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情报局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一统天下的目标

第二八四章:资金

夜里一番逍遥过后,白天,依然要接着开会。

没办法,有些东西要施行,要创新,要改革,就必须得让手下这群办事儿的人先搞明白。

不然,他们都不明白,该如何执行

“陛下说了这么多,如果都一一做下来,肯定需要相当大的一笔经费吧”礼部尚书脸上神色有些不好意思,有些迟疑地说道:“陛下,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战争随时会起,钱粮一定要准备充足,若是”

李煜知道,这礼部尚书所说俱是实情,如今天下纷乱,的确是多事之秋,战阵也的确是随时都可能发动,所以,一定的钱粮基础是一定要准备充分的。

这些,李煜也有所考虑,所以,他就更迫切的想要得到那传说之中的天龙宝藏。

只是,那宝藏毕竟太过虚无缥缈,所以,李煜也没打算将这些告诉这些大臣们。

李煜假装没有看到礼部尚书所表露出的为难神色,以一副不值一提的神色说道:“放心吧,各类研究项目可能产生的利益规模将会空前巨大,与我们的前期投入相比,就是沧海与一粟之比。当然,在启动之初,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庞大的研究场所、诸多试验器材等,一些必要的支出是在所难免的,朕估计,这个投入应该不会少于两百万两。”

“啊两百万”不仅仅是礼部尚书,在座的一众大臣都是有些错愕。

南唐一年税收大体也就六百万贯左右,收支每年基本上也就是堪堪平衡而已,有些时候,甚至都还要入不敷出,他们如何能挤出如此巨大的数额来啊

李煜仿佛现在才认识到自己的胃口太大了,只得皱着眉头说:“研究院中的所有研究成果均可谓国之机密,绝不可轻易泄露于世间,自然是悉数掌握在朝廷手中为宜。考虑到这个研究费用数额有些巨大,且必定会有增无减,朕倒是有一个权宜之计,可以让朝廷省下大部分的钱财。”

闻言,那礼部尚书顿觉眼睛一亮。

“朕决定,将自己收藏的字画,稀奇古珍等拿出来抛砖引玉举行一场拍卖会,通过拍卖这些东西引来巨富商贾围观,同时也获得一些启动资金,另外,也可舒时拉着些商人进行融资。”

李煜又扔出一个新概念,不等一众大臣追问,紧接着说道,“朕的意思是,朝廷府库只需要出很少一部分启动资金,打好大唐书院的基础即可,大唐书院成立后立即拨出专人开发一些利于国计民生的创新发明,可以对其专利使用进行公开拍卖,收益主要用来补贴大唐学院,凡事愿意融资大唐书院建设的,以后都可以进行利润分红,超出部分则回馈朝廷;同样,也可以通过参股的形式进行合作生产,销向全国,当然,参股必须确保朝廷占据优势股份比例,高官富商均可参加,还可以进行股份竞拍”

李煜的一番话说的连自己都有些稀里糊涂,毕竟,他并没有经过商。

至于这些大臣们则更是云里雾里,一个个陷入沉思状态。

李煜也不怕他们不懂,毕竟,这么多人,加上他一些理念还是知道的,假以时日,不愁研制不出一套规则体系。

过了一会儿,一大臣抬起头说道:“陛下,您对这些真的有信心么”

“当然朕若不是实在没有精力和实力,要不然,朕亲自研究这些了。”李煜感慨道。

不过,此刻的李煜心里一直都在回想后世的那些普通玩意,可是放到现在,却都是稀罕东西啊。

后世有多少好发明等着自己主动去剽窃呢,自己可不会像以往那样,发明了火药就只知道用来放烟花,必定会将其利益最大化就像座钟,镶上几块钻石,只怕几百贯都能卖到手,运到海外,就更不用说了,大把的黄金白银都能挣回来。还有织布机、新型马车、新型船只等等。

李煜都准备让大唐书院去尝试,去制作出半成品对外拍卖出售,而朝廷则永远保留最先进、最顶端的发明。

一大臣又开口问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这大唐书院,陛下拟在何处设置金陵城还是”

