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桃源山庄 > 分节阅读 385

分节阅读 3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到他过来,一个身穿黑色外套,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快速迎了上来。

“白秘书,四叔还没下来吗”

“不,四叔已经提前下山了。不过,他老人家很喜欢观赏王先生山庄的冬景。所以,已经沿着山路去了前面。让我留在这里等王先生,说一会在抚仙湖的左观景楼顶层等您”

“没想到四叔年纪大了,游山玩水的雅兴倒是不减。”王铮点了点头,“那我们一块走吧”

“王先生请”

王铮也没客气,轻车熟路的右转弯,顺着沿山体迂回盘旋的青石道,穿过三道山梁后,来到了即便是冬季,依然没有结冰,而且轰隆有声的双岭山瀑布。不过下面的老龙潭,却因为寒冷的温度,而看不到放养在其中的珍贵锦鲤。

从左手侧绕到黑龙潭的后方,走进宽阔而明亮的隧道,向前大约走了近千米后,宽度八米左右的通道出现了左右两个分叉。

王铮选择了左边的那条,然后沿着一层层的台阶拾阶而上。跨越大约三十米的高度后,眼前天光大亮。正前方,先是一条宽10米左右,蜿蜒着在干茎虬枝,树叶凋零的密林中蜿蜒的巨型木桥,紧接着一个被河流从中间劈开,恢宏壮阔的山谷出现在王铮面前。

作为主人,这里的一切他都熟悉的很。所以,只是打量了一眼后,便迈过出口,从旁边的木梯,继续向上。

二楼是零售处,可以看到橱窗里面挂着自拍杆、零食、饮水等商品。只是冬季的抚仙湖显然并不受宠。再加上年假已过,所以只有零星的几个客人,勉强维持着丁点人气。

三楼是咖啡厅,跟二楼的零售点一样,也是客源稀少。不过,因为咖啡厅温暖的门店,再加上落地玻璃窗也不耽搁观赏外面的景色,所以顾客相比二楼的零售处要多一些。毕竟这年头,喜欢点上一杯咖啡,捧一本世界名著,守着风景秀丽的窗台,静静品读的小资青年还是不少的。

观景楼的四楼是茶吧王铮刚上来边看到了临窗而坐的李昭基。这位年近九旬的老爷子看起来很精神,颇有些鹤发童颜的味道。

在王铮看到李昭基的同时,后者显然也看到了他,抬起右手,面带微笑的招了招。

“四叔,没想到您还有这样的兴致。不过冬天的抚仙湖可不如夏秋漂亮”王铮在对面坐下后笑道。

“萧瑟也是一种美。而且,在香港可看不到这样的景色”顿了一下,把提前准备好的杯子推到王铮面前,“点了一壶武夷山红茶,也不知道你爱不爱喝”

“没有什么中国的茶叶是我不爱喝的”话落,王铮也没客套,端起旁边的茶壶先给李昭基续上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四叔,您也来了两天了。怎么样,在太清观还住的习惯吧”王铮放下茶壶道。

“没什么不习惯的。清苦的日子我也不是没过过,而且太清观的住宿条件和伙食,可比我年轻时到香港闯荡的时候好了太多。不过,相比这些物质条件,观里的清静,以及跟太一道长谈经论法,更能让我求的心灵上的平静,而这恰巧是我现在最渴望得到的”

王铮点了点头,“您习惯就好。到时候再见了李大哥,我也不至于没办法交代”

李昭基知道他说的是二儿子李家诚。跟他猜想的一样,比起大儿子李佳杰,还是性格开朗,年龄更相近一点的李家诚跟王铮能聊得来。而这也正是他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二子比长子更适合继承李家的家业。跟王铮这样前途无量的人成为朋友,更有助于李佳杰把李家的事业发扬光大。

李昭基微笑这点了点头后,“忘了恭喜你。这次九龙仓复牌,可是股价大涨你的身家飙升啊”

如今距离九龙仓置业重新上市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个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发行价为每股80港币的九龙场置业,已经突破了90元的价格曲线,达到了957元每股的水平。不过在股价突破95港币后,九龙仓置业上涨的态势也开始变得平稳起来。最近几天,一直围绕着95元港币上下波动。显然,如果没有其它利好消息的话,每股95港币就是九龙仓置业的真实价值了

不过,按照九龙仓置业30亿股的总股本,现在它的总市值也达到了2850亿港币的惊人水平。

这个数值同样也超过了王铮最初的想象。但让他有些许遗憾的是,九龙仓的股价没有超过100元的水平。

否则,一旦九龙仓的市值超过三千亿,那带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绝对比现在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四叔,九龙仓的股价虽然复牌上涨,不过我心里还是没底”王铮沉吟道。

“哦,为什么”

“四叔,您在商界打拼多年,尤其是在地产行业,更是经验丰富。您觉得心在国内的地产有大幅滑坡的可能吗”

李昭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之前看你不惜代价拿下九龙仓,又付出巨资收购绿城中国,一副大举进军地产界的样子,不曾想你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我这是典型的围城心态。之前还在外面的时候,看到地产行业的丰厚利润,卯足劲想要插进来。但等到真正进来了才发现如今的抵地产行业真是如履薄冰。”王铮面带苦色,半真半假道。

“既然如此,那现在让你退出的话,你愿意吗”

“我想大致还是不愿意的”

“那不就截了,既然你不想退出,那就好好做吧不要套用国外的经验,在资本主义国家,私人资本决定着市场。但在中国,真正决定市场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要中央决策者不糊涂,国内的房价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崩塌。”

“那您看现在国内的政策”

李昭基淡淡一笑,“降准、降息、降首付,无疑对拥有资本的炒房团和个人来说,是重大利好。可以想象今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要来一个大爆发。不过这也正是国家想要看到的。等那些自以为赚大钱的炒房团入局后。只要国家再来一个限购、限贷,再加大一二线的房产供给,很容易就把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打压下去。拥有多套房产,背负巨额还款压力的炒房族就会损失惨重”

“先是房市最火爆的一二线,然后是三四线城市,如此之后,国内的炒房团最起码要比现在消失一半以上。而这些炒房团就是如今国家认为的房地产泡沫。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把他们赶出场。至于出让土地的政府,以及大地产开发商不会承受任何的损失。”

王铮了然的点了点头,“就像八九十年代发迹于草莽的民营资本,当国家需要调控的时候,永远是那些缺乏背景,却意外暴富的人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在80年代曾经叱咤风云的年广九、步鑫生、马胜利;到90年代的商业英豪,如牟其中、褚时健、潘宁、李经纬;再到如今的马运、王剑临。中国的富豪榜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美国则几乎三十年不变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单从这份名单你就能品味出很多东西

“其实你也不必太过担心,现在的中国终究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了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是大势所趋”

王铮点了点头,忽然笑道:“现在我有些明白李家那位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在抛售国内的物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