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林羽之穿越日常 > 分节阅读 20

分节阅读 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己的思想精神境界。

此题出,蔡冒已当先道“物亦有受知之时,无为惜晚也”。

李朝桢也接道“夫后凋之节,松柏岂应俟岁寒后知哉不岁寒后知,不成松柏耳。”

蔡冒上前一步言道“今夫世人何知,落穆者有搔首问天耳。人之所赏,天之所摧也,百卉争妍,人共艳焉,有其时叹造物之不仁,而恨彼苍之好杀哉”。

此意为:讲出了一个普通的,也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现象,就是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思想境界高尚,但却时运不济、穷困潦倒者,也要摸着脑袋抓着头向老天询问的问题,即人们所赏识钦佩的,常常是老天爷摧残的。

第八十五章 岁寒松柏论

万紫千红的花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了,人们对此都非常喜爱,而这时人们却忘记了造物主是不公平的,也记不起要去怨恨苍天,还有摧残杀戮生灵的一面,这讲的是岁寒的严酷性。

李朝桢忙又道“有松柏者,负性赋质,同自天植,而不随贞元之运转,乍荣乍枯,力能使大造无懼。摧残剥落,成何景象而犹余硕果之不食,超群独竖,尚堪为乾坤壮色。”

词句的意思主要从正面表现松柏的特征,松柏其独特的秉性气质,天然的本性,坚定不移,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荣枯,一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大自然都被摧残剥落,一片萧瑟,又有什么景象可言而松柏却是仅存的硕果,只有它超群独数的形象和精神,就能够为乾坤增添壮丽的颜色。明确的体现出了松柏的坚定不移的性格,无论环境的优劣,都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蔡冒背手而立,再道“为操鉴者计,知松柏不当于岁寒矣。落落漠漠,过而不问。松柏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此不知者之罪也。为松柏计,知松柏不得不于岁寒矣,劲节未著,谁其先觉,松柏自当寄焉,以待知己者未晚也,此松柏之常也”。

此句可理解为:先是站在考察者的角度讲,认为松柏的生长时机不对、地点不对,似乎认为人们“过而不问”责任在于松柏,以致被不了解他的坚贞品格的人讥讽辱骂。这过错并不在松柏,发现人才,发现德才兼备尤其是品格高尚的人才,是要花一定气力的。

站在松柏的角度考虑,松柏所选择体现自己崇高品格精神的时间是在岁寒之时,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松柏强劲的枝节,坚贞不屈的节操,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又有谁能事前察觉到呢这正是松柏的崇高,一种平常心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

这两句话是在讨论时机,也就是气候环境的问题,越是恶劣的气候,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考验人,越能体现其精神品格

众人听二人精彩应对连连点头,众学子们也各有所得,深受启发,冥思苦想,以试自己之应对方法,各方人等俱是反应不一。

只听李朝桢接着道“虽其与草木共处不凋之时,而百无足与草木斗奇者,此正不与草木同凋之具也,此真松柏也,不此之知而知亦浅矣。顾其与草木同处不凋之时,而能种种受斡鉴者,必区区与草木斗奇者也,必非松柏也。过此以往,或之知而知乃真矣。”

此可解释为:松柏虽然和草木同时生长在枝繁叶茂,不凋残零落的季节里,环境相同,但从来不去与草木争奇斗艳,这也是松柏不同于草木的特殊之处,这是真正的松柏精神,如果对松柏的这种特性了解不够,那就对松柏的理解太肤浅了。后一句讲松柏与草木环境相同,如果锱铢必较,去同草木争奇斗艳,这样的松柏并不是真正的松柏,对缺乏真精神的松柏是要深入观察,认定比较的。此言也是以物喻人之道理。

第八十六章 第三场完结

蔡冒立时又道“好为异者,众必嫉之。松柏异早凋者,非松柏异也,凋者自异松柏也。草木有知,我知其弗恨也。骤见奇者,群必讶之。见后凋者回视未寒以前,觉目中无此松柏也,今者何弗相蒙也,松柏有知,我知其哑然笑也。”

