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桃源山庄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运只是稍稍压了下价,两亿两千万把一整套16件小叶紫檀家具全买了下来。

随着合同的签订,王峥也松了口气。

这笔他盼望已久的资金终于落袋为安了,而且还超出了他原本预估的数字。这也算是一点意外之喜。

签完了合同,作为地主的王峥,又带着马运游览了一下山庄的几个景点。如画般的风景不仅赢得了对方的赞叹,还让王峥有了一个意外收获。

1500万

马运租下了竹秀谷一号院,也就是王峥招待马运的那套别墅三年的使用权。

这是竹秀谷别墅群建成后,第一个成功租出去的高级别墅。算是给王峥的山庄开了一个好头。

而有了这两亿多资金入账,百香居在晋省的扩张,包括购买物业,外加后期装修和员工招聘所需的近7个亿的资金也总算凑够了。

傍晚,把马运送回住所,嘱咐王雷照顾好对方后,王峥带着王英来到了自己在迎客谷底部的飞仙楼。

此时,原本空旷的别墅地下一层里,已经摆满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箱子。

“老板,从火车站接回来的东西全在这了”

王乾走上来道。

“知道了”王峥点了点头后,“东西是你封的,现在是不是也应该由你来打开”

“打开没问题不过,你确定这一百多件都要看吗”

“我只看最好的那十一件,剩下的自然有专业鉴定师负责”

“这没问题”

点了点头的王英,围着箱子转了几圈,很快便指挥着王乾他们搬了六个箱子出来。

“刚才你说的高级古玩大都在里面了”

“我们上去”

点了点头的王峥,带着王英他们来到了地上一层的客厅。

“先打开这个”

王英指挥着自己的保镖,把一个长条形,跟普通烤箱差不多大的木箱拆开后,在一片黄色,但材质弹软的工业纤维中,出现了四个硬纸桶

看到这些硬纸桶,王峥就猜到里面可能是书画。

而事实也跟他猜测的结果毫无二致。

“近代国画名家,陈少梅的观瀑图;近代写意花鸟名家王雪涛的富贵双碟立轴;乾隆时期宫廷画家,余省的百鸟朝凤图;最贵的是这幅”

第二百一十章 缂丝兰亭

第二百一十章缂丝兰亭

王英小心的把一幅已经隐隐发黄的古旧画卷在茶几上展开,但卷轴本身太长,茶几不够,所以只能分成两部分给王峥看。火然 文anen`

“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的山水手卷,可惜它不是王时敏的代表作,只是仿元四家王蒙的山水画但即便如此,这幅画的市场价也不下于1500万”

“仿画还这么贵”

虽然最近王峥看了不少收藏方面的书籍,但对于古玩收藏而言,他仍然是一知半解,连入门都不算。所以,即便知道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的名字,但对他本人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并不十分了解。

“一般来说仿画是没有原作贵的,甚至很多仿画的价值都偏低。不过这也分人,像王时敏的仿画,价值自然很高。而张大千仿石涛的山水画,甚至很多时候比原作价值还高”

王峥了然的点了点头。尽管他初涉古玩收藏,但对张大千这位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画坛巨擘,国画大师,饮誉海内外,被称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巨匠还是有所了解的。

张大千的仿画更是名声在外。

他仿石涛画的赝品其神韵、表现手法、构图特点,惟妙惟肖,与真迹毫无二致,活脱脱“石涛复生”。他这种恶作剧,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上当。

一代大家陈半丁,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近代鉴赏名家罗振玉等,都在张大千仿石涛画作上吃过亏。

事实上,张大千不仅能仿石涛、八大山人,并且除了江浙、梅清及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以外的那些画派,他无所不能仿,无不可以乱真,令鉴赏家们伤透了脑筋,丢尽了面子。

但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他要画自己的画,师古而不泥古。有人请他在所仿石涛画上题跋。他欣然命笔:“昔年唯恐其不入,今则唯恐其不出。”他不拘于石涛,而进一步上溯唐、宋、元、明,纵横百家,恣意临摹,取唐人的气势,宋人的法度,元、明的意境,上下千年,融会贯通,终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中国画一代宗师。

除了四幅画之外,另外的五个箱子里依次装着五件瓷器和一件玉器。它们分别是清雍正粉彩缠枝莲纹杯、清乾隆官窑胭脂红底粉彩鼓墩、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粉彩山水四条屏、清乾隆斗彩山水花卉纹盘和清嘉庆珊瑚红地珐琅彩小碗一对。

最后这对小碗,倒是让王峥想起了自己发家的那对乾隆珐琅彩御窑器,双方除了尺寸差了点,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嘉庆珐琅彩的艺术成就不如乾隆,因此价格上也只有前者的一半,甚至更少。550万,就是王英买下这对小碗的最终价格,也是这五件套瓷器中价值最高的一套。

剩下的玉器是一对青白玉的战国玉珩,价值47万算得上是二级文物。

十件套价值将近2000万的古玩摆开,王峥审视了一下后,朝身后招了招手,很快等在一边的王福和王禄便连忙走上来,依次给十件套古玩做鉴定。

作为神农系统出品的古玩鉴定师,他们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老板,没有问题”

大约十几分钟后,两人恭声道。

“呵呵,这下你满意了吧。放心,兄弟我办事肯定万无一失”王英拍着胸脯道。

王峥闻言淡然一笑,虽然他跟王英的关系在一次次合作中已经变得很熟稔了,但即便如此,涉及到大额资金和交易的时候,还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好。

毕竟,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