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林羽之穿越日常 > 分节阅读 86

分节阅读 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大挑”。由王公大臣挑选验看,“大挑”一等,分发各省任知县。二等回本省补缺。其馀可考宗室、景山官学教习或国史、实录各馆誊录等,得保举则简放外官。再有举人可捐纳郎中、主事等非实缺。

考中举人可参加次年的春闱,若再能得中进士功名者,更是扬名显赫乃至荫及子孙,足可谓光宗耀祖。

参加鹿鸣宴者,皆是今科一百五十多名新科举人,一朝得中,无论名次如何,俱是春风得意。

顺天府尹为外帘官,主持此次的鹿鸣宴,此时却是还未到,俱是下面的师爷、门人、衙史们按制张落。

今年的乡试几乎成了国子监与岳麓书院的主场,国子监除董轩中解元第一外,又有第三名的李朝桢,第六名的江子墨,另中举者十余人。

岳麓书院除了林羽之四人中举外,另有六人高中。

丰豫楼里渐渐的人越聚越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谈。

各色人等衣着不同,有的打扮光鲜的,有的穿着最简单大褂袍子的,具是书生打扮。年龄也是不一的,但二三十岁样子的居多,像四五十岁大器晚成的寥寥无几。一般三十多岁屡试不中的,也多早已找到其他营生去谋生活了,现实往往残酷,除非是十分富裕之家,想要供养一个读书人的花费是很大的。再说生活是可以磨淡意志的。但像孔乙己那样,一贫如洗的情况在古代社会也不少。

人以群分是有其道理的,有共同语言的人往往其处境性格会有类似之处。

一些穷书生们都各自聚在一起闲聊,其中对穿着华丽的书生投去的眼神带着羡慕嫉妒恨。

“袁兄,我等吃了多少苦,才有今科这样的成绩看看那边那一伙子人一起都吹捧的那几个衣冠楚楚的家伙,就那样的穿着,必是世族乡绅的子孙,我等若是有这样好吃好喝好的笔墨纸砚供奉着,早就中举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旁边那起子人,看着也不像是有真才实学的,必是靠了家族的蒙荫,走了门路才能中举的,实在让人鄙夷。”

此位身上穿着破旧蓝色衣裳大褂儿的新科举人,正给旁边的一位学子絮叨着,点评自己看到的其他诸人。

“路兄,你这也是一家之言,你确实不知。呵呵我到是对那两伙人略知一二。

左面站着的,为首的三人乃是国子监今科新出的十几位举人中的领军人物,新科解元董轩,另二为才子李朝桢、江子墨等人。

右边站着的,则是岳麓书院的亚元谭宗,学子蔡冒、林羽之,俱是本次前五名的经魁。”

这位袁姓举人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不是只知埋头苦读圣贤书的书生,京中有些才名的学子了解了不少,以备结识之用。

“路兄,他们可是有真才学的,今科的行卷我是必要抄录细阅学习的。啧啧,必然是锦绣文章,文气流畅、清真雅正、理法兼备。”

和几人近日才交际应酬后略熟悉的一位孙公子,带着仰慕钦佩的心情发出感慨,目光看向国子监等众人,眼含渴望。

“我前几天可是去奇文书局听到一则好消息,嘿嘿”袁举人也神秘一笑,嘿嘿的说道。

“什么好消息难道还有比中举更好的消息”路举人有点不屑一顾地说道。

孙举人推开了路举人,好奇的问道“袁兄勿理会他,直管说来”

“嘿嘿,路兄,这你可就别抬杠了。奇文书局可是揽了今科乡试闱墨卷的刊刻,更会有知名大家作评,众兄便可一览中举才子的锦绣文章了,岂不是一大快事”

袁举人于科举后到处走到,倒是听到了不少消息。

“妙哉妙哉,界时我自要去买来品读确是个好消息。”又一举人点头称道。

众人皆随声附和,一时间,欢声笑语传出,引得其他人纷纷侧目。

“制艺之道虽为考取功名的,但若经义不精,史事不熟,纵然文章作的锦簇花团,终为无本之学。”林羽之与岳麓书院众生一起,谈论的却是怎样去理解科场经艺文章。

“羽之所言极是,理应把书中之理理一理,再动手作文章,方为读圣贤书应有的态度。”谭宗也笑着说道。

“作文之法,开合、流水、顺逆、虚实、浅深、横竖、离合,向背往来,起伏呼应,顿挫跌宕,其功力非一日一时之功,在坐诸位能有今日成绩,实是十年寒窗苦读之功。”

蔡冒也悠然的说道,乡试已定,终不负多年苦读之功。

众人又是一番大加点评,再及一些闲话乱语。

国子监一众新中举人,俱是围着董轩身边,谈笑风生,大力追捧,俨然已是国子监一众学子文人的领袖。

董轩性情直爽,又略有些不拘小节,于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意气风发,令人艳羡。

众新举人们等侯了有半个多时辰,就有礼官传话“戊子科主考高季文高大人,副主考朱彦成朱大人,顺天府尹路富贵路大人,及众同考官、监试官到,众新科举人见礼。”

随后众考官入内,于考官主席分次入坐,新科举人谒见主考、监临、学政、房官后,然后依次入座开宴,演奏诗经中的鹿鸣之章,作魁星舞。鹿鸣宴这才算是正式开始。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书院宴饮

主考官高季文当仁不让发言勉力,这是他作为主考官的荣耀。

戊子科顺天府乡试中举之人俱是高季文的门生。座师与门生是天然的师生关系,其中的说头自不必细述明说。

拉拢提拔自己看中的人才,也算是一种长线投资。

“众士子能得高中,自然是于文章一途十分精道的,于此上我并无什么可以额外教授大家的。只为了举人,便是入仕的第一步了,举人更可谋求简放为官,圣贤之书乃为基石,为官当为民做主,多务实办实事,于国家社稷方有助益,上为君分忧,下安民之事,乃我辈为官之旨也,本官与众同勉。”

高季文的勉力之言,不论众人心中做何感想,但面上俱是一派心悦臣服、虚心受教、深以为然之色。

“学生谨记,谢老师教导”众生应和,同饮了一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