此句讲松柏在行动上不异,在选择时间长也不奇,他与其他草木相比,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喜欢与别人不一样,表现奇特,必然会引起一般人的嫉妒,但松柏的行为与那些一到秋天就过早凋零的草木不同,这并不是松柏特意这么做的,而是那些过早凋谢的草木与松柏不同罢了。松柏不凋,自身没有变化。如果突然见到某种奇异的现象或事物,许多人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经过冬天的草木见到经冬不凋的松柏,再回头看松柏与自己在未经严寒以前的模样并无差别,就觉得好像见到的不是这样的松柏了,怀疑松柏是在蒙骗,如果松柏有知觉,见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哑然失笑。

李朝桢亦跟着道“岁寒以前,已有岁寒当其过而不知,岁寒以后,复有岁寒当其未寒而复不知,即令岁无寒时,草木无凋零日,终松柏之身无复知其后凋者,松柏亦如是已矣。夫松拍岂斤斤焉,欲邀人世眼目一顾盼者哉。”

此句讲松柏无论出于什么季节、什么环境,都超群独竖、坚贞不渝,特别处于岁寒时,更是显示出这种秉性本质,他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故意展示不同,而是本来如此,一直如此。

此题结束,二人各归坐位,二人好友也都凑到一起,小声私语。

几位评审又是一番争论不休。经评审你来我往的争辩,最终詹侍讲开口道“此一题经众评审一致,评议国子监李朝桢略有优势,评此题李朝桢优。”

詹侍讲甫一宣布,在场的国子监监生等齐齐叫好,纷纷上前对李朝桢盛赞有佳。

李朝桢忙道“我意蔡兄论述不在我之下也,我深敬佩之,此结论实乃诸位大人、先生额外加恩抬爱,受之有愧矣。”

蔡冒对此结果并无太大的意外,且此也非正式科举大比,评审之几人有心维护国子监的官办教学机构的权威地位,国子监所代表的也一直是国之学府的表率,这是显而易见的,心中还是略有遗憾。

林羽之早已站在蔡冒身边,待詹侍讲公布结果,林羽之也有所感,拍着蔡冒肩道“仲明在我心中乃为胜者,他人言之如何,并不能动我之意,仲明亦无须介怀,吾辈当更为自强共勉之”。

蔡冒听着林羽之安慰之言,心情略好了些,回道“羽之放心吧,无碍,静待大比,吾必胜之”

在大家以为文比可以结束时,只听詹侍讲站起来道“诸位安静,国子监与岳麓书院诸学子,皆能秉承: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谨守“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能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乃吾儒家莘莘学子之典范,适我大雍之千秋盛世,吾辈文风鼎盛,更恰逢众文人才子齐聚一堂,吾特定再加试比之。”

第八十七章 文比加赛

詹侍讲之言即落,众人已惊讶万分,不解詹侍讲此为何意再加题比再加何题还是制义文章吗又由何人参加一时之间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国子监祭酒付其昌对詹侍讲此言并不赞同,眉头紧皱说道“詹兄何以有此言现胜负已分,优劣已定,你此举未经众人商定,岂可以一人言而下此论”

詹侍讲抬手略压压道“付兄听我一言,言罢即知矣。”

詹侍讲顿首道“诸位且听,此次为不负众生满堂齐聚,吾意邀其他学子也可参与做答,万众一心,共谱佳话,岂不妙哉则其一题为联对,两院各再荐十人参加,即兴作对,对方对出下联。另一题接前文岁寒之题,以岁寒三友为题即兴作诗。此二比不定优劣,只望能成就佳作诸君以为如何”

有“岁寒三友”之称的松、竹、梅为世人君子所吟咏,经冬不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据此题作诗乃文人皆比较擅长的,但能否作出佳作传世,却是要看各自实力。

付祭酒听罢詹侍讲之言,亦不再推拒,坐下饮了口茶道“如此也好,我国子监不乏有此才能之人,可以切磋一试。”

吴山长亦对此没有异议,点头应允此事。

双方又是一番商讨,才又各选出十人来,并示意詹侍讲。

詹侍讲见两方已达成一致,人选已定,即刻道“友谊赛,第一比联对,不限人选,可自由发挥,互相出联,即刻做答,开始吧”

只听董轩起首道“一竹一兰一石”

林羽之并不需思考道“有节有香有骨”

李朝桢接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蔡冒应对“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江子墨跟着道“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谭宗略思考后答“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董轩又道“小村店三杯五盏有无东西”。

林羽之再答“大雍朝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又一国子监监生刘子博道“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