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洞府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偷偷过来给水渠内注入药王谷洞府内的瀑布深潭水。同时也托孔老四的关系,购买了一批黄鳝苗放入了水渠内,除了黄鳝苗之外,他还购买了许多小鱼小虾小泥鳅苗,这些不仅可以丰富水渠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给黄鳝提供食物来源。

七月下旬是个农事忙碌的时期,除了刚刚移植好的蔬菜苗之外,马上就要进行晚稻插秧。幸亏谢文浩早就从县农机站预定好了插秧机,因此倒也不用过多担心水田太多,雇佣不到人来插秧。

这天下午,谢文浩接到县农机站综合科工作人员打过来的电话,说是第二天会派遣技术员上门来插秧,让谢文浩提前准备好秧苗。谢文浩在电话里问清楚了农机站技术员上门的时间,是第二天九点钟,于是谢文浩答应下来,九点之前必然将水稻秧苗准备好。

这次要栽种的水稻秧苗谢文浩在药王谷洞府内已经育秧好,只等农机站的技术员上门,就可以取出来插秧。只是因为不好凭空变出来,谢文浩还得和这次蔬菜苗一样,找个由头从洞府内取出。这个时间点要恰好,取出来晚了供应不过来,取出来早了则容易损伤到秧苗,毕竟不是一天就能插秧完毕,中间有好几天时间,他必须考虑到后面秧苗存活率的问题。

若不是白鹭洲的大桥还没有建设好,谢文浩完全可以取出仅供当天插秧的秧苗即可。可是现在交通不便,谢文浩自然不好每天开车往外跑,何况外出的次数过多,暴露的风险也大。

为了方便插秧机作业,水田早在十天前就已经平整好地面,确保每一块水田内高低平面一致,且提前几天从湖泊内灌水进行水耙,使稻田达到平、软、深的要求。

当谢文浩告诉十三叔公谢明生要开始准备水稻插秧时,谢明生还问过谢文浩需要不需要对水田喷洒农药,用来防止虫害。

谢文浩急忙阻止他这个举动,并且再三重申道:“十三叔公,我们葫芦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绿色有机食品,不管是蔬菜、稻谷还是果树都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就算有虫害,我也会想其它办法解决。千万切记,不能使用农药,也不许使用化肥。关于这一点,不仅您要牢记,也需要让下面工作的人也清楚。我不希望因为自己人好心办坏事,如果谁被我发现使用了农药和化肥,唯一的结果就是开除处理,并且还要追究个人责任。”

谢明生迟疑了一会,一脸担心的说道:“小浩,如果不使用农药的话,虫害和杂草会非常严重,最后会影响作物的产量。”

看着谢明生布满皱纹的脸颊,谢文浩知道他是一番好意,拿了自己的工资自然会用心为自己考虑。因此谢文浩耐心的给他解释道:“十三叔公,我也知道使用农药可以减少虫害和杂草的生长,可是您有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打了农药和使用过化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好价钱。这样一来,就算产量高了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现在愿意留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种出来的农作物卖不出价格,种地不赚钱,大家才会出去打工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稻田养鱼上

谢明生仔细想了想谢文浩的话,的确是这个理。别看现在年年鼓吹农田亩产多少多少斤,又比上一年增长了多少。但实际上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提高多少,若不是现在国家对农民的减负政策,估计现在很多农民连活下去都很困难,更别说还要抚养一家老小。

现在为什么出去打工的人那么多宁愿田地荒着也不愿意去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种地不赚钱。而且打工比种地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旱涝保收,种地就不同了,要是风调雨顺还好,若是出现什么自然灾害,这一季的辛苦劳动就会化为水漂。

只是作为一个多年种地的老农,你让他眼睁睁的看着地里长草,作物闹虫害,他也做不到啊。对谢明生来说,他不懂得什么叫绿色有机蔬菜,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朴素的观点,有病就得治,闹虫害就得用农药。但是既然现在受雇于别人,拿了别人的工资就得听别人的吩咐。一时间他的脸色变的苦涩起来,不知道该继续劝阻,还是听之任之。

见谢明生依旧很担心的模样,谢文浩笑道:“十三叔公,您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但我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农作物害虫而不去理会,我自然会想其它办法解决。怎么样我也不会让自己经济受到损失。”

谢明生一听也是,别人承包山林都是为了赚钱,没谁是为了赔钱的。或许小浩真的有办法,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怎么说别人也是大学毕业生,要是真的一点本事都没有,想必也不敢回来承包荒山。

想到这里,谢明生点点头,咧嘴一笑:“行,小浩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还有别的事情吗要是没有的话,我去菜地那边再瞧瞧。”

“十三叔公,再等等,你不说我差点忘了,还真有件事情需要你处理下。我之前找孔老四除了订购了一批黄鳝苗和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鱼苗外,还订购了四五千条的草鱼和鲤鱼苗。这些我都是打算到时候养殖在稻田里面的,我想问下十三叔公那边有没有认识什么懂稻田养鱼技术的人可以请过来做事。您放心,工资一块绝对亏待不了他。”

江南省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因此懂得稻田养鱼技术的人不少,但是愿意来白鹭洲工作的人却不多,无奈之下谢文浩只好请教谢明生。

一听这话,谢明生乐了:“小浩,我看你也别找人了,老四定光就是我们村养鱼的一把好手。要不是他年轻的时候运气不好,承包的池塘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水灾,池塘里面的鱼全部跑了,他也不至于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到现在还未娶亲。”

说起来谢定光在谢家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在定字辈中如今尚未娶亲的除了他就剩下一个疯子了。哪怕就算参军负伤归来的十三叔公谢明生娶亲生了个女儿,只是十三奶身体一直不好,每个月吃药都要花费不少钱,谢明生腿脚又不便,才会落得家庭条件贫困不堪。

现在听了十三叔公的一番话,谢文浩才知道四伯谢定光为什么会到现在也娶不上老婆,原来也是花了所有的家产去承包池塘养鱼,结果受水灾影响,鱼跑完了,不仅自己赔的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虽然那个年代的女人结婚不像现在看中房子、车子、票子,可是家里没钱也就算了,如果还有一屁股外债的话,自然是没有那家的女孩子愿意上门吃苦受罪的。

既然谢定光就精通稻田养鱼技术,那再好不过,也不用再额外招人。谢文浩倒不是舍不得那点工资,而是明天稻田就要开始插秧,自己订购的草鱼和鲤鱼也快要送过来,如果再没有一个懂行情的人负责打理,谢文浩担心这批投入的鱼苗会将禾苗给吃了,那样就得不偿失。

谢文浩满脸笑容对谢明生说道:“十三叔公,一会您回去和四伯说一下,等鱼苗运过来的时候麻烦四伯负责处理下。如果还需要别的东西,你让他尽管开口,我这边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谢明生点头道:“行,一会我就让定光过来一趟,有什么事让他直接和你谈。毕竟我对养鱼这块也不是很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