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穿越个假江湖 > 分节阅读 136

分节阅读 1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和上次见面时不一样啊。”

老道士道:“以为你什么都知道,连易容术都没听过,真是”

于靖谄笑道:“听过,听过,就是没见过,教一教我吧。”

老道士看着于靖,道:“教你是可以的,但是你得告诉我,为何一醒来就要打这个大和尚”

于靖笑道:“就是看着不顺眼。”

老道士道:“我看你也不顺眼,不教了。”

于靖看了看大和尚,道:“首先呢,他骗辛诚去西方这件事,我是有点窝火的,什么大智慧之剑,不就是出家吗,看破红尘,需要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吗”

老道士看向头陀,道:“怎么样”

头陀看向于靖,道:“你如何知道我自西方来了的,又如何知道我佛所述奥义的。”

于靖一愣,自己这嘴有些快了,这个江湖没有佛教,这个头陀应该第一个传教的人。

老道士见于靖不答话,道:“仅仅因为辛诚这件事吗”

于靖道:“我昏迷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有些火大。”

老道士笑呵呵地问:“什么事情,说出来我们帮你参详一下。”

于靖知道这两家伙在套自己的话,但是他估计这两货活的时间都几百年了,应该是知道点什么事情了。

于是说自己昏迷走进了一个叫心斋的阁楼,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我知道,秃驴喜欢玩这种段,所以”

头陀双合什道:“南无佛陀耶。”

老道士笑道:“这次你真的冤枉他了,心斋的事情不是他搞的鬼。”

于靖惊诧道:“你搞的啊。”

老道士道:“我给你讲一个久远前的故事吧。在圣朝的时候,习武成风,各派有各派的路数,强弱自然难以分说,在李白眉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圣人,孔大耳朵,而在孔大耳朵的十二个弟子,有一名弟子,叫颜回”

于靖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嘛,说重点。”

老道士笑道:“重点是,这个颜回曾经问过孔大耳朵一个关于心斋的问题,孔大耳朵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于靖仔细沉思了一边孔大耳朵的话,总感觉有儒有道,最关键的是,有气一字。在这个江湖,气字太重要,习武者从小练习,不是强筋健骨,而是静坐练气,就是为了感知真气,而真气是贯穿他们武学之路的一生,而他同样的用杀气能破掉真气,还是落脚在气上。

而问心斋最后的话是,虚而待物气也,虚者又是心斋,也就是说

于靖看了看自己的,道:“难怪醒来感觉自己身体不同了,是因为问心斋的缘故,而心斋如丹田一般可以存储真气,对不对”

老道士笑道:“差不多。”

于靖低声道:“也就是说,我也可以运使真气了”

老道士笑着摇头。

于靖原本激动的心情又落了下去。

他最大遗憾就是没真气,不能体验高空飞行的感觉,生生摸出来一套自己的武功套路。

老道士看到了于靖的失落,笑道:“你与这个大和尚交过,你感觉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于靖想了想,道:“我的杀气好像对他没用。”

老道士将于靖的拉着放在老和尚丹田之处,道:“好好感受一下。”

于靖接着老道士的真气,感觉这个和尚的丹田竟然空空如烟。

“这这怎么可能”

老道士笑道:“你的丹田是坏的,而他的丹田是空的,本质是没什么区别,但是他却可以化解你的杀气,甚至能化解你的势。”

于靖低着头,道:“我知道,这是功法本身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不一定依靠丹田才能练习武功。”

老道士点头道:“不错,你可听过孔大耳朵两次拜见李白眉的事情”

于靖点头。

老道士道:“第二次时,孔大耳朵已经形了自己的功法,所以是请教也是争辩,那么为何争辩呢”

于靖道:“因为孔大耳朵发现自己道不是李白眉所说的那种道了。”

老道士点了点头,道:“孔大耳朵后来创造的功法与李白眉,包括当时所有人修行的法门不一样。”

于靖知道他在讲一个前世儒家,今世不太熟悉的故事,但又有许多一样的地方。

“孔大耳朵的功法不需要丹田,而是心斋,所以问心寨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才有孟轲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

老道士点头,道:“因为你丹田已坏,所以我将我这些年修的孔大耳朵的功法全部传给你了,也就有了你问心斋的事情。”

于靖恭恭敬敬施礼,这次他真的要感谢这个老道士了,说传功就传功,至少这份魄力就值得他敬佩。

老道士道:“非是我要传与你,实在是你与这功法有缘,当年镇海仙人的功法也是我给的,可惜他终究没悟明白这功法的奥义,只是单纯地修炼,忘了修心,才会招致祸患,之后你父亲能得到功法,也没能有好的下场,倒是你,竟然从那劫难出来,几经波折,竟隐隐摸到了这门功法的边缘。”

于靖在想他什么时候摸到这功法的边缘了是和铁杉生死搏杀那一刻吧,那一刻给他的感觉最是玄妙,还有,就是之后在铁剑帮大殿,以一人扛住了龙潜等人的威压,当时他说的是男儿胸气壮,气吞万丈长虹。

原来如此啊

于靖轻轻笑了笑。

现在,他总算明白了。

即使他穿越了,即使他前世对儒道释的东西不感兴趣,可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潜移默化的价值理念依旧在影响着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