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弃少之君临天下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廷呈送请罪的折子,请求太后和皇上的宽恕”

“对对对,先生快替本王草拟一份折子,向太后请罪”安东王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急吩咐道。

安东王的请罪折子通过八百里急递呈送了京城,送进了慈宁宫,可惜西宫太后贾元春根本没有看,只是吩咐转送忠国公韩非处置。折子去京城是快递,送往军营却是随同普通折子一道,用驿站传送的,以致大军快到安东卫才接收到。

安东王见请罪的折子又是石沉大海,朝廷大军继续往安东卫逼近,彻底绝望了,以为朝廷不会宽恕他。他亲笔写下一份悔罪的折子,把心腹幕僚召来,说道:“先生,孤王悔不当初,没有听信先生劝告,与那些叛逆断绝来往,罪在孤王一人,孤王决定以死向太后和皇上谢罪,请先生带着孤王的悔罪折子去见忠国公,求忠国公饶孤王家眷一命”

朝廷大军距离安东卫还有二十余里,韩非接到了朝廷转送的安东卫请罪折子,便命大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分封的八个番王,一次性干掉了七个番王,余下的沉迷修仙的安东王对朝廷没有威胁,韩非本来就没有打算除掉他,要的只是他一个态度,如今他主动请罪了,也就够了。

这时,侍卫禀报,安东王幕僚求见,韩非便命人带他入内。

“忠国公”安东王幕僚拜伏在地,高举一本奏折,泣声道:“安东王后悔与淮南王有联系,自感愧对朝廷,已经悬梁自尽,向朝廷谢罪,留下一本悔罪折子,请求忠国公宽恕安东王家眷”

“安东王死了安东王虽有罪过,但也罪不至死呀,为何要自尽”韩非一脸惊容,举起手中一本奏折,说道:“本座刚刚接到京城转送的安东王请罪折子,对他主动请罪的态度很是赞赏,正要奏请太后宽恕他,怎么就”

安东王闻言心头巨震,敢情安东王是自己吓自己,吓死了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王

韩非见安东王幕僚神色有异,忙问道:“安东王到底因何要自尽”

安东王是被朝廷大军吓死的,但这话安东王幕僚不敢说,犹豫一下,说道:“启禀忠国公,七王叛乱以来,安东王一直焦虑不安,后悔当初与叛逆有联系,后来听说忠国公率军回京要路过安东卫,而呈送给太后的请罪折子迟迟没有回应,以为朝廷不能原谅自己的罪责,便以死谢罪,求得朝廷宽恕家眷”

韩非接过呈送上来的安东王悔罪折子,翻看了一遍,叹道:“这都是阴差阳错造成的,本座率军经此从济南府回京,一来这条路回京快捷,二来是顺便巡视东边沿海防务,实没有问罪安东王之意,不想还是造成了误会。安东王的请罪折子呈送京城后,太后令转送本座处置,这一来一去耽误了时间,本座刚刚才收到奏折唉,说起来,安东王之死,本座也有过错,不知安东王王府还有些什么人”

“这都是安东王心虚造成的,怪不得忠国公”安东王幕僚施礼道:“禀忠国公,王府内有两位王妃,一位世子和两位郡主。”

“哦,安东王世子和郡主多大了”

“禀忠国公,世子今年十五,两位郡主也还未成年。”

“世子和郡主都未成年,可悲可叹呀”韩非忽然发现安东王幕僚气质不凡,眉宇之间隐现智慧的神采,便道:“本座还未请教先生大名,不知可有功名在身”

安东王幕僚连忙施礼道:“忠国公客气了,学生蓝羽,早年连续几次会试不中,也就淡了入仕之心,接受了安东王的招募,在王府整理些文案。”

“科举考试存在诸多弊端,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大才遗憾落榜,本座观蓝先生器宇不凡,有意请先生入韩府为幕僚,不知蓝先生意下如何”

蓝羽愕然望向韩非,见韩非满脸诚意,低头沉思片刻,说道:“学生能得忠国公赏识,感激不尽,非常愿意为忠国公效劳,但故主刚刚过世,一门孤寡无依无靠,学生怎能弃之不管”

“蓝先生忠心可嘉,本座非常欣慰”韩非笑着示意蓝羽一旁坐下,又道:“安东王之死,本座也难辞其咎,蓝先生以韩府幕僚身份代本座留此处理安东王后事,如何”

“学生遵命”蓝羽起身答道:“请公爷示下,如何处置安东王后事”

“人死罪消,安东王以王侯之礼厚葬吧”韩非思索一会,又道:“安东王的子女还未成年,就不必留在封地了,本座留一支兵马,协助先生处理善后事宜,撤销王府侍卫军编制,遣散王府内闲杂人员,安东王安葬后,先生亲自护送安东王王妃和子女来京城,本座会奏请太后妥善安置。”

有封地的番王终究是朝廷的隐患,安东王作为最后一个就番的番王,既然自己死了,韩非也就顺势裁撤了封地,至于安东王子女,养在京城就是了。

蓝羽领会了韩非的意图,也明白此举对大华是利好,忙道:“学生遵命”

安东王的死引来舆论一片感叹,如此一来,大华分封的八个番王一扫而光了,从此,朝廷不再有番王的威胁。但,一些阴谋家却发现,皇家的势力也败落到了极致,韩非在朝中的权势必然更加高涨,也没有任何制衡的力量了,这到底是皇家的运数如此,还是韩非有意造成的

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至少如今韩非是无可争辩的胜利者,胜者为王败者寇,各方势力都是争先恐后为韩非歌功颂德,以争取在新的政局中分享利益大餐。

韩非率领大军取道济南府回京,一路上个县府迎来送往自是不提,过了济南府,离京城不远了,韩非便命人提前向太后呈送了回京复命的折子。

韩非要回京了,摆在眼前的首要之事就是如何封赏,毕竟这次征讨叛军是实打实的功劳,堪称中兴国运也不为过。西宫太后贾元春虽然不善于朝政之事,但也明白大军凯旋归来,必须要封赏功臣,一般将领的封赏可以留待韩非回京后再处置,针对韩非的封赏方案要提前拿出来。

韩非是贾元春亲弟弟,是最信任的人,也是她母子的救命恩人,这次又立下了如此大功,什么样的封赏她都愿意,关键要大臣们不反对。贾元春接到韩非的奏折,立即召见内阁大臣商议。

内阁首辅杜云次辅江枫都与韩非关系密切,其他人不愿得罪韩非,便等待两人先发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