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林羽之穿越日常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己再酌情夹带进去一些私货,也算能蒙混过去。

实验田搞好了,运作好,到什么时候,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管今科自己科举结果如何,有这件事顶着,于自己也算一层保护符。

如果科举中了进士,自己希望的也是富民强国,扶持发展工商业,至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朝堂党争,自然敬谢不敏。

对,坚定地把自己的基调打好,好比田里打了桩子、地垄,种地时就跑不偏了。

现在自己这个小地主有两处田地,一个是小关村,一个是洪家庄,各有一百亩地,地上种了自己最新的玉米粮种,自己今天就是要去田里看看。

自己这玉米是麦收以后种植的,估计着秋收要过了中秋,八月底九月初了。

今年的秋闱天子定在八月十九日。

到秋收时,自己的考试成绩就应该有了结论了,希望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吧

自己今天去的是小关村,带的是牛壮、十一、十三。

“少爷,这出了东直门,我们往西北走,有个四十多里地吧,就能到小关村了。路程不算远,我们也不用快马,免得路上颠簸,您坐在马车里不舒服。这样用不了一个时辰,也是能到了。”牛壮在外面驾着车,给林羽之报告。

林羽之在车里歪着,并不干别的,车内放了个冰盆,现在这天气可是正热,也就舒服这一会吧,等到了田里,有的晒。

“快马走,半个时辰到,又不是去郊游的娇小姐,晚了日头更毒了。”林羽之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自己现在的身体锻炼的强些了,这点累不算什么。

“唉,好的少爷,您可坐稳了”牛壮听从安排,果然开始加速赶路。

几人辰时出的门,辰正一刻就赶到了小关村。

牛壮在小关村租了房子,供在这里负责耕种的人的住宿、吃饭。

几人在小关村的租房院子里停了,下了马车。

“介绍介绍这边的情况。”林羽之带着三人在院子里转着查看。

“少爷,这套院子,五间正房,三十个兄弟们住。这左边的三间偏房,一间厨房,两间饭堂。右边三间偏房,一间几位老人住的,另外一间是几个孩子的住处,再一间有几个兄弟家的女眷住着。”牛壮开始一一介绍起来。

林羽之听到还有兄弟女眷,忙说道“这女眷住着恐怕不便,你再给她们另租一个院子吧”

“嘿嘿,我们这些庄户人家那里讲究这么多,农活忙时还都一块下地干活呢平时兄弟们的衣服都是她们帮着桨洗,没事”牛壮大大咧咧的说着。

林羽之还是认为不妥,“到底是不妥,这样吧,再租一户农家,把是夫妻的安排一块住吧,人性化一点,也多花不了几个银子。”

牛壮傻笑“少爷,您想的可真周到,小的我也想找个媳妇了。嘿嘿。”

林羽之拿扇子敲他,“羡慕了秋收冬种后,冬天闲下来了,帮你们这群光棍想想办法。”

林羽之又各处转着看看环境,这牛壮还是太保守了,怕是怕多花银子,家具床具都是最普通便宜的木料打的。

林羽之无奈的说道“牛壮啊这里的家具用品倒还罢了,只是这吃食上别苦了大家,每天饭菜要有肉,农忙时顿顿要有肉,干农活很累,一定要让大家吃好。”

十一已抢先说道“这院子里的家具,桌子啊,床啊,都是咱那木工作坊做的。赵三哥让他们用普通木料打的,说是这个便宜又好用,咱们不图好看那些虚的,这个实诚,嘿嘿。”

“这话不假,这家具讲究个结实耐用,这就很好。”牛壮又接着说道“少爷,这些个穷苦人,遇上少爷可不是遇上活菩萨了,能吃饱饭可不就不错了,那里还有天天、顿顿吃肉的道理这猪肉就要三十文一斤,现在一两银子才能买二十三斤左右的肉。这要是按少爷的章程,天天吃肉的话,一天这四十多口人用五斤肉,那这一两银子也就够四天的肉钱,这可不行。”牛壮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直叹不行。

“可不是嘛少爷,您是不了解这些庶务,咱们以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现在这样有吃有穿有住,少爷还给发月例钱,哪里还能想着天天吃肉这个不行,不行不行”十一也点头应和,满是赞同之感。

十三看二个哥哥都说话了,觉得自己也应该表个态,也看着林羽之。

“你只瞪着我干什么,想说什么便说吧,呵呵。”林羽之拿扇子敲了他两下。

“少爷,俺就是觉得,俺们现在能吃饱饭,就已经很知足了。很多像俺们这样的人,都是吃了这顿没那顿,连糟米饼子都没有。俺们觉得这银子能省着用就省,别浪费了,再有穷苦的人来投靠少爷,少爷也能有银子养活咱们。少爷,大家都知道,俺们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可不敢再有别的想法。”十三说着说着,似回忆起往事,眼圈也红了,转头过去擦眼泪了。

“唉,你们才是最可爱可敬的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好了,有苦才知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别这样了”林羽之拍着十三的肩膀劝说。

林羽之在心中感慨,还是生产力低下,这是当务之急啊一是亩产少;二是恐怕生产工具等也不行;三是人员利用率低;四是很多荒田因贫瘠而未能开采利用。

唉,自己还是受不是学农的限,可能还会有很多因素,需要自己发掘推动、改进。系统里倒是有不少资料,科举之后,自己要系统的学习才行。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农庄之行二

以大雍朝现在的生产水平,现有土地养活现有人口都困难。康乾五十年,康乾帝曾改制农税,以康乾五十年丁册为准,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这项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广大贫困农民的赋税,促进了劳动力人口的增加。

现在大雍朝已是一个人口过一亿的农业大国了

农业大国必应以农为本,康乾帝在位时也曾有谕“致治之道,民为最要,凡是与民生有益,即益行之。”,道理是一样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