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洞府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谢家的人将所有的供品摆放好之后,退出了大厅,关闭了厅门,不让任何人留在大厅内。这样的做法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据说阴间祖宗大人来作客是不可以惊扰的,阴阳有隔,阳间人必须回避。

等待祖先们进食的时候,谢文浩等人在祠堂外和其他人聊天。忽然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今年的中元节晚上要放河灯,这个消息让谢文浩和谢文军两人惊诧不已。

放河灯又称放荷灯,燃莲花灯于水上以烛幽冥,谓之放荷灯,放河灯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的民间活动,这个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

要知道在白鹭洲,虽然年年都过中元节,每年也祭祖,但是放河灯差不多快十年没举行了。不知道今年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放河灯了

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是新来的村支书刘柳絮的建议,说是尝试下放河灯效果如何到时候会将整个活动视频放置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如果游客反响不错,以后过节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放河灯的传统旅游项目,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一起参与这项活动。

刘柳絮的这个提议刚提出就被谢定源同意了,并且提前好几天,在余巧手的主持下,带领很多村民很编织、制造了很多的河灯。其中有纸做的,也有竹编的,甚至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材料,反正制作了将近一千盏河灯。

河灯的造型也是各种各样,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荷花造型和小船的造型这几种。其中纸做的最简单,方法是将彩纸剪成正方形,然后将四角折向中心,再将四角打开,几个回合下来,一个漂亮的小“乌篷船”就做成了。

至于放河灯的时间自然是要等到傍晚的时候,天色没那么亮了,点上蜡烛的河灯放入十里桃花溪里才漂亮。否则大白天的,一点意境和美感都没有,只会白白浪费大家的心血。

得知晚上有活动了,众人祭祖完毕后,就不再闲聊,而是匆匆赶回了家里,赶紧做饭、吃饭,一会好去十里桃花溪抢个好位置,没准还能亲手放河灯。毕竟听说这几天时间内,赶制了近千盏河灯,肯定会分发给大家放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谢定源就没有再继续到谢文军家里吃饭了,而是回了他自己家,毕竟他家也是要过中元节的。

刘柳絮因为自己没开火,现在农家乐饭店又没装修好,每天都在谢文浩家里蹭饭。今天谢文浩不开火,她就没地方去了,还好谢文浩有良心,晚上喊上了她继续在谢文军家吃饭。

对于这个能干的村支书,谢文军一家人一开始是不怎么待见她的,谁让她之前害的谢文浩那么惨。后来看谢文浩自己都没太在意过去的事情,谢文军一家才开始逐渐释怀。

等到后来刘柳絮在村里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将白鹭洲建设的越来越好,大家又开始对她慢慢产生了好感。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看刘柳絮和谢文浩两人关系非常密切,虽然没有明着谈恋爱,可是两人天天都在一起吃饭,想必互相之间还是有好感。为了不让谢文浩难做,谢文军还是决意放下了之前对刘柳絮的成见。

、第二百六十八章 祭祖放河灯下

吃过饭后,白鹭洲的村民们开始陆续从家中走出来,朝十里桃花溪的位置走去。

谢文浩陪着刘柳絮两人边走边聊,“六六,我发现你的花样还真不少啊,你最近这段时间挺会折腾的。”

刘柳絮白了他一眼,无奈的说道:“你以为我愿意这样折腾啊,谁让我们村的基础太差了呢要不趁这段时间康书记和林市长带动的这股风潮,一鼓作气多搞出些动静来,我怕要不了多久白鹭洲又无人问津了。”

谢文浩耸耸肩,“打铁还需自身硬,白鹭洲想发展起来,还是得依靠自己的特产,靠这种作秀的手段,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刘柳絮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但是现在你有什么好办法扩大白鹭洲的名气吗”

说完刘柳絮见谢文浩摇头,她继续说道:“那不就得了,我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可是要等白鹭洲真正发展起来,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呢。”

谢文浩瞥了她一眼,见她脸上神态有些疲倦,关心的说道:“你也知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你也别太操劳了,慢慢来,别把自己身体累垮了。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刘柳絮听了谢文浩关心的话语,心里犹如喝了蜜一样甜,脸上不由绽放出迷人的笑容,柔声应道:“嗯,我知道的。你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自己身体。也就这段时间忙一点,等忙完这阵子就好了。”

其实刘柳絮的心里却是在偷偷的想着,不是我自己想那么辛苦。而是实际上你发展的脚步太快了,要是自己不努力追赶,以后又如何成为你的保护伞呢我来白鹭洲的目的是想护着你向前走,而不是靠你的飞速发展带动我升职。

若是自己真想升职的话,又何必跑白鹭洲来呢在省城刘家的庇护下,升迁的脚步根本不会慢多少。只是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罢了

“我的心,只愿和你一路同行,风雨同舟,无怨无悔”刘柳絮看了谢文浩一眼,低声呢喃自语。

两人来到十里桃花溪的位置时,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整条小溪边上都站满了人。幸亏现在是夏天,溪水又不算很深,就算掉进溪水里,也只当洗了个澡。

谢文浩还没靠过去,就看见很多村民手上拿着一盏河灯,造型各异,非常漂亮。谢文浩奇怪的问道:“这些人手上的河灯哪里来的刚才来的路上都没看见他们有拿河灯来啊。”

刘柳絮拽了下他的衣袖,抿嘴笑道:“跟我来,我带你去领河灯。那边我准备了不少的河灯,几乎上每个前来的人都可以领到一盏。”

谢文浩看了眼她拉着自己衣袖的手,没说什么,跟上了她的脚步。越靠近溪边的位置,人就越多,有想挤进去,也有拿了河灯想挤出来的人,一时间乱成一团。

好几次两人都差点被挤散,甚至有一次刘柳絮差点被人挤下了溪水里去。吓的谢文浩赶紧一把抓住了刘柳絮的手掌,紧紧不敢松开,并且不住用身体护住外侧的人群,不让他们碰着刘柳絮。

刘柳絮赶紧着手心传来的热量,心里犹如小鹿撞一般,扑通扑通剧烈跳动,脸上也不自觉的红的像胭脂涂抹过一样,脸颊滚烫的厉害。

好不容易谢文浩才带刘柳絮挤进了人群中,发现在岸边的草地上搭建着一个大大的台子,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为首的正是余巧手等人,他们就在台子下面分发着花灯,给每个前来的村民都递上了一盏。

余巧手别看今年已近六十,眼神却好的很,一看刘柳絮和谢文浩两人挤了进来,急忙大声招呼道:“刘支书,谢老板,这边。”

等他们两人靠近台子前,余巧手从台子底下拿出了两盏编织的非常精美的荷花灯,上面的竹篾打磨的非常精巧,外面还罩着一层绸布,里面固定了一根大大的蜡烛,一看就是费了不少工夫做出来的。

谢文浩接过那两盏河灯,急忙对余巧手说着感激的话语,“余大爷,真是太谢谢您了,一看就花了您不少的心思,真是有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