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桃源山庄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不喝豆浆,牛奶就挺好”

话落,接过王铮手里的牛奶,拧开盖子,直接朝嘴里灌了两口后,才满足的吁了口气。

“听你刚才的口气,今天上午有事”

重新坐下来后,王铮问道。

“嗯之前联系的一个魔都卖家今天早上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约好了上午十点见面”王英点头道。

“古玩”王铮眼睛一亮。

“当然,要不是因为这个,我才不跟着你来魔都呢”吐槽了一句后,看着王铮意动的样子,“怎么你也想去”

“不行吗”

“呵呵,你去当然没问题。不过你的鱼展不打算参加了”

“鱼展有人负责,而且现在距离开幕还有两天,我的时间还充裕的很”

王英点了点头,把最后一点油条塞进嘴里后,扯了几张餐巾纸擦了擦手,“行吧,你等我一下,我洗漱完后,咱们一起出发。”

话落,也不等王铮点头,便起身趿拉着拖鞋,小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大约二十分钟后,打扮齐整的二人,外加各自的随从,乘坐两辆黑色奔驰,离开了酒店。

缓慢的车流限制了速度,近四十分钟后,一行人才来到了一个位于市中心的普通住宅小区外面

当然在上海中心城区,哪怕是一套最普通的小区,房子均价也在五六万能够住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几百万身价的富裕阶层。

“就是这里了”

在门口处登记,两辆车拐进小区后,顺着平整的硬化路,停在了一栋约有20多层的楼房前面。

下车后,王铮简单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楼房。便跟在王英的身后进入了楼道。

坐电梯直上9楼,出门后王英敲响了挂着906号门牌的房门。

“谁啊”

听着从里面传来的带着一丝沙哑的苍老声音,王英连忙道:“张老先生,是我王英”

“咔吧”

在王英自报家门后,紧闭的房门从里面打开了,隔着防盗门,一个身穿对襟长褂,头发花白,面容稍显严肃的老者,出现在王铮他们面前。

而老爷子显然没想到这次王英居然带了这么多人来。不算王英和他的保镖成铁,王铮身边还跟着他特意带到魔都的一个鉴定专家,以及形影不离的王乾。

“张老先生,您好,我是王英,咱们上次在京城收藏协会上见过”王英连忙道。

老爷子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王铮,“这几位是”

“哦,这位是王铮,非常喜欢收藏,这次跟着过来,就是想跟张老您交流一下”

“张老您好”

张子敬听明白了王英言语中的隐意。在古玩行中交流和出手几乎是一个意思。因此,在听完了王英的话后,张子敬便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次他想出手古玩的买主。所以,在上下打量了王铮一遍后,老爷子点了点头。

“你好”

“这两位是王铮先生的鉴定师和保镖”

在介绍完后,张子敬点了点头,算是见礼后,才打开房门,让他们进去。

“家里有点藏品,平时安全也就多注意了一些。刚才多有怠慢,请你们见谅”

“您老客气”

说着话,王铮他们鱼贯而入,绕过了遮挡视线的屏风后,一个大约四十平左右的宽大客厅出现在眼前。

客厅的装修是王铮喜欢的复古风格,各种仿古的家具极为讲究。

“请坐吧”

道了声谢,在客厅沙发上分宾主落座后,张子敬让自己的老伴,以及家里的佣人给王铮他们端上了茶水。

老爷子应该是个急性子,刚坐下便直接道:“既然你们是来看东西的,那咱们也不多说别的了,直接进入正题”

话落,张子敬起身从旁边琳琅满目的博古架上拿下一件曲柄紫砂壶。虽然看着放的随意,但从老爷子谨慎的表情中,显然这不是一件普通玩意。

“曼生壶”

张子敬诧异的看了一眼王英,“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眼力却不错”

“您老过奖”

比起平时的吊儿郎当,王英此时仿佛换了一个人。周到的礼节,恭谨的态度,显示出良好的教养。

“既然你认识,那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看吧”

说着,张子敬把紫砂壶放在了擦拭干净的茶几上。直到老爷子把东西放稳后,才连忙戴好白手套,小心的拿起,仔细品鉴起来。

在王英做鉴定的时候,心中好奇的王铮转头,低声朝坐在自己身边的王森问了起来。

“这个曼生壶有什么讲究”

作为博物馆第一环任务完成后,才被王铮置换出来的生化人,王森的鉴定知识堪称顶尖。所以王铮的问题,在他看来清楚而又直白。

“曼生壶只是清代名家陈曼生做得紫砂壶”

“陈曼生”

相比郑板桥等扬州八怪,清初四僧,画坛四王等名人,陈曼生这个名字对王铮来说陌生的很。

“陈曼生是清代嘉定时期钱塘人,擅长书画和篆刻,人称西泠八家。而且除了书画和金石篆刻之外,陈曼生在紫砂壶造诣上也是一绝。主张制壶创新,因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形成壶界两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

王铮了然的点了点头,“一把曼生壶如果是真品的话,它的价位应该是多少”

“这要看品相,如果品相完美的曼生壶,一把的价格在150万300万之间”

了解了曼生壶的来历和价值后,王铮便安静下来。

时间又过了近二十分钟后,王英才收起放大镜,小心的把曼生壶放好,吁了口气。

“这把曼生壶您打算要价多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