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洞府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次全体村民会议,也被挪到了国庆节之后,就是因为现在每个人都很忙,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参加什么全体会议。

为了迎接这次国庆节,不仅刘柳絮他们在忙,谢文浩也在忙的不可开交。不过他忙的不是葫芦谷的事,而是药王谷洞府中的事情。

那天在省城同仁堂药店卖完中药之后,谢文浩回到白鹭洲就进入药王谷洞府中,在山谷安排种植傀儡调整了药田里面的中药种植的侧重点。普通的中药材种植的够自己和朱婉瑶那边使用就可以,像经济价值高的番红花、石斛、三七和高丽参可以多种植一些。

其实最赚钱的应该种植野山参,只是上次去了趟长白山,却是没有弄到野山参,就连野山参的种子也没弄到,倒是挺遗憾的。或许应该再给那岩打个电话,看看他的腿伤还了没

自己自从长白山回来后,都四个月没打过电话给他了,想来他的腿伤在自己黑玉断续膏的作用下,应该已经痊愈了。

安排妥了药材种植事项后,谢文浩原本药王谷洞府内已经决定不再种植那么多的蔬菜了。可是为了这次国庆节能打响白鹭洲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村的名头,他决定偷偷置换一批蔬菜出来,放到白鹭洲农家乐的饭店。

除了蔬菜之外,药王谷洞府内的那口池塘里面的鱼虾之类的水产也生长的非常不错,到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只是可惜了那些竹鼠、白耳黄鸡、麻鸡、乌骨鸡、七彩山鸡和竹鸡都还少,要留着繁殖后代,不能拿出来,否则这次能提供的极品食材就很多了。

听到谢文浩愿意提供国庆期间的所有蔬菜和鱼虾,刘柳絮和谢定源自然是高兴不已。别人不清楚谢文浩产的绿色有机蔬菜和鱼虾有多美味,他们两个经常吃的难道还会不知道吗

他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国庆节有了这批绿色有机蔬菜和鱼虾,白鹭洲农家乐饭店的名声绝对会立刻被打响,任何一个到饭店吃过饭的人,肯定都会记住白鹭洲这个名字。

为了让这次国庆节节日氛围更热闹些,村委会决定将竹制品加工厂和榨油坊都放到国庆节这天开业,并且请了戏班子唱大戏。

只是村里请的戏班子都是青山县的本土戏班子,唱的大戏也不是名声特别亮的京剧,也是本土的一种采茶戏。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它的发源于茶叶盛产有关,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

采茶戏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最主要还是上了年纪的人比较爱看,像谢文浩这样的年青一代已经对这种土戏一点兴趣都没了。别青山县这种本土戏剧,哪怕是被称作国粹的京剧也没多少年轻人爱看了。

为了扩大影响力,刘柳絮凭借和凌倩的关系,又将电视台的记者们请了过来,在国庆节这天做了番报道。

白鹭洲唱大戏的消息不仅在县市电视新闻里面做了报道,在网上三江市本地论坛和微信公众号里更是早早就发了帖子通知。

等到了国庆这天,许多游客纷纷自驾来到了白鹭洲。亏得刘柳絮早就安排了村民在停车场指挥,否则后续到来的车辆铁定没有位置可以停放。

为此刘柳絮还在公众号里面及时播报剩余车位的消息,让那些开车的游客随时关注着,免得停车场车停满了他们的车无处可停,或者直接转道赵家湾码头也行,那边的停车位也不少。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已近中秋的赵家湾码头,虽然算不上寒秋,但温度也的确在一日比一日凉下去。从赵家湾码头看向小青山那绵延十余里的竹海,虽然有不少的竹叶已经渐渐枯黄,但大部分还是碧绿的,没有万山红遍的感觉,却让人心旷神怡。

两边的码头不断的有游轮和货船往来不停,给人忙碌不休感觉。在波澜壮阔的沧浪江上面,还可以看到不少渔民捕鱼的船只,偶尔还有些旧式的竹排,上面站着一位身穿着蓑衣,头戴斗笠,脚踩草鞋,手拿撑杆的老渔翁。

竹排上还站立着三两只鱼鹰,不时还能看见这些鱼鹰们飞起,然后钻入沧浪江里,不多会便回到了竹排上,嘴里还吐出一条鱼到鱼篓中。

如此三四次,那老渔翁便笑眯眯的从鱼篓中挑出些略小的鱼,喂给了那些鱼鹰们。吃过了鱼的鱼鹰们发出了高兴的“嘎嘎”叫声,和老渔翁爽朗的笑声混合在一起,回荡在沧浪江上空。

形成一副和谐自然的晨曦江下捕鱼山水图。

、第二百八十四章 茶油上

很多游客看到这幅泛舟逍遥江上的画面时,都忍不住心生向往之情,纷纷找刘柳絮和谢定源他们咨询,能不能也开展这样的旅游项目。

刘柳絮接过一名游客递给她看的照片,河面水平如镜,朝阳洒下来的光射在水面上,像是柔和的光环漂浮在河上。河面上有一艘孤单的竹排随波漂流,竹排上的渔翁看不清具体的相貌,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的和谐自然。

这下别说游客了有想法,就是刘柳絮自己也很心动。恨不得也自己架着这样一叶扁舟,泛游江上。

游客有要求,刘柳絮他们自然会满足,毕竟这都是好的点子,可以形成一个旅游项目。只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要做些改动。

首先肯定不能乘坐竹排,这个风险太大,稍不留意就会人落入水中,必须换成有船舷或船舱的乌篷船,要能经得起风浪的打击。

其次划船的地方不能在沧浪江,那里水流太急,也容易出意外,最好是在十里桃花溪和清溪上。并且船上要有会水的村民陪同,以免有意外时无人施救。

刘柳絮将自己的几点要求对那些想在江上泛舟的游客们提出来后,征求了下他们的意见,发现大家都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便同意了去找木船过来,至于什么时候能找到,到时候会再通知他们。

为此,刘柳絮还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将他们都加了进来,说等有结果在群里通知他们,让他们先自己在村里逛逛。

借船的事情,自然轮不到刘柳絮去处理,别看她背景深厚,可是在白鹭洲这一带的人脉关系还是没有谢定源广。刘柳絮找到了谢定源,对他说明了下情况,谢定源就拍拍胸口,将这件事承包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