李煜略一沉吟,开口说道:“大唐书院的设置地点有几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易于保秘、消息灵通、便于掌控。同时,根据研究内容,必须有山、有水、有瀑布、有一定的空间,方便隐秘研究,地势必须易守难攻,着实需要仔细挑选地点。”

其实,这倒不是一个开放大学的形式,而是类似一个大型研究场所,李煜当时设想之时,也想过弄成大学或者科学院的样子,但是,有着诸多问题,再加上如今毕竟天下不太平,单纯的设立大学还为时过早,所以就来了个综合型的。

“回禀陛下,就在清凉山禁军训练场旁边不远处有一条山谷,非常隐秘,正好适合陛下所说的全部要求。”

韩熙载说完,一副很舍不得的样子。

其实,那个山谷是南唐李家王室一直以来保留的一个秘密基地,以备金陵城万一被攻打时用来临时藏兵、躲避之处,要不然,也不会专门在附近设置一个禁军训练场啊,其主要用意就是将其保护起来,不让一般人发现的。

同时,也是护主要训练场所之一。

“朕绝对相信爱卿的眼光。经费、地点这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了,朕还有几条需要大家注意。”李煜继续说道。

“首先,大唐书院虽然名为书院,却与寻常书院多有不同,它之中研究科学的成分要多一点。”

这几天连续开会,李煜说出了不少有些惊世骇俗的新鲜词汇,事后,他也都一一把这些词汇做了解释。

“既然说到科学,则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基本规律,必须讲究理性客观,好多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其实就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失败基础和前提下的。朕要求所有参与者对所有研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我们的一些想法,也是摸石头过河,是在黑暗中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第二八五章:亲自挂帅院长

李煜赶紧将这个首要条件提了出来,耐心是美德啊,你不能三天要小成果,五天要大成果,那只怕神仙也做不到啊。

一众大臣为之一愣,不过,随后都是点了点头。

包括韩熙载在心之中从未曾想过很快发明出各种利器,然后一举平定天下,但理性告诉他,陛下的提醒是对的。

“其次,朕建议在书院内部真正做到以劳论赏,多劳多得,在基础的俸禄之外,再采取灵活的激励措施,让有才能的人无后顾之忧,积极自发地投入科学研究当中去”

李煜讲出了第二个注意事项。不可能既要四平八稳,又要成果频频,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李煜准备在书院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一句话,准备拿钱砸出人们的激情来,激出人们的潜力来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南唐非常重视书画艺术,我国最早的画院就出现在南唐,顾闳中、周文矩、徐熙、卫贤、王齐翰等一大批画家活跃在画坛。不过呢,这种半行政的形式在前半段可以激活一定的活力,但后期一旦走向纯行政化,就跟后世的作家协会差不多,真正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是不可能在作协似的群体中产生的

所以,李煜可不想将书院弄成一个南唐画院式的点缀,而是要将其打造成为改进南唐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一个利器,最终变成推动南唐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

众大臣一沉吟,紧跟着都是连连点头。

“最后一条,朕呢,毛遂自荐,就亲自担任这书院院长了。”他一方面是想自己掌控一部分研究发明,另一方面也是怕来了一个外行的纯官僚,彻底将书院给弄废,还是自己亲自上阵,才能放心啊。

等书院步入轨道之后,他在退居二线。

开完早会之后,李煜重新回到娥皇寝宫。

却是没想到,两女依旧熟睡。

或许,昨夜真是太过“疲累”了吧。

看着两女熟睡之中,嘴角还流溢着幸福和甜蜜,李煜也是微微一笑。

两湖战争结束之后,李煜一直最挂心的就是血刃,所以每有空闲,他都会去看一下血刃新人的训练,偶尔,还会亲自上去与他们一同训练一番。

血刃,本就是他在各个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良卒,且又用后世特种兵训练的一些方法刻苦训练良久,他心中视为珍宝,这也是他手中的依仗。

他不希望经过恶战之后,血刃老兵少了一大半后,血刃就荒废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