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洞府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用来种植莲藕,养殖鱼虾之类水产品。

其实瀑布深潭内就可以养鱼、虾,就是不容易捕抓。谢文浩可不想哪天自己想吃鱼的时候,发现鱼都在潭底不肯上来,还得想尽各种办法捕鱼,那就太累了。还不如自己挖个池塘,想吃鱼的时候就用网在池塘里面捞一条,等哪天自己来了兴致,再坐在瀑布深潭下面慢慢垂钓。

大致巡视药王谷一番,发现山峰和山谷许多地方还是闲置着,不由开始琢磨是否要先种点什么也不一定全部种植草药,也可以种些蔬菜、果树之类的吃食,至少比外面卖的蔬菜和水果安全性高,味道也会强很多。

打定主意待回城购买草药种子的时候,顺便问下有没有卖蔬菜种子和果苗的地方,既然要种,就要选用品种上等,口感好的,老百姓都认可的品种这样也方便以后售卖。至于是否高产量就无所谓了,在药王谷洞府内聚灵阵浓郁的灵气滋润下,就不存在产量低的问题。

谢文浩一闪身,离开药王谷洞府。可不能在洞府内待的时间太长,引起谢文军的怀疑就不好了。要是谢文军在家里等的时间太长,发现自己还没过去,他再找过来,又发现自己人没在家,以为自己发生什么意外,闹的人尽皆知就麻烦了。

来到谢文军家中,孔雪英已经带着糍粑回娘家还没有回来,估计上午去扫墓,中午要留着家里陪父母吃饭,晚上才会回来。

在农村,尤其是传统节日,对早上和中午的饭食通常都是随意做几道菜能吃就行,只有晚上那餐才是重头戏,会做的非常丰盛,然后邀请许多亲戚和关系好的左邻右舍赴宴。基本上会摆一大一小两桌,大桌上主要是男子,摆上几瓶白酒,边喝边聊,一顿晚餐要吃两、三个小时才会下桌。小桌子上则是妇人小孩,吃完丢下碗筷就走的那种。

此时谢文军正在庭院修理一柄锄头,底部木柄连接锄头的地方有些松动,准备重新制作一块木梢来加固一下。厨房里只有婶婶一人在忙碌的做午饭。

谢文浩问道:“怎么就你和婶婶两个人在家,其他人呢”

谢文军头也没抬,回答道:“小辉一回来就跑出去找别人玩去了,我爸下田去了,老婆回娘家还没回来,爷爷估计也出去找别的叔伯公聊天去了吧。”

“哦那你忙。”谢文浩继续朝厨房位置走去,“我去看看婶婶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没有”

刚踏入厨房,还未等他开口,就听婶婶满脸笑容,和蔼的说道:“小浩,忙了一个早上累了吧你先稍等下,饭还没做好,还有个菜没烧完。你先吃块清明果。”

说着婶婶从厨房最里面的小灶铁锅蒸笼上拿下一块热气腾腾的清明果,递给谢文浩道:“小心烫手,吃完了婶婶再给你拿。”

谢文浩接过清明果,有些无奈的苦笑下,本来是想进厨房看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结果被婶婶误会自己饿了,来找吃食。

清明果是清溪镇这一带的清明节特有的一种小吃,它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成的团子。和外面大家说的那种如同饺子样形状、里面还包陷的清明果有点不一样,反倒是和青团子很类似,只是名称叫法不同而已。

、第十六章 太祖墨宝

吃过午饭,小辉照例放下碗跑出去找他的小伙伴玩;四爷爷谢明平找他的那几个老兄弟们商量晚上祭祖的事情。谢家目前在白鹭洲生活的有大约百来户人家,就算每家选一两个代表,也有上百号人,要是没有妥善安排和规划,一窝蜂进去祖祠也挤不下。

婶婶则是在处理晚上准备筵席的材料;谢定民下午没有继续下农田,和附近邻居们在晒谷场上摆了张小桌子在斗地主;谢文军眯着眼睛在太阳底下打盹;谢文浩一看没自己什么事,于是打算回转自己的老宅,准备将以前药王庙药虚子爷爷离开时留给他的东西再整理一遍,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另外家里一些贵重物品也可以转移到洞府内的书房里,这样不虞丢失,要找起来也方便。

谢文浩将卧室角落里面的一只木箱费力的挪到庭院,那里位置比较大,很多东西可以摆放开来。木箱没有上锁,用鸡毛掸子拂去箱盖上的灰尘,右手轻轻一抬,露出箱子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谢文浩上小学后收集得乱七八糟的东西,最主要还是书本,玩具之类。

这一番整理,还真的让谢文浩发现不少好东西,当然他自己收集的那些垃圾不算。药虚子留下的书籍都是古籍,且大部分都是道藏典籍,里面还有几本是珍本。谢文浩随手翻阅一下,很多都看不懂,就放在一旁。剩下小部分是医书和笔记,还有几张裱好的字画,画作除了一副是油画之外,其它几幅都是国画。

那几本医书谢文浩以前也看过一点,都是文言文记载的,当时只觉云里雾里,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和那些道藏一样玄奥的很。现在读了中医,结合所学知识,再翻看时又是不一样的感觉,看到精彩之处,犹如醍醐灌顶,不禁拍案叫绝。尤其里面最珍贵的是一本药方大全,很多都是市面上找不到的珍贵之极的方子,甚至许多药方在一些小的中医世家可以作为秘方流传给世代子孙。

还有记载了药虚子行走江湖数十年经历的笔记,以及他对各种医书作的注解,行医的经验和心得,让谢文浩是如获至宝,恨不得捧着这些书籍一口气全看完。但是转念一想傍晚还要准备祭祖,只好按捺下心中的冲动,转而打量最后几幅字画。

说实话,谢文浩对字画研究不深,究竟画的好不好,字写的好不好,他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光看它们装裱的那么精致,经过数十年还是焕然如新,便也知道这些都是精品之作。由于不清楚它们价值如何,谢文浩将它们一一悬挂在洞府书房内,权当装饰。

只是当他打开最后一幅字时,虽然上面只有“妙手回春”四个字,字潇洒飘逸,行云流水,底下没有任何的落款,谢文浩还是第一时间被惊呆了。

“这这不是太祖的笔迹吗”谢文浩虽然对书法没有什么研究,但是经常在语文课本上见过太祖亲笔所书的诗词,因此第一时间便认了出来。

就是因为认出是太祖的真迹,谢文浩才会显得更疑惑,为什么太祖的真迹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没有落款。随即他想起了太祖题的那四个字“妙手回春”,心里顿时又有一丝了然,这必然和药虚子爷爷有莫大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