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弃少之君临天下 > 分节阅读 157

分节阅读 1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大人客气了德妃娘娘是贾大人长女,令郎又获得皇上指婚,贾大人的恩荣不浅呀”黄公公又笑着对韩非说道:“九公主深得天上皇和皇上的宠爱,能够指婚给韩大人,足见皇上对韩大人的信任,咱家贺喜韩大人”

韩非不着痕迹的递过一张银票,拱手道:“多谢黄公公吉言,还请黄公公代为禀告皇上,微臣这就进宫谢恩”

“好,你们在宫外候着,咱家禀明圣上,再派人通知你们”

送走黄公公,贾政韩非又回到书房,贾政忧虑地说道:“咱们已经与薛家定下了亲事,皇上这时候指婚了,如何是好”

韩非与九公主张婉仪的关系,不想告诉贾政,免得吓着他了。他沉吟片刻,说道:“皇上的指婚无法拒绝,好在圣旨上并未要求马上完婚,可以先拖一拖,等薛家人进京了,再商议商议。九公主自然是正妻,琴儿和宝钗只能作为平妻”

贾政急道:“只有加封爵位的大臣才有资格娶平妻,你如今不过是五品的右春坊大学士,娶平妻就是违制”

“我知道,所以在一年内,我要想尽办法立功,立大功,然后拿功劳去换皇上的准许”

贾政一呆,一年内要立下能够加封爵位的功劳,谈何容易若是旁人这么说,他会毫不犹豫斥他异想天开,但韩非韩非走过的路,已经创造了太多的传奇,若是再多一件,也并不让人意外。

贾政沉吟片刻,说道:“此事暂且再议,咱们赶紧进宫谢恩吧”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六章 皇陵崩塌

贾政和韩非两人赶到宫门外不久,就有一名小太监出来宣两人进宫见驾。

“微臣拜谢圣上隆恩”贾政和韩非进入御书房,当即叩拜谢恩。

皇上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遍这对父子,含笑道:“两位爱卿快快平身”

皇家选婿是何等严肃的事,自然会对韩非的身世来历详细调查,皇上知晓贾政和韩非是父子关系也就不奇怪。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插曲。

当初韩非连中六元,成为大华朝第一个传奇状元,九公主张婉仪就趁势向太上皇和当今皇上提出了指婚的请求。韩非与九公主年龄相仿,才貌双全,家境富裕,毫无疑问是九公主最佳夫婿人选,太上皇和当今皇上当场就表达了许可的意向。

然而,接下来的调查,让太上皇和当今皇上都犹豫了,韩非竟然是身世不明。后来查明韩非是贾政的儿子,也算是功臣后代,但韩非的母亲并未正式嫁入贾府,也就是说韩非只是一个私生子。再一个,韩非府中妾侍成群,也是他一个重要的污点。

这些都无法达到皇家女婿的标准,以致指婚的旨意一拖再拖,若不是九公主态度坚决,早就放弃了。这些日子九公主软磨硬泡,撒娇卖萌苦求,几乎所有的招术都用上了,再动员了宫中各种关系,而德妃贾元春得知韩非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是鼎力相助,终于求得了太上皇和当今皇上的准许。

当然,这背后的复杂过程,贾政和韩非都不清楚,两人听到皇上的吩咐,再次拜谢起身,恭立一旁,等候皇上问话。

“两位爱卿本就是德妃的外戚,九公主如今嫁与韩爱卿,可谓亲上加亲了九公主是朕的幼妹,也是父皇最宠爱的女儿,自小就养成了娇惯的习性,韩爱卿,朕望你多多体谅,善待九公主”

“微臣一定不负圣上嘱托,让公主幸福快乐”

“好,有韩爱卿此言,朕就放心了”

皇上又望着贾政,说道:“有关纳彩仪式,就由贾爱卿与礼部承办了,不知贾爱卿认为九公主和韩爱卿何时成亲适宜”

贾政躬身答道:“微臣谨遵圣上旨意,至于成亲时间,由圣上决定即可”

韩非不等皇上说话抢着说道:“启禀圣上,微臣自入朝以来,寸功未立,却深受圣上隆恩,如今又将九公主下嫁微臣,如此恩宠,微臣惭愧之至,微臣请求皇上将婚期延后一年,待微臣为朝廷立下些许功劳,再迎娶九公主”

皇上颔首,微笑道:“韩爱卿有此志气,朕准了”

贾政明白是该告退的时候,连忙说道:“陛下若无其他吩咐,微臣父子告退了”

“嗯,贾爱卿先出去吧,韩爱卿留下来”

贾政退出大殿,皇上盯着恭立一旁的韩非深深看了几眼,缓缓说道:“朕想不到韩爱卿竟然是贾家的后人”

韩非躬身答道:“启禀圣上,微臣也未想到,微臣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未见过父亲,曾以为这辈子不会见到父亲了,想不到进京后微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贾家的二老爷”

“朕听说,贾家想要让你认祖归宗,但被你拒绝了,你是因为怨恨你父亲抛下了你们母子,才不愿归入贾家”

“不是陛下,长辈的是是非非,做晚辈的无法体会,也不敢妄加揣测,微臣为人子,当以孝道为先,这就是微臣认可贾家是亲族的原因,但微臣不愿归入贾家却是因为忠”

韩非稍顿一下,又道:“贾家先祖确实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历代皇上和朝廷都没有亏待贾家,贾家一门两国公,享受着大华朝无与伦比的尊荣,可惜,贾家子孙太不自爱了,只图享乐不思报效朝廷,有负圣上的恩宠他们忘记了,先祖誓死捍卫的是大华的利益,不是贾家一族的利益微臣不愿被宗族利益束缚,而是要秉持先祖遗志,以忠君报国为己任,至于姓贾姓韩又有何区别”

“说得好”皇上龙颜大悦,大声说道:“韩爱卿一片忠心,朕心甚慰韩爱卿是明白人,忠孝之道说得透彻,可惜明白此中道理的人太少了,贾家如此,其他权贵之家何尝不是如此”

“陛下,古人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世家大族安逸久了,子孙后代难免不思进取,但世家大族的底蕴也不是普通民众可以比拟的。世家大族一旦发生重大变故,痛定思痛之后,子孙后代醒悟过来,对国家的贡献能力也是巨大的”

“韩爱卿所言甚是,这就是朕容忍世家大族小过的原因”

“微臣身后世家大族的后代,对陛下的仁爱之心感激涕零陛下,请恕微臣直言,该鞭策的时候也不能姑息,恩威并济,方能使世家大族时时警惕”

皇上沉思不语,片刻后,说道:“韩爱卿言之有理韩爱卿,你对政务的独到见解,朕非常认同,你不要去翰林院了,就随侍在朕的身边,协助朕处理奏折”

“微臣遵旨”

韩非真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刮子,是非只因多开口,这下好了,安逸的日子没了,每天都要到宫里当值了。

若是其他大臣知晓韩非的想法,恐怕有把他咬死的冲动,这是皇上近臣呀,内阁大臣都没有的待遇,待在皇上的身边,立功的机会大把的。不过,其他大臣就算再羡慕嫉妒恨,也没办法,谁让韩非是皇上的小舅子加妹婿呢,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呀。

就在韩非想着该不该告退时,皇上拿起御案上一见琉璃艺术品,笑道:“韩爱卿,这是九妹送给朕的,说是你府上烧制的,确实巧夺天工,宫中那些能工巧匠们都弄不明白,这件琉璃制品是如何制作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