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业制霸世界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她见罗伊沉默不语,继续劝道:“我看那爱丽丝确实不像话,一点也不把我们的钱当自己的钱看待,她除了人长的周正一些,没有一点好处,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把她开除了,以后类似这种慈善晚宴、慈善拍卖,我代替你去参加,如何”

把500万拆分了,带着1万美金去参加慈善拍卖吗如果是普通人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别人知道你的代表我去的,那吝啬、守财奴的标签肯定逃不掉了,那还不如推脱不去呢。

罗伊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被范晓狭隘的世界观给冲击的内心有点崩溃。

“妈咪,请认真回答我,你是想做钱多的花不完的富人呢,还是想做低收入家庭的人”

范晓捶打了着罗伊的后背,咯咯笑道:“这还用说吗当然要做有钱人呀。妈妈正是因为怕你吃亏,最终沦为”

“停”罗伊打断道:“我真的很忙,时间有限,别带节奏。我再问你,你知道富人捐款和穷人捐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吗”

看着罗伊严肃的样子,范晓不得不认真起来,她仔细想了想,猜道:“富人捐款为了名声穷人捐款因为有同情心”

罗伊不置可否,对范晓说了一个实验的研究结果。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三个研究者,做了一个研究怎么说服富人捐款。

在这个研究之前,很多研究都说明,富人是比较自私的。如果你有个爱心项目需要募捐,你最好找收入不是特别高的人。

事实是,不但富人不愿意为了爱心捐款,连富人家的小孩都比别的小孩更不愿意捐款。

2015年有人在幼儿园里做了一个研究,研究者给孩子们组织了一个活动,小孩做了些事情,挣到一些代金券,这些代金券可以用于购买非常好的礼物。

研究者告诉孩子们,另外还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在医院躺着,不能参加这个活动。你们愿不愿意把你们赚到的代金券分给生病的小朋友一点呢

结果,家庭富裕的小孩子捐出来的代金券反而更少。

答案正应了那句老话:慈不主兵,义不主财。

回归到最初的那个研究:如果你想让富人掏钱捐款,这个广告词应该怎么写呢

研究者做了几个实验,结果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实验是跟一个救助孩子的慈善机构合作,在他们的捐赠网站上搞测试。

他们测试了两个广告词1、“让我们一起来救一个孩子”,2、“你救命者”。

结果是,对于那些年收入9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来说,第二个广告的效果大大好于第一个广告词。

罗伊总结道:“一般我们认为捐款活动,都是众人合力去做一件好事,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可是你要想说服高收入者捐款,说共同的目标他根本不感兴趣。你得强调这个捐款行为是他的一个个人成就。换句话说,高收入者救孩子不是为了那个孩子,而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项曾经救过人的成就。”

范晓震惊的合不拢嘴:“富人大方的捐款原来不是为了爱心,而是为了自己”接着她又摇头道:“这样做不对,这是不对的”

罗伊无奈的一笑,不得不又举一个例子。

另一个实验是在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商学院进行的,募捐的对象是商学院的校友,测试的广告词也是两句:1、“向前一步,开始你的个人行动”,2、“让我们支持一个共同的目标”。

罗伊道:“可想而知,第一个广告词大获全胜,平均每个人捐款比第二个广告词多了150美元。”

范晓眉头微蹙,一点也接受不了,她从小在国内受到的教育,就是应该把集体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人应该有点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现在居然无私奉献是低收入者的特征

罗伊道:“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还有一些别的研究,让一些受试者回顾,你曾经有过的一次重大的经济成果是怎样的比如你获得一个高收入的工作,或者说你挣了一大笔钱。那次成功,是什么因素促成的呢是因为家的因素,还是教育的因素

“结果发现,越是高收入者,越强调成功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天赋。

“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甘愿承受捐款这种损失了吗因为我要求自己改变固守的观念,走富人才会做的选择,为了让自己不沦为低收入者。”

范晓这才恍然大悟,念叨道:“原来你捐款都是为了自己为了铺设光鲜的履历,为了获得个人成就,为了彰显自己的天赋”她接着惊疑道:“自私自利就是你商业成功的原因吗”

罗伊完全呆住了,没想到范晓用词会这么冷酷、扎心。两人意见有分歧很正常,但是如此对立,那就是互相伤害了。罗伊压抑着烦躁,低声道:“这是因为高收入者的思维模式和低收入者不一样低收入者更愿意依靠集体的力量,更愿意互相依赖;高收入者更愿意自给自足,靠自己解决问题”

范晓内心掀起巨浪,警示道:“孩子,你该回头了,这样走下去,你会越来越孤独的,最终将会一个人清冷的度过一生”

第198章 伪命题的人脉

“孤单一人”罗伊清冷的一笑,“如果你这样考虑问题,要么就是不愿改变下意识依赖集体的低收入者观念,要么就是根本看不清楚未来。”

罗伊知道,在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度,比历史的任何时候都越来越疏远。

过去,如果说两个人关系,能好到不分彼此,干什么事都要在一起。未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乃至邻里和亲戚之间,这种关系已经很少了。过去还有结拜异性兄弟,认干爹干妈,这些在未来也几乎没有了。

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远亲不如近邻”这些格言,未来连小学生写作文都不用,这些词已经显得太老太土了。

在未来,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会变成个人主义越来越强的社会。

范晓从小就很少对罗伊发脾气,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