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弃少之君临天下 > 分节阅读 225

分节阅读 2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反而成了掣肘,明年的传位大典,娘把教内所有在职信徒全部召集起来吧,孩儿要彻底解决此事”

韩芸似乎闻到了一股血腥的气味,表情变得凝重起来,继而想到事关韩家大业,便颔首道:“非儿,不管你如何处置,为娘都全力支持你,但教内一些忠贞之人,为娘希望你宽容一些”

“娘放心,孩儿不会鲁莽的,内卫可以安置很多人”韩非顿了一下,又道:“灵儿说,娘叫孩儿过来,是因为血魂石”

“嗯,非儿,为娘最近去了总坛一趟,顺便收拾了一下先祖留下的遗物,一份先祖留下的密件中记载,血魂石是开启藏宝库的钥匙”

“哦这个藏宝库在哪里”

“就在总坛后山的一个山谷里”韩芸从怀里取出一块折叠的绢布,又道:“这是藏宝图,为娘已经去查看过,藏宝库石门上却有一个孔洞,形状与血魂石相似”

韩非翻看了一遍藏宝图,递还给韩芸,道:“此图还是由母亲保管,免得遗失了,到时咱们一起去就是”

“也好”韩芸收好藏宝图,含笑道:“为娘明年隐退后,还是住在芙蓉庵里,潜心修行,静娴和塔娜你如何安排”

“娘要继续留在这里也行,孩儿把芙蓉庵翻修扩建一下,作为咱韩家的家庙,静娴和塔娜身份比较敏感,还是留在娘身边伺候吧,孩儿绝不会亏待她们”

“也罢,为娘要休息了,你去陪陪静娴她们吧”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二章 巡视边防

七王叛乱一事成了过往云烟,在内卫和锦衣府的双重打击下,多少不甘雌伏的势力灰飞烟灭,天下大势渐趋一统,以韩非为首的新朝格局得到了高度认同。经过此番血的洗礼,韩非的政令直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下人莫不对明王敬畏有加。

天下的局势也更加缓和,在明王韩非的连番刺激经济的举措下,整个社会民生安定,经济活跃,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好日子,不是暗弱的张家皇朝给的,而是天下新的主宰明王韩非带来的,在民申报和有心人的宣扬下,百姓们莫不对明王感恩戴德。

回首往事,想起那些与明王和新朝敌对的人物,一个个都成了坟冢枯骨,那些是是非非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一段谈笑。人们不禁想起当年韩非退隐期间,巡视天下,经过长江时所写的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们感叹明王韩非豁达之时,也不禁对王朝兴衰,人物沉浮,看淡了。天下是谁来主宰,自有天意决定,老百姓只要有安生日子过就行了。

今年的天气与往年大为反常,到了十一月中旬了,京城还不是那么寒冷,似乎一个暖冬要成为现实了。十一月二十,天气突变,久违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临了,而且一下就是三天。呼啦啦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将暖和的气温一降再降,人们不敢轻易出门了,就算要出去,也是裹着厚厚的棉衣,有钱人自然是裹着毛皮大衣。

御书房内,太监宫女们小心拨弄着炭炉,不敢弄出声响,生怕惊扰了批阅奏折的韩非。因为他们知道,主宰他们前途命运的,不是慈宁宫中的太后皇上,而是这位摄政的明王。

韩非闻着淡淡的焦炭味道,眉头一皱,目前电力发展遭遇了技术瓶颈,还不到推广应用的阶段,为了慎重,宫里没有采用,取暖依然是烧炭。这也是无奈之举,他韩非就算有超越时代的学识,可以在某个领域造出先进的东西,但是这时代整体技术能力不够,还是限制了应用,只有慢慢培养人才来改进了,这也就是他把九公主的城外别院改成听涛学院的初衷。

殿外的西北风依旧呼啦呼啦的刮着,阵阵冷意从门缝里溜进大殿,韩非心头更是忧郁了,这样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恐怕很多地方要受灾了。他放下手中奏折,起身向殿外走出,当值的太监赶紧拿着一件披风,“王爷,您加件衣物”

韩非摆摆手,步出殿门,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空,眉头紧皱,“传内卫”

“王爷”韩非正想召灵儿,却见灵儿拿着一本奏折,匆匆跑过来,“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难道这大雪天的,北胡有动作了韩非沉着脸望向跑近的灵儿。

“王爷,长城瞭望台冻死了五名值守的兵勇”灵儿将奏折递给韩非,急道。

“什么边关值守的兵勇竟然冻死了”韩非接过折子,匆匆看了一遍,冷峻着脸,道:“边军防寒服还没有送到”

灵儿忙道:“前段时间天气一直比较暖和,有关官员疏忽大意”

“军国大事岂能儿戏内卫锦衣府介入调查,给本王查清楚了,本王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韩非转身走进大殿,又道:“传内阁大臣各部三品以上官员进殿议事”

现在正是上班期间,大臣们都在值房内,听到太监的传命,都匆忙赶到御书房。如今韩非的权势,几乎等同于皇上了,连内阁大臣们也不敢打马虎眼。

内阁离御书房最近,内阁大臣也到得最早,杜云见韩非脸色很不好,与江枫对望一眼,满脸疑虑。

大臣们都到齐了,韩非一拍书案,愤然而起,怒喝道:“就在昨天晚上,长城瞭望台五名值守的军士冻死了,五名坚守岗位的军士至今身上还是穿着秋衣,你们谁来告诉本王,为何防寒服还没有送到边军”

殿内顿时一片惊呼,长城距离京城才几天路程,防寒服至今还没有送到边军,已经导致边军冻死了人,这玩忽职守得太严重,大臣们都是沉着脸不敢发声,明白又有一大批官员要受到惩处了。

兵部尚书、兵部侍郎急忙出列拜伏请罪,“明王殿下,微臣罪该万死”

韩非冷冷扫了一眼兵部尚书、兵部侍郎,喝道:“来人,将兵部尚书、兵部侍郎拘押下去,待审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与内卫锦衣府联合调查此案,不管涉及到谁都不许放过,一定要给死难的边军将士一个交代”

“遵命”

侍卫将兵部官员分别押下去后,韩非又扫了一遍殿内大臣,沉声道:“本王决定亲自去给边军将士送冬衣,朝廷日常事务由内阁议决,重大事务飞报本王”

“王爷,天寒地冻的”

“本王心意已决,诸位大人不必劝阻了”

边军士兵被冻死一事,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声讨的矛头直指兵部。兵部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自兵部尚书以下,凡是涉及军需供应的官员,全部被收押待审,三法司联合内卫锦衣府加紧审案。

朝廷的反应快准狠,迅速消退了边军的怒火,而当得知明王要亲自为边军将士送冬衣,京城百姓、边军将士都感动了,沿途百姓自发为押运冬衣的韩非车队清扫路面积雪,边军将士出营列队迎接,山呼明王千岁。

韩非登上长城,实地查看冻死兵勇的瞭望台,亲自为五名勇士送葬,追封五名勇士为大华卫士称号,并当众加恩五名烈士的家人,彻底赢得了边军将士的拥戴。

长城记录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韩非站立长城,眺望内外山河,不由仰首吟道: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