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桃源山庄 > 分节阅读 278

分节阅读 2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铮已经走进了旁边一个宽25米,高3米,张开的门户在这道门户左边的墙壁上有一副高2米,宽15米,堪称巨幅的彩色照片。即便不看照片旁边的介绍,王英也认识照片中面容消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头像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山水画大师齐白石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进来”

“来了”

听到里面的催促,王英答应一声,连忙跑了进去。一个长50米,宽32米左右的房间出现在他的眼前。

房间内的情形,跟先前王英在下面所见的相似,也分内嵌在墙内,用钢化玻璃罩住的立面展览区。以及类似珠宝展柜,只是45度倾斜的钢化玻璃展柜

房间内的画不多,算上挂在墙上的,以及摆放在展柜里的,稀稀拉拉加起来大概有36幅左右

“全都是白石先生的作品”连续看了几幅后,王英发现了这些书画的共同点。

“这是我们专门为齐白石开辟的独立展厅”

“独立展厅怪不得呢。咦,这个是”看着挂在南墙玻璃展柜内的一溜12幅,明显成套的山水画,王英言语一顿,瞬间瞪大了眼睛。

王铮走到他身边,神色中带着满足的打量着墙上的套画,“这是齐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条屏,除了放在山城三峡博物馆的那套之外,我这里是唯一的一套了”

“山水十二条屏它不是在保利拍卖行手里吗”

作为古玩行当内算是顶级的掮客,王英自然对前段时间出现在保利拍卖行上,估价十亿,把整个国内拍卖市场搅得热血沸腾,却最终没有出现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有所了解

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幅价值巨大的齐白石馆藏级力作,居然会落到了王铮的手里。而且至今位置,收藏界内都没有传出什么风吹草动。

“既然它们放在这里,自然是被我买下来了”

“真买下来了”王英还仿佛有点不太相信。

“要不要我那合同给你看看”

“好”

看到这家伙居然点头,王铮撇了撇嘴,“美得你好好看一下吧。除了这套白石先生的馆藏级精品山水十二条屏,其余的24幅作品也全都是白石先生的精品画作,每一件的价值都超过千万”

“真的”

看着王英瞪大的眼睛,“你好歹也是资深的古玩掮客,是不是真得,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看到反应过来的王英一溜小跑仍然先追着山水十二条屏看,王铮摇了摇头,也没多说什么。对于任何喜爱收藏的人来说,最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自然是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藏品。

不过,王铮也并没有妄言。除了价值最高的山水十二条屏之外,这里随便挑一幅画作都是价值千万以上的,白石先生的精品画作。

尤其是另外一组齐白石先生的代表作花鸟四屏,是他在五月底春拍的时候,从九歌拍卖行拍来的,花了正好1亿

如果真的按照市场价计算他这里齐白石三十六幅书画价值的画,几乎不下于12个亿

同时也是现在王铮在书画展馆二楼开辟的三个个人展厅中价值最高的一个等了半个小时,看到王英仍然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的时候,不愿意在等的王铮强行把他拉到了旁边潘天寿个人展厅。

这个展厅里的画作没有刚才的齐白石展厅那么多,但也有32幅。压轴的作品鹰石山花图,虽然没有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高,但也是价值近3亿的中国书画类顶级精品。

看完了潘天寿,最后就是李可染了

李可染个人展厅中的作品是三个独立展厅中最多的,达到38幅所有作品中压轴的就是王英念念不忘,价值近13亿的井冈山

“怎么没了”

被王铮从李可染个人展厅里拉出来,正准备向下一个精品云集的个人展厅进发的时候,看到向下的楼梯,王英顿时露出了不满。

“你真以为我这书画馆的个人展厅是随便设立的”王铮边走边说道。

“难道还有什么条件不成”

“条件当然有其一,最起码有一件价值过亿的馆藏级艺术精品其二,必须有十二幅价值1000万以上的精品画作两个条件任何一个不满足,这二楼开辟的十六个独立展室中就没有他的位置”

“你这条件订的也太高了。现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上,近现代名家作品中过亿的也就十几幅而已”

“没关系,我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慢慢筹集总之一句话,若干年后,我要让全世界的画家,能以在桃源博物馆开辟自己的个人展厅为无上的荣誉”

看着王铮斗志昂扬的样子,王英心中也不由涌起浓浓的羡慕。大家都是喜欢古玩收藏的,但彼此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而且,他还比王铮更早进入古玩行。

“都是钱闹得”

羡慕、嫉妒,又或者是安慰自己的一句话后,王英追上前面王铮的脚步,走下了楼梯。

从楼梯口出来,就是他们最开始进来的近代书画馆

近代书画馆左右各有两个门户,右边的可以连接最边缘,也就是王铮两人一开始进来的走廊。

而左边的这个门户则连接着书画馆和瓷器馆之间走廊。当然也紧邻着通往二楼的楼梯。

通过左边的门户,进入旁边的瓷器馆,第一个展厅高度和宽度跟王铮两人先前经过的书画展馆相差不大。但长度却比书画展馆一层10个展馆增加了将近一倍。王英预估了一下,约有140米左右。

在长140米,宽43米的展馆中,摆放着一个个半人高,顶端边长50厘米四方形的展台,每一个展台上都放着一件精美的瓷器,而瓷器外部全用坚硬的钢化玻璃罩住。

另外,在展馆左侧的墙壁上,笔走龙蛇,写了七个楷体大字――近现代瓷器展馆

“我靠,珠山八友的瓷器,你这里居然全都有”

王铮点了点头,“可惜没有民国时期的总统瓷,以及建国后的第一官窑和毛瓷”

所谓的总统瓷,就是从民国第二任总统袁世凯的洪宪瓷和居仁堂制总统专用瓷;民国第五任总统徐世昌静远堂制总统专用瓷;以及第六任大总统曹锟的延庆楼款识总统专用瓷。以及后来蒋光头的蒋字款和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款的总统瓷。

这些堪称民国官窑的瓷器,是当时那个年代最精美的一批瓷器。数量不多,市场价也高。王铮一直希望能够收藏几件,可惜查遍春拍上所有的拍品,也没有找到。

至于第一官窑,则是新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1965年受权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主席中央首长专门设计制造,为建国以来珐琅彩制作的精品,体现了中国陶瓷研究制作至乾隆以来的最高水平,堪称共和国官窑第一瓷。

后来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的时候,周总理送了他一件名为珐琅彩花鸟题词笔筒的瓷器。

至于毛瓷,或者说主席瓷,特指1974年湖南醴陵瓷和1975年江西景德镇制作的一批瓷器。尤其前者,因为专供主席使用,所以堪称建国后瓷器精品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但以为数量稀少的关系,王铮到如今也没收到过一件。

近现代瓷器展馆中没有官窑瓷器,一直是王铮引以为憾的事情。不过看到听完他的话后,身边神色异样的王英,想到对方的身份,王铮脑海里仿佛一道闪电闪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