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情报局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元天霸一处,虽然他对敌人数较多,但是凭借他的实力,击杀敌人也是没有丝毫悬念的。

唯一有压力的就是慕容倩。

所以,纳兰自然首先选到了与慕容倩对敌的火屠。

这火屠也算是问天巅峰境界的高手,比火莲还要强上些许。

但是,在纳兰手中,却几乎一样。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火屠比火莲多坚持了一招。

也仅仅只是一招而已。

最后的结局还是一样的,都是死。

而且,都是眉心中剑而死。

死了火屠,这些剩下的杀手,就更不成章法了。

随后,了缘也失去了再都下去的兴趣,直接将对手击杀。

元天霸也是三下五除二,一锤一个,将五六个位于六星战将级别的高手一个挨一个的咋成肉饼。

雪林、雪木则是在这一战之中,成长许多,按照正常进展,他们二人倒是不会这么简单获胜,但可能由于柳如是、火屠、火莲等人的死,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打击,所以,招数之间有些错乱,战力有些下降。

所以才使得一直都在提升的雪林、雪木快速的将他们也给解决了。

醉仙楼之中的战斗相继结束,这些前来刺杀的天幕高手,也都没能逃开死亡的结局。

整个战斗,说来麻烦,实则不过十几分钟的事情。

当整个战局结束之后,金陵城中的军队也相继到来,当然,留给他们的,只剩下清扫战场。

第三零八章 攻克南阳,直逼中原

元天霸一手将金枪拔出,脸色苍白,但那看着自己肩头血窟窿的眼神却亢奋无比,连声道:“你输了,宝宝赢了”

“曹彬死了曹彬被了”

随着一声嘹亮的喊声响起,战圈之内厮杀的双方士兵,都似是猛地一顿。

“曹彬死了”

“曹彬死了”

“曹彬死了”

大唐军中,立时爆发出惊喜的吼声,士气都因此而攀升数分,气势陡然强盛,拼杀之际,更显用力。

“曹将军死了”

“曹将军死了”

“曹将军死了”

反观北宋兵士,本来士气就不算高,如今陡然听闻将军被斩,那略显低迷的士气也是直线下降,战局之中更是节节败退。

尽管其中还有着数十个战将猛将将领,但却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根本阻挡不了崩溃之势。

而此时,另一处战圈。

李煜亲自带着血刃士卒,威龙军军士,及其纳兰玉风、了缘等绝世高手,深入北宋境内,潜入南阳城下。

世人皆知,李煜在吴越境内,与吴越正厮杀正酣,而且,曹彬也是带着二十万大军从南阳南下,已经入了湖北地界,所以此时的南阳,极度空虚,城墙虽高,却守兵士卒极其有限。

便是赵匡胤也完全想象不到,李煜竟然在这个时机有胆入大宋境内袭取南阳重城。

所以,在李煜亲率精兵强将攻打之下,南阳巨城不足一个时辰,便是易了主。

此一行,李煜为了潜藏踪迹,且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没有多带兵士,但是所带来的,却无一不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

拿下南阳之后,李煜迅速更换掉城池各处的守兵,全部换成自己的部下。

南阳城至关重要,是进入中原的门户,李煜既然得到,便不容有失。

这一战并不激烈,而且南阳城中根本就没有能够把消息传出,是以南阳易主,便是赵匡胤,也是次日方才知晓。

这一夜,曹彬大军被击溃,死伤十数万,还有数万被火箭射死、烧死,而最后几万人则是慌不择路,四处逃窜,不知逃向了何方。

出乎李煜预料,这二十万大军之中,竟是没有降兵。

从这倒是也能够看出,北宋军治军之严。

元天孝、元天霸、姑苏一飞等人在襄阳城外阻击曹彬一战,大获全功,击溃曹彬之后,更是马不停蹄,直接前往南阳。

直到进入南阳城中,元天霸见到李煜后方才乖乖去养伤去了。

“曹彬不愧是北宋名将,能将天霸伤成这样。”李煜可是知晓,这半年来,元天霸的进步是多么的迅速。

“发讨贼檄文,朕要在此约赵匡胤大决战”此时,南阳易主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李煜浑然不怕,因为此时的南阳城中,早已固若金汤,便是赵匡胤倾国之兵前来,也断然取不到丝毫好处。

“大哥,就这么直接向赵匡胤那厮下战书么”雪木问道。

“若敢迎战,朕便光明正大在战场之上,用这天龙剑取他项上人头。”李煜手握天龙剑,信心十足,“若是他不敢应战,那么必然威严扫地,天下诸多政权之间,肯定过多猜测,不敢再轻易亲近北宋,甚至出现倒戈之人也说不定。”

“哈哈,真是一石二鸟”雪林点头,“大哥这招,真是秒。”

“不仅如此,咱们如今吴越、北宋两地作战,战线过长,兵力很难集中,一旦他们发狠,最后咱们必然要放弃一处,甚至,背后还会有人插刀子。”李煜知晓,虽然如今看上去,大唐战之必胜,且吃下不少地盘,但真若是拖延时日,吃下去的地盘,必然还是要吐出来的。

所以,为今之计,最好莫过于直接与赵匡胤来一场大决战若胜,则气吞山河,一举吞并整个中原,到时携天地之威,雷霆横扫吴越,从而降服各方,一统天下。

一日后。

大唐讨贼檄文便到了赵匡胤手中。

与此同时,也传遍整个天下,当然,这时李煜有意为之,目的便是让那赵匡胤骑虎难下,被迫接受大决战。

“君上,老臣以为,莫要轻举妄动,当下,唐军锐利,我方若出兵相助大宋,则必受牵连,倒不如坐山观虎斗,看唐宋之间两败俱伤,到时候君上再出兵,一举拿下两湖,从而进军北上,占领中原之地。”后蜀朝堂之上,因为李煜邀战赵匡胤一事,正在谨记商讨应对之策。

“陛下,我南汉偏安一隅,不可妄动刀兵啊,以老臣只见,不如等那唐、宋之间大决战结束,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出兵,到时候直入吴越境内,袭取吴越之地。”南汉与吴越之地接壤,双方之际,也时常动兵,早已结下仇,如今唐兵在吴越境内势如破竹,南汉之所以未轻易出兵落井下石,便是知道,此时吴越,尚未被逼急。

一旦吴越被逼急,拿出全部实力与大唐硬碰硬,那时,南汉出兵,必能重击吴越,这一点,吴越自然知晓,所以才在唐兵进犯之下,屡屡战败。

讨贼檄文一出,掀起巨大风波,各大政权因此而连连开会,最后竟是都出奇的保持一致,都选择保持暂时的中立,坐山观虎斗。

各方现在都希望,唐、宋之间能够狗咬狗一嘴毛,最好是两败俱伤大伤元气,这样,两头雄狮受创,才有其他几家趁机做大的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