的融合,为北部新纳入大明版图的土地长治久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太上皇韩非对虎儿这个长子是非常看重的,这也是他出京第一站选择看望虎儿的原因。虎儿能够在新占领之地迅速稳固下来,当然也与韩非不遗余力的支持分